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脏腑辩证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思维导图总结。
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要点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脏 腑 辨 证
肝 胆 辩 证
肝阴虚证
眩晕、目涩、胁痛、手足振颤、蠕动与阴虚症状共见
肝气郁结证
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痛
肝血虚证
眩晕、视物模糊、肢麻手颤、月经异常与血虚症状共见
肝火上炎证
头痛、烦躁、耳鸣、胁痛与实热证状共见
肝阳上亢证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
肝风内动证
肝阳化风证
眩晕、头胀头痛、肢麻震颤、突然昏仆、口眼涡斜、半身不遂
热极生风证
高热、神昏、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共见
阴虚动风证
肢麻手颤、关节拘急、肌肉瞤动、皮肤瘙痒与血虚证状共见
肝胆湿热证
肋肋胀痛、身目发黄、或阴部瘙痒、带下黄臭与湿热症状共见
寒滞肝脉证
少腹、阴部、巅顶冷痛与实寒症状共见
胆郁痰扰证
胆怯易惊、心悸失眠、眩晕、呕恶与痰热症状共见
心 与 小 肠 辩 证
心气虚证
心悸、胸闷与气虚症状共见
心阳虚证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与阳虚症状共见
心阳暴脱证
心悸、胸痛、亡阳症状共见
心血虚证
心悸、失眠、与血虚症状共见
心阴虚证
心悸、失眠、心烦与阴虚症状共见
心火亢盛证
心烦、舌赤口疮等与实热症状共见
心脉痹阻证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瘀血、痰阻、寒凝、气滞症状共见
痰迷心窍证
神志异常、痰浊
痰火扰心证
神志异常、痰热
小肠实热证
小便赤涩疼痛、心烦、实热症状
痰阻脑络证
头痛、头晕、血瘀
脾 胃 辩 证
脾气虚证
食少、腹胀、便溏、气虚症状
脾阳虚证
食少、腹胀腹痛、便溏、阳虚症状
中气下陷证
脘腹重坠、内脏下垂、气虚症状
脾不统血证
各种慢性出血、气虚症状
寒湿中阻证
脘腹胀闷、纳呆泛恶、便溏、寒湿症状
脾胃湿热证
脘腹胀闷、纳呆欲呕、便溏不爽、湿热症状
胃气虚证
胃脘痞满、隐痛喜按、食少、气虚症状
胃阳虚证
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阳虚症状
胃阴虚证
胃脘痞胀灼痛、嘈杂、饥不欲食、阴虚症状
胃寒证
胃脘冷痛、遇寒痛剧、得温痛减
胃热症
胃脘灼痛、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实热症状
食滞胃脘证
脘腹痞胀疼痛、呕泻酸馊腐臭
肺 与 大 肠 辩 证
肺气虚证
咳嗽无力、气短而喘、与气虚症状并见
肺阴虚证
干咳、痰少而黏与阴虚症状共见
风寒束肺证
咳嗽、气喘与风寒表证症状共见
风热犯肺证
咳嗽、气喘与风热表证症状共见
燥邪犯肺证
干咳痰少、鼻、咽、唇、口、舌干燥
痰热壅肺证
咳喘、痰多黄稠与实热症状共见
痰湿阻肺证
咳喘、痰白量多易咯
大肠湿热证
腹痛、暴泻如水、或大便黄稠秽臭,或下痢脓血与湿热症状共见
大肠津亏证
大便燥结、排便困难、与津亏症状共见
肠虚滑泄证
泻下无度、大便失禁、与阳虚症状共见
肾 与 膀 胱 辩 证
肾阳虚证
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或水肿、腰以下尤甚,与阳虚症状共见
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遗精、经少、与阴虚症状共见
肾精不足证
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殖机能低下
肾气不固证
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与气虚症状共见
肾不纳气证
咳喘无力、呼多吸少、动则尤甚,与气虚症状共见
膀胱湿热证
小便频急涩痛,与湿热症状共见
脏 腑 兼 病
心肺气虚证
咳喘、心悸、胸闷、与气虚症状共见
心脾两虚证
食少腹胀、心悸失眠、慢性出血、与气血亏虚症状共见
心肝血虚证
心悸、多梦、眩晕、肢麻、经少、与血虚证状共见
心肾不交证
心烦、失眠、梦遗、耳鸣、腰酸、与阴虚症状共见
心肾阳虚证
心悸、水肿、与阳虚症状共见
肺脾气虚证
咳嗽、气喘、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
肝火犯肺证
胸胁灼痛、急躁、咳嗽阵作、痰黄或咳血、与实热症状共见
肺肾阴虚证
干咳少痰、腰酸、遗精、与阴虚症状共见
肝脾不调证
胁肋胀痛、情志抑郁、食少、腹胀、便溏
肝胃不和证
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志抑郁
脾肾阳虚证
腰腹冷痛、泄泻、水肿,与阳虚症状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