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Layout设计流程指示
车规级智能座舱PCB设计指引,介绍了电源(PI(PDN/DIR:退耦电容、控制地回路、载流))、EMC过程知识,一起来看吧!
编辑于2023-09-20 08:38:30Layout设计流程&指示
电源
整板电源链路规划(布局/电流回路评估)
电源布局
负载布局
电流回路
供电端:电源调节器SMPS/LDO
电流回路
大功率&小信号地
载流
散热
取电端:普通IC&主控SOC
大电容BULK C
退耦小电容
电源/地平面
PI(PDN/DIR:退耦电容、控制地回路、载流)
EMC
*EMC实验项要求分析表(试验项/等级要求,频率/倍频表)
输入分析
结构-设计
屏蔽/接地方案
外壳
屏蔽/接地设计
螺丝孔
PCB所有层为PTH沉铜孔
螺丝孔打地孔规范(孔规范:0.3/0.6mm,数量&间距:根据不同螺丝孔径定义via到螺丝孔中心距离及对用的via数量)
螺丝孔PCB开窗钢网规范
接地凸台/弹片
板边轮廓:上盖、下盖与PCB边缘预留一圈全包围开窗或接触点(凸台、弹片)
接口/连接器区域:底部不允许布元件、预留围栏型开窗,PIN脚设定禁铜区
板内:PCB高速高频噪声区域(DCDC/DDR/视频流Serdes)预留接地弹片或螺丝孔(间距<λ/20)
凸台PCB开窗钢网规范
凸台厚度(≥2mm)、弹片开口宽度(≤6mm)规范
导电海绵
视频流Serdes fakra连接器屏蔽外壳预留导电海绵与外壳接触
开孔/槽(上&下盖):缝隙规范(孔径≈λ/20、T型槽)
材料&表面处理要求 (考虑低接触阻抗)
优选铸铝
避免铸镁材料(如使用考虑接地点区域做CNC抛光处理)
接触阻抗要求(铸镁材料与PCB接触点位置均需CNC表面抛光处理: 减小接触阻抗降低噪声幅度,全铸铝不需要)
螺丝孔
开窗接触凸台
接地弹片凹槽
导电泡棉
避免塑料材料(如使用考虑额外屏蔽罩的应用)
表面处理不要钝化,如需钝化在PCB接地区域禁止钝化
*吸波处理
*静电泄放/防护
屏蔽罩
DC-DC(大电流/高频噪声源)
Audio(模拟/弱信号)
屏蔽罩开孔规范(孔径≈λ/20)
*接口(连接器/线缆)选型
连接器
主连接器
Fakra/HSD:天线/视频同轴
周边:USB\SD\HDMI\以太网
线缆(防屏蔽线束)
摄像头、视频、以太网
内外部线缆选型、理线
原理图-电路设计
器件选型/接口防护&滤波设计
EMC实验项对策
EMC实验项分析
EMI(接口滤波)
CE
CE电容部署和布局位置
RE
滤波、屏蔽、接地
EMS(接口防护/滤波)
ESD
ESD二极管部署和布局位置
CI(7637脉冲)
BAT pin输入&一级DC-DC脉冲电容部署和布局位置
RI(滤波、屏蔽、接地)
BCI
ETH以太网接口layout规范
*器件选型(暂时PCB关注度放低,可以参与集成学习)
接口防护/滤波设计(ESD/CI/BCI)
电源&信号线滤波设计(CE/RE)
单板接地属性划分(客户是否有要求:外壳地与PCB地是否要用电阻或电容做隔离)
其他:外部连接特殊信号评估
功能性特殊要求
测温传感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
端接
板级-PCB设计
layout EMC设计
层叠
电源/地平面分配、最小地回路和接地阻抗原则
布局
关键电路布局规则
大电流、高频噪声干扰源与敏感线路复位IC、ADC、时钟、RF线路、比较器、模拟音视频等隔离安全距离
连接器接口区域
连接器附件不放强干扰源、不能太靠板边、留有外壳接地空间
端接(信号反射引起辐射)
布线
Serdes POC布局布线
高频噪声干扰元件焊盘隔地间距>0.5mm避免耦合
DC-DC SW开关区电感、续流二极管、电容
ESD管
线间距和板边缘间距
线与线:>3W避免耦合(CES自动规避)
电源和线与板边:20H电源边缘辐射
表面铺地隐形天线处理(高频噪声源附近的孤立地平面或地孔少的地平面净空,避免形成天线接收某个频点形成辐射)
敏感信号处理
时钟线
包地屏蔽隔地特殊处理
晶振地处理
隔地间距、净空、相邻地层用于屏蔽辐射
Camera AGND地
板级屏蔽埋层、通孔
板边轮廓孔(法拉第笼):板边缘轮廓围绕一圈打地孔规范,(孔规格0.3/0.6mm、孔间距先定义为2.5mm(<λ/20波长: 3G=2.5mm 6G=1.25mm))
表层孤立铜皮、大电流噪声源区域多余地铜皮净空
接口区设计
接口防护、滤波元件地孔规范
ESD、电容地焊盘最少一个就近地孔,孔规格0.3*0.6mm
连接器接口部分的走线规范(RE&CE)
避免有相邻电源层很近的走线、走线避免耦合进干扰信号
