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建机电的管理与法规部分
自己整理二建机电法规管理部分的的必背知识点。
编辑于2020-07-24 14:25:49管理及法规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1、系统优化原则 2、能级对应原则 3、激励强化原则 4、弹性冗余原则 5、互补增值原则 6、公平竞争原则
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原则
1、以进度计划和合同依据,满足工程需要 2、应允许人力资源在企业内作充分的合理流动 3、以动态平衡和日常调度为手段 4、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充分调动积极性为目的
材料采购应考虑
1、考虑设计进度和施工进度合理搭接 2、从贷款成本,集中、分批采购做分析安排采购 3、考虑市场现状、供应商的供货能力、生产周期。 4、材料运输距离、方法、时间、仓储保管等
进场验收要求
1、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进行材料的质量、数量验收、 2、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和数量检测规定进行 3、验收的内容:品种、质量、数量、规格、型号、证件等 4、验收要做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 5、要求复检的材料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 6、对质量不合格和不符合进料计划的材料应拒绝接收
施工机具的选用原则
施工机具的类型、应满足施工部署中的机械设备供应计划和施工方案的需要 施工机具的性能参数、应满足工程需要和质量保证要求 施工机具的操作性能、应满足工程的具体特点和使用场所的条件环境 应考虑近几年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展需求 尽可能选择操作安全、可靠、简单、品牌优良且同类设备同一型号产品 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的选择特性
人机固定与四懂三会
定人、定机、定岗位 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机电工程技术管理
交底的依据和类型
依据:项目质量策划、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类型:设计交底、项目总体交底、单位(专业)工程技术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变更交底、安全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要求
施工作业前进行、建立技术交底制度、明确相关人员交底责任、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交底内容应体现工程特点、通俗易懂。完成交底记录。确定交底次数
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1、施工技术交底前应准备相关资料 2、交底内容要祥尽、应涵盖整个施工过程 3、针对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充分体现针对性、独特性、实用性 4、交底要有可操作性 5、交底表达方式要通俗易懂。
设计变更程序
1、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核、 2、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变更的技术可行性、施工难易程度、对工期的影响,造价工程师核算对造价的影响,报建设单位审批。 3、建设单位工程师报项目经理或总经理同意后、通知设计单位工程师、经设计单位工程师认可变更方案、进行设计变更、出变更图纸或变更说明、 4、建设单位将图纸发至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将图纸发至施工单位。
技术档案的特征
真实性、完整性、复杂性、有效性
施工技术资料的内容9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文件、工程洽商记录、技术联系
竣工档案的主要内容
1、一般施工记录(各种方案文件) 2、图纸变更记录(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等) 3、设备、产品物资的合格证明、安装检验记录 4、预检、复检、复测记录 5、各种施工记录 6、施工试验、检测记录 7、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8、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9、其它需向建设单位提交的文件和实物照片、音像、光盘等
施工进度管理
进度计划编制的要点
1、保证工作重点、兼顾一般、优先安排工作量大的工艺施工主线 2、满足连续均衡施工的要求、使资源达到充份的利用,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留出一些后备工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作为平衡调剂使用 4、考虑各种不利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为缓解和消除不利影响作准备 5、考虑业主的配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影响
进度施工顺序合理性
1、应充分考虑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和符合工艺规律的逻辑关系 2、先下后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先大件后小件、 有压让无压、水管让风管、小管让大管 3、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作业面现况、人力资源配置、物资供应状况作充分了解、对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提供对策。
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及因素
原因:建设单位、供货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因素:资金不落实、施工图提供不及时、供应商违约、气候及周围环境的不利因素、四新技术的应用、设备、材料价格上涨、施工单位管理能力。
协调管理
内部协调的主要内容
1、施工进度计划协调 2、施工生产资源配备的协调 3、施工质量管理的协调 4、施工安全与卫生及环境管理的协调 5、施工现场的交接与协调 6、工程资料的协调 3.工程质量管理的协调 包括工程质量的监督与检查;质量情况的定期通报及奖惩;质量标准产生异议时的沟通与协调;质量让步处理及返工的协调;组织现场样板工程的参观学习及问题工程的现场评议;质量过程的沟通与协调。 4. 施工安全与卫生及环境管理的协调 包括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分工;管理情况的定期通报与奖惩;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及考核;违规违章作业的查处;隐患监督整改;绿色施工教育、体检等。
子主题
子主题
内部沟通与协调的主要方法
1定期召开协调会; 2不定期的部门会议或专业专题会议及座谈会; 3工作任务目标考核考绩, 4、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制度; 5利用巡检深入班组随时交流与沟通, 6定期通报现场信息; 7内参观典型案例并进行评议: 8利用工地宣传工具与员工沟通等。
对分包协调管理的重点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问题的协调,甲供物资分配,质量安全制度制定,资金使用调拨、临时设施布置、竣工验收考核、竣工结算编制,工料移交等,还有重大质量事故和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4)
成本最低化原则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的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依据(5)
合同文件、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及索赔资料、 各种资源的市场信息
成本控制的程序5
1、确定项目成本管理分层次目标 2、采集成本数据、监测成本形成的过程 3、找出偏差、分析原因 4、制定对策、纠正偏差 5、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控制的内容(5)
