导图社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高中政治生活第三单元重点内容,适合一轮复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编辑于2020-07-02 16:55:0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3件大事
完成新民主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使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执政理念,根本宗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
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法律地位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任职期限
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五年
权利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要求
人大代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履职水平
转变创新履职方式
人大代表大会
职权
立法权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有立法权,不能行使最高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包括制定、认可、解释、补充、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权力
决定权
人大表决通过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发展规划
批准本年度预算工作报告
任免权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的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
人大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报告
人大审议通过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工作报告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位
职权
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
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其他国家机关”
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政府)、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一府一委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决定国体
基本内容
权力来源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权力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划分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必要性
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适合中国国情
优越性
保障人民的当家做主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主团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和民族的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在哪里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系
政治上
执政和参政,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这种领导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组织上
相互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
法律上
地位平等,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事业上
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监督上
互相监督,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个政治协商的机构
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协商民主
地位: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主要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治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人民政协的职能
主题:团结和民主
政治协商
对国家重大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
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的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参政议政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当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者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国的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情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关系
原因
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差别的消失
民主关系现状
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
并不是要消除民族差别
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发展的程度是一样的
不仅是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
不仅包括平等的享受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
对少数民族给予特殊的扶持和帮助,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民族团结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少数民族的团结
各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同时、同等程度的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是在经济上的,还有政治、文化上的共同繁荣
三原则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要求
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主团结的义务
如何做
国家角度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繁荣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的团结
公民角度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主要内容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并非鼓励公民信教
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不能干预行政、教育、司法等
中国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
积极以引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应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
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人民的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