SI(耦合、串扰、辐射)
软件-设计
性能恢复、容错机智处理
EMC过程
关键信号
总线
非关键信号
可靠性设计
Layout设计流程&指示
电源
整板电源链路规划(布局/电流回路评估)
电源布局
负载布局
电流回路
供电端:电源调节器SMPS/LDO
电流回路
大功率&小信号地
载流
散热
取电端:普通IC&主控SOC
大电容BULK C
退耦小电容
电源/地平面
PI(PDN/DIR:退耦电容、控制地回路、载流)
EMC
*EMC实验项要求分析表(试验项/等级要求,频率/倍频表)
输入分析
结构-设计
屏蔽/接地方案
外壳
屏蔽/接地设计
螺丝孔
PCB所有层为PTH沉铜孔
螺丝孔打地孔规范(孔规范:0.3/0.6mm,数量&间距:根据不同螺丝孔径定义via到螺丝孔中心距离及对用的via数量)
螺丝孔PCB开窗钢网规范
接地凸台/弹片
板边轮廓:上盖、下盖与PCB边缘预留一圈全包围开窗或接触点(凸台、弹片)
接口/连接器区域:底部不允许布元件、预留围栏型开窗,PIN脚设定禁铜区
板内:PCB高速高频噪声区域(DCDC/DDR/视频流Serdes)预留接地弹片或螺丝孔(间距<λ/20)
凸台PCB开窗钢网规范
凸台厚度(≥2mm)、弹片开口宽度(≤6mm)规范
导电海绵
视频流Serdes fakra连接器屏蔽外壳预留导电海绵与外壳接触
开孔/槽(上&下盖):缝隙规范(孔径≈λ/20、T型槽)
材料&表面处理要求 (考虑低接触阻抗)
优选铸铝
避免铸镁材料(如使用考虑接地点区域做CNC抛光处理)
接触阻抗要求(铸镁材料与PCB接触点位置均需CNC表面抛光处理: 减小接触阻抗降低噪声幅度,全铸铝不需要)
螺丝孔
开窗接触凸台
接地弹片凹槽
导电泡棉
避免塑料材料(如使用考虑额外屏蔽罩的应用)
表面处理不要钝化,如需钝化在PCB接地区域禁止钝化
*吸波处理
*静电泄放/防护
屏蔽罩
DC-DC(大电流/高频噪声源)
Audio(模拟/弱信号)
屏蔽罩开孔规范(孔径≈λ/20)
*接口(连接器/线缆)选型
连接器
主连接器
Fakra/HSD:天线/视频同轴
周边:USB\SD\HDMI\以太网
线缆(防屏蔽线束)
摄像头、视频、以太网
内外部线缆选型、理线
原理图-电路设计
器件选型/接口防护&滤波设计
EMC实验项对策
EMC实验项分析
EMI(接口滤波)
CE
CE电容部署和布局位置
RE
滤波、屏蔽、接地
EMS(接口防护/滤波)
ESD
ESD二极管部署和布局位置
CI(7637脉冲)
BAT pin输入&一级DC-DC脉冲电容部署和布局位置
RI(滤波、屏蔽、接地)
BCI
ETH以太网接口layout规范
*器件选型(暂时PCB关注度放低,可以参与集成学习)
接口防护/滤波设计(ESD/CI/BCI)
电源&信号线滤波设计(CE/RE)
单板接地属性划分(客户是否有要求:外壳地与PCB地是否要用电阻或电容做隔离)
其他:外部连接特殊信号评估
功能性特殊要求
测温传感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
端接
板级-PCB设计
layout EMC设计
层叠
电源/地平面分配、最小地回路和接地阻抗原则
布局
关键电路布局规则
大电流、高频噪声干扰源与敏感线路复位IC、ADC、时钟、RF线路、比较器、模拟音视频等隔离安全距离
连接器接口区域
连接器附件不放强干扰源、不能太靠板边、留有外壳接地空间
端接(信号反射引起辐射)
布线
Serdes POC布局布线
高频噪声干扰元件焊盘隔地间距>0.5mm避免耦合
DC-DC SW开关区电感、续流二极管、电容
ESD管
线间距和板边缘间距
线与线:>3W避免耦合(CES自动规避)
电源和线与板边:20H电源边缘辐射
表面铺地隐形天线处理(高频噪声源附近的孤立地平面或地孔少的地平面净空,避免形成天线接收某个频点形成辐射)
敏感信号处理
时钟线
包地屏蔽隔地特殊处理
晶振地处理
隔地间距、净空、相邻地层用于屏蔽辐射
Camera AGND地
板级屏蔽埋层、通孔
板边轮廓孔(法拉第笼):板边缘轮廓围绕一圈打地孔规范,(孔规格0.3/0.6mm、孔间距先定义为2.5mm(<λ/20波长: 3G=2.5mm 6G=1.25mm))
表层孤立铜皮、大电流噪声源区域多余地铜皮净空
接口区设计
接口防护、滤波元件地孔规范
ESD、电容地焊盘最少一个就近地孔,孔规格0.3*0.6mm
连接器接口部分的走线规范(RE&CE)
避免有相邻电源层很近的走线、走线避免耦合进干扰信号
SI(耦合、串扰、辐射)
软件-设计
性能恢复、容错机智处理
EMC过程
关键信号
总线
非关键信号
可靠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