成本控制的方法(4)
1、以施工图控制成本(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人材机) 2、安装工程费的动态控制(人、材、机、设备) 3、工期成本的动态控制(因素分析法 工期-成本优化法) 4、施工成本偏差的控制(实际偏差、计划偏差)
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4)
1、组织措施 2、技术措施 3、经济措施 4、合同措施
试运行
参与单位与责任
单机:施、监、建、设、重要机械生产厂家 联动:施、监、建、设、重要机械生产厂家 总包,生产单位
试运行前应具备的条件
单机
有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 施工过程资料齐全(各种产品的合格证书或复检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各种检验试验文件、与单机试运行相关的电气和仪表调校合格资料) 资源条件己满足 技术措施己到位 准备工作己完成
联动
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中间交接工作己完成(三查四定 查设计漏项、查未完工程、查工程隐患。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定任务、) 单机试运行全部合格 工艺系统试验合格 技术管理要求己完成 资源条件己满足 准备工作己完成
试运行的要目的
机械性能、机械设备的制造安装质量、
单机试运行结束后
竣工结算验收
结算方式(6)
结算价款
合同价款+施工过程中调整价款或合同价款调整数额-预付及己结算工程价款-质量保证金
竣工移交的技术资料5
1、工程前期及竣工文件资料 2、工程项目合格证、施工试验报告 3、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定位放线记录、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及记录、 特种设备安装检验及验收检验报告、分项工程使用功能检测记录等 4、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竣工图
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的报装程序
(1)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施工现场的实际负荷情况,编制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企业总工程师批准,报监理和业主审批后,协助业主向当地电业部门申报用电方案。 (2)按照电业部门批复的方案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进行设备、材料的采购和施工;对临时用电施工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向电业部门提供相关资料,申请送电;电业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和试验,同意送电后方可送电使用。
申请用电提供的文件(8)
电力用途、保安电力、用电性质、用电地点、用电负荷、用电规划、用电设备、用电设备清单等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4
临时用电检查验收5
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
计量器具
ABC分类
A类:一级平晶、零级刀口尺、立式光学仪。标准活这塞式压力计,各种检具。电能表、声计仪、接地电阻测量仪 C类:各种尺
计量管理员的工作
施工安全管理
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
1)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与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实施责任考核; 2)配置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费用、从业人员、设施、设备、劳动防护用品及相关的检测器具; 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应急预案; 4)落实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措施,组织安全检查,整改安全隐患 5)组织施工现场场容场貌、作业环境和生活设施安全文明达标; 6)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7)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抢险; 8)对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进行必要的记录,保存应有的资料。
承包人对分包的安全责任
1、审查分包人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人; 3、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4、对分包人提出安全管理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 5、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人,应令其停工整改; 6、承包人应统计分包人的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并按分包合同约定协助处理分包人的伤亡事故。
消防检查的内容
1、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 2、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3、用火、用电、用气作业是否存在违章,电气焊防水保温的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 4、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5、临时消防通道、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 组建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风险评估 3、应急能力评估 4、应急预案编制 5、应急预案评审
发生安全事事故应急措施
首先抢救伤员、联系医院,争取抢救时间 迅速排除险情,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保护现场、划出隔离区、做好标识、有人看守
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事前
对人机料法环和资源条件的控制
事中
1、工序的控制、工序之间交接检查的控制、隐蔽工程质量的控制、调试,检验与试验过程的控制。 2、设备监造的控制 3、中间产品的控制 4、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的控制 5、设计变更、图纸修改与工程洽谈等施工变更的审查控制
事后
1、竣工质量检验控制 2、工程质量评定 3、工程质量文件审核与建档 4、保修与回访
施工质量策划
1、确定质量目标 2、建立组织机构 3、制定项目经理和各级、分部人员的岗位责任 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程序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 6、机电综合管线的设计与策划(电、风、水 水让风、压让无、小让大)
工序的质量控制
一、质量预控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质量计划 2、施工准备 3、生产要素(人、机、料、法、环、检) 二、工序分析:1、因果分析法(书面分析) 2、试验核实(优选法) 3、制定标准(系统图法和矩阵图法) 三、质量控制点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 2、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 3、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 4、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不稳定因素 5、对后续工程工序产生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对象 6、隐蔽工程 7、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部位或环节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依据
