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的重难点已标出要好好记忆哦
编辑于2020-07-07 09:38:53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基础)
定义
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到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原理
细胞增殖
过程
选取幼龄动物组织原因:细胞分裂能力强
细胞贴壁:悬浮液中的细胞贴附于瓶壁才能生长增殖的现象。
接触抑制:贴壁细胞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1层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的现象。 正常细胞存在接触抑制,但癌细胞无接触抑制可以现象,可以形成多层细胞
胰蛋白酶作用: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原代培养: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分瓶后的继续培养增殖过程称为传代培养
一般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细胞是:10代以内的细胞 原因:以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无遗传物质的改变
培养条件
无菌、无毒的环境
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
添加一定量抗生素的作用:防止杂菌污染
定期更换培养液的作用:以便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营养
与细胞外液的营养物质基本相同的合成培养基(含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加入血清、血浆等(含有细胞所需而人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成分)
温度和PH
温度:36.5±0.5℃
PH:7.2~7.4
气体环境
O2作用:细胞代谢所需
CO2作用:维持培养液PH
95%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培养
应用
生产生物制品: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基因工程也离不开动物细胞培养
检测有毒物质(原理:有毒有害物质会使得染色体畸变,根据染色体畸变的比例可以判断物质的有毒性。)
生理、病理、药理的研究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定义
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得到重组细胞,使重组细胞发育成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一个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原理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整个细胞随分化程度的提高,分化潜能逐渐减弱,全能性受到限制)
类型
胚胎细胞核移植(分化程度低,容易恢复全能性)
体细胞核移植(分化程度高,不容易恢复全能性)
过程
卵母细胞去核的原因:保证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最大限度来自优良供体。
选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的原因: a细胞大、易操作,卵黄多,营养物质丰富,可为发育提纲充足的营养物质 b含有促使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供体:为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通常选用10代以内的细胞
核移植的克隆动物不是供体动物100%复制的原因: a克隆动物的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b生物的性状不仅与遗传物质有关,还受环境的影响
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试管动物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应用前景
畜牧生产方面: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种繁育
保护濒危物种方面:体细胞核移植可以增加动物的存活数量
医疗卫生领域: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
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体
治疗人类的疾病: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
存在问题
克隆动物存在健康问题、遗传缺陷、生理缺陷
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性问题存有争议
动物细胞融合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将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杂交(种)细胞的过程。
诱导方法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击等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动物细胞融合特有)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过程
结果
形成杂交细胞(考虑两两融合情况,融合细胞有三种类型(AA型、BB型、AB型)
意义
(1)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2)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新途径
单克隆抗体
制备基础
每一种已免疫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制备过程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大量制备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
具有准备、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原理:抗原-抗体杂交)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植物细胞工程
基本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原理:
细胞的全能性
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原因:含有本物种全部的遗传信息
全能大小
流程图
外植体: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团。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出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胚状体: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是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状类似物。
过程
条件
离体
无菌
培养基(激素、营养物质等)
适宜的外界条件
定义
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过程:
定义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株体的技术。
优点
打破远缘亲本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扩展
实际应用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微型繁殖
定义: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特点:无性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 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可实现产业化生产
实例:兰花的快速繁殖
提示:只涉及有丝分裂,无减数分裂的过程 保留了亲代相同的优良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作物脱毒
脱毒苗: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切取一定大小的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
脱毒方法
实例:马铃薯、草莓等脱毒
神奇的人工种子
定义: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组成
优点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加倍得到稳定遗传(纯合子)的优良品种
步骤: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筛选所需性状的个体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实例:中花8、11号水稻
突变体的利用
突变体概念: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地分生状态,容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这样发育成的个体称为突变体
原理: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利用:突变体育种(获得突变体后筛选出对人们有利的,进而培育出新品种)
实例:抗病、抗盐、高产、高产、高蛋白等品种的选育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细胞产物种类:糖类、脂肪、蛋白质、香料、色素、药物、生物碱
过程
实例:人参皂甙、紫杉醇、紫草素等的提取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