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单元_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思维导图这能力了 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快来看吧。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内容有:两次鸦片战争、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快来看吧。
第七单元_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内容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快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时代背景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加快了清政府的危机
3.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组织基础:民族革命团体不断发展(1905成立国盟会)
5.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祛除鞭挞 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没有提出反帝主张)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核定低价(防止贫富差距)
6.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
二、经过
1.武昌起义:1911.10.10-随后14个省和上海纷纷独立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1912.1.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1912.2.12清帝退位 清朝覆灭➡️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及原则
(2)性质
三、影响
1.进步性:
(1)政治近代化: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
(2)思想近代化: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3)社会生活:促进社会风俗发生新变化
(4)经济现代化: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2.局限性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军阀割据
1.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并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2.革命党人发动第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维护共和
3.军阀混战(1916)
(1)主要派系:直系,皖系,奉系
(2)特点:军阀割据,中央集权弱化,社会动荡
(3)实质: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
4.参加一站:1917年 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劳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贡献(一战结束后巴黎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1.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1919)
(1)原因:
a.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b.一战期间(1914-1919)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张骞 荣氏兄弟
(2)特点:
a.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
b.地区分布不平衡,以沿海地区为主
c.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薄弱
(3)影响:
a.促进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b.促进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基础(五四运动)
2.社会的新气象: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向西方学习,逐渐自由平等
三、思想:新文化运动1915年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2)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3)阵地:北京大学《新青年》
3.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核心)
a.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人权,自由,平等,博爱)
b.科学: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反对迷信)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使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c.鲁迅,将白话文与批判封建礼教相结合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意义: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