1、现行国家或行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项目的实际情况 5.用户的有关要求
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检查 2、隐蔽工程检查 3、停工后开工检查 4、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检查 5、成品保护的检查
三检制
事故处理程序
1、事故报告。 2、现场保护 3、事故调查 4、撰写事故调查报告 5、事故处理报告
事故报告与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项目名称、各参建单位。 2、事发的简要经过和已造成的伤亡情况和估计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限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 5、报告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 6、其它应报告的情况 二、事故调查报告 1、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 2、事故造成的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4、事故发生的经过和救援情况 5、事故相关质量检测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6、事故相关责任认定及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7、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类型与作用
1、施工组织总设计/ 作用: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和重点控制的作用 2、单位式程施工组织设计: 对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约制作用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具体指导施工作业过程 4、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5台用电设备 或50MW及以上者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1、与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2、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技术经济指标 3、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门批复的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4、合同文件或招投标文件 5、工程设计文件 6、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7、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8、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装备、技术水平等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与交底内容
内容:工程概况、编制说明、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交底内容:工程难点、特点、施工部署、进度安排、工程主要目标、主要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各项资源配置计划、组织机构设置与分工、安全技术措施、环境保护
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依据、内容、交底
原则:应遵循先进性、可行性、经济性原则。按工程重点难点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法和保障措施,并能满足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的要求、并且施工的成本费用低 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文件、设计技术文件如施工图和设计变更、供货方的技术文件如机械使用手册和随机文件、施工环境文件、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技术素质和创造能力等 内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交底:施工程序顺序、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要领、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
危大工程方案的内容
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施工计划 施工工艺技术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 应急处置措施 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方案的优化
1、技术先进性比较:技术水平、技术创新程度、技术效率、实施安全性 2、经济合理性比较::一次性投资总额、资金时间价值、环境的影响大小、产值增长的贡献、工程进度时间及其费用的影响大小、方案的综合性价比 3、重要性比较:社会进步、社会效益的比较、资源节约、污染降低
合同管理
合同分析
漏洞,争议,对策 合同的法律基础,承包人的主要责任,工程范围,发包人的责任 合同价格,计价方法和价格祉偿条件 工期要求和顺延及其惩罚条款,工程受干扰的法律后果,合同双方的违约责任 合同变更方式,工程验收方法,索赔程序及争执的解决
总承包的管理
从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工序交接,竣工验收,工程保修,质量,安全,技术,进度,环保,工程土款支付,工程资料全过程管理 派代表管理分包 为分包提供现场平面图,相关轴线,定位等 审查分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各种技术文件 施工自检,监理预检,建设单位正式验收
分包的管理
遵守总包的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满足要求 按总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交由总包审核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预算,结算 及时向总包提供分包工程的计划,统计,质量,安全,技术,环境保护,验收等资料
索赔发生的原因
合同当事方违约,末履行或末正确履行合同的义务与责任 合同条文错误:如合同条文不全,错误,矛盾,设计文件技术规范错误 工程变更 不可坑力因素,
索赔的分类
索赔的目的:工期索赔,费用索赔 索赔的各参与方:总包与业主,总包与分包,总包与供货商,总包与保险公司 索赔的业务范围:施工索赔(施工过程中的),商务索赔(如采购,运输等) 索赔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单项索赔,总索赔 索赔的原因:延期索赔,工程范围变更,施工加速索赔,不利现场条件 索赔的依据:合同内索赔,合同外索赔,道义索赔
索赔的条件与程序
索赔成立的条件:1、与合同对照,事件己造成承包的的成本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 2、造成的损失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的行为责任和风险责任 3、承包商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提交索赔报告和索赔意向通知书 索赔的程序:1索赔的意向通知,2资料准备,3,索赔报告的编写,4,索赔报告提交,5,索赔报告评审,6,索赔谈判,争端的解决
主题
技术
测量
测量原测
核检
测量的程序
沉降观测测量方法
连续生产线测量(基准线,基准点)
高程测量的方法
激光测量仪器
起重
桅杆起重机三个部分及安全质量料
千斤顶使用要求
卷扬机的使用要求
流动式起重机对地基要求
常用吊装方法
吊装方案及评价
流动式起重机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