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美术2102班马鑫宇21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如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原则: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学习内容作积极反应反应后有即时反馈,尽量降低错误率;教学应自定步调,自选路径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育传播理论
传播的概念
传播念概: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过程,把信息从信息源传到接受者的过程。
传播对象:大众传播,人迹传播和组织传播。
传播理论:传播的信息、符号的理论,传播媒体理论,传播过程理论,传播效果理论。
基本要素:研究教育信息,传递活动的规律,关注教育传播。
主要传播模式
有拉斯韦尔的“5Ww"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
施拉姆模式
解教育传播的内涵
传播包括:信源、媒体通道、信息、信宿
学习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刺激-反应”理论。
目标:让学生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
原因:强化连续性的出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过程:把学习过程看作信息加工
目标:在帮助学习者习得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重点:在引发行为的思维过程上,而不是行为本身。
强调: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
主要代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概念:发展到认知,20世纪后期建构主义逐渐成为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流行概念
学习环境(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代表人物: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
教学方式;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点
特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认知结构变化两种形式
(1)“同化”指能够借助现有认知结构解释外来客观结构,并把这种解释纳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体系之中。
(2)“顺应”指现有认知结构不足以解释外来客观结构,而需要改变自身才能够理解和接纳客观结构。
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关系
关系
1.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联系
2.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区别
学习理论因素: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的丰富性。
教学理论基础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原则: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学习内容作积极反应反应后有即时反馈,尽量降低错误率;教学应自定步调,自选路径等。
强化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以学生主动“发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
有组织、有目的地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掌握学习
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
教学顺序应遵循人的认识的自然顺序
范例教学模式
(德)教育家克拉夫基(W.Klaki) 瓦根舍( M.Wagenshein)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
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
1.主体教育
以自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思想。
2.赏识教育
寻找闪光点,赏识激励、树立自信是赏识教育,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本。
3.成功教育
主张坚定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基本信念,不要歧视和放弃每一个学生。创造会、帮助成功和体验成功是成功教育的关键点和基本策略。
4.尝试教育
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5.新教育实验
核心思想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美术2102班
第二章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