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考研复习大纲思维导图,关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自我概念笔记整理,侯玉波版本,可用于考研复习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荣格
人性观
认为潜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力量。荣格对人类的前途并不悲观。他相信人是成长的,相信人类能把我自己,朝向完整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宁静的心理状态,寻找生命的意义,因此他对人性持乐观状态
人格界定
荣格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原有完整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而避免发散性和相互冲突。这个具有原始统一性和先天整体性的人格称为心灵。
人格动力
认为人格和精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且不断变化的动力系统。人格动力源泉是心理能,荣格称这种心理能为力比多。但这个力比多并不局限于生理方面的性的欲力,而代表一般生命的能量
三条基本原理
等值原则
又叫等效原则,说的是如果某一种特定心理要素原来所固有的心理能减退或消失,那么与此相关的心理能就会在另一种心理要素中出现
平衡原则
平衡原则说明了能量流动的方向。当两个心理系统不同时,会有能量从较强的系统流向较弱的系统中,直到平衡为止。整个心理系统中能量的分配,趋向于在各种心理结构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反相原则
遵循了牛顿的观点,即没中作用都存在着一种与之相等的反作用力。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每一种概念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对立概念。
人格发展
童年阶段(出生到青春期)
青年阶段(由青春期到四十岁左右)
中年阶段(大约四十岁之后)
人格成因
父母的作用
教育的作用
社会影响
人格结构
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主要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其中意识处于最外层,是个体能察觉到的心理过程,以自我为中心,主要功能是适应环境;中间层是个体潜意识,由一些被遗忘或压抑的个体经验构成,主要是一些情节构成;最深层是集体潜意识,是物种进化和文明发展所形成的心理沉淀物,是经遗传而承继下来的祖先的经验与行为方式。
1 意识与自我
荣格认为意识人心中唯一能被个体直接知晓的部分。
自我:这种自觉意识通过个性化的过程,产生出一种新要素。荣格将其称为自我。意识自我由意识的知觉,记忆,回想,和感觉所组成。它形成个人的认同感和连续性,它是个体意识的中心。
个体潜意识和情节
个体潜意识和意识相连接,可以视为巨大的储藏室,里面容纳着曾经一度存在于意识领域内而后被压抑,隐藏,遗忘或忽略的经验,还有一些因为太过微弱而无法存在于意识界面的经验。个体潜意识的成分可达到意识层面,容易被意识所接受,与自我是相互作用的。
个体潜意识有一种重要而有趣的特性,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聚集在一起,形成心理观念丛,荣格称之为情结”,情结具有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积极方面提现在它是灵感和动力的源泉,对事业或学业具有推动作用。情结的消极作用会导致心理病态反应,情结会消耗人多大量心理能力,干扰人多正常认知与记忆,妨碍人多正常发展,使人形成偏向人格。
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千百亿年人类集体经验的沉淀物,是对外在世界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和个体后天所习得的各种知识技能都建立在集体潜意识的基础之上。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情境或某些抽象概念。荣格发现了几十种原型,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种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机能表现。个体必须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人格面具是个体在各种情况下角色面具的总和,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荣格把人格面具称为精神的外部形象,而把男性的阿玛尼和女性的阿尼姆斯称为内部形象。阿玛尼原型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特征;阿尼姆斯原型是女人心灵中的男性特征。
阴影
阴影是一种暗喻,是指潜意识中负向的一面,或者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它包括人类在进化中所继承的动物本能。
自性
整体人格而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人的精神或人格,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这种人格的组织原则是一个原型,荣格把它叫做自性,是一种提现心灵整合的原型。自性在集体潜意识中是一个核心的原型。自性是同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是充分自性的完善和自性的实现。
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
补偿作用
对抗作用
联合作用
研究方法
语词联想技术
释梦技术
放大法
绘画疗法
研究主题
心理分析
梦心理学
人格类型
两种人格倾向
外倾
态度指向外部环境。好社交,开朗,坦率,适应能力强,善于冒险。
内倾
态度指向个人内部的主观世界。喜好安静,爱思考,富有幻想,善于探索,孤僻,不愿抛头露面。
任何人都同时具有这两种倾向,只是其所处地位或者比重不同而已。这种态度倾向存在于意识领域内,控制着整个人都人格及行为。
四种心理机能
思维
属于观念和智力的领域,用来思考和领悟
情感
是一种评价的功能,用以判断事物的价值,它是人类的各种主观经验,包括喜,怒,哀等情绪
感觉
是一种感官作用,使人知觉到世界的表面和某些事实
直觉
超越了事实,感觉和思维,直接以潜意识过程来认识世界。
八种人格类型
外倾思维型
外倾情感型
外倾感觉型
外倾直觉型
内倾思维型
内倾情感型
内倾感觉型
内倾直觉型
评价
贡献
对本能和力比多概念的深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荣格将力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能量或生命力,拜托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倾向。
荣格对于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的研究几乎涵盖了人类一切精神文化现象,完全超越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打大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促进了民族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的发展。
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维度),心理学家依据荣格的心理类型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至今仍广泛的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职业选择等领域
缺陷
荣格学说浓重的神秘与宗教色彩,晦涩难懂的行文招致很多批评
心理学家格鲁勒批评荣格的原型理论是形而上的,无法验证的概念,同时指出荣格的种族遗传观点是错误地,并批评荣格对于心灵的发展未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