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神奇的货币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整理。
编辑于2020-08-21 22:15:03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
(一)商品(W)
1.含义
A.区别物品、劳动产品、商品
B.交换
前、中→流通领域,是商品
后→消费领域,不再是商品
C.判断是否为商品
a.定义法:交换+劳动产品
b.属性法:使用价值+价值
c.领域法:流通领域
D.注意
a.废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若被重新开发,就具有使用 价值,若再用于交换,就可成 为商品)
b.次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若发挥其使用价值并用于交 换,就是商品)
c.假冒伪劣产品——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d.买一赠一——赠品也是商品
e.游戏金币——是商品,但不是货币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①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特性不再被人需要时就没有使用价值
②不是商品的物品也可以有使用价值
③使用价值量=数量
(2)价值
①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商品以外的 其他物品都没有价值→是商品一定有价值, 有价值不一定是商品
②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 价值要在交换中实现
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它体现着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①对立
A.商品生产者占有价值
B.消费者占有使用价值
②统一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前提
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社会承担者
3.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交换
(二)货币(G)
1.货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
(4)货币的产生,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所有商品都能做等价物(✓))
(2)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①W—G—W,买卖时空分离,出现不等值现象
②金银是唯一充当、固定充当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4)金银的优点
①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②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5)注意
①普通纪念品(金银制做的)是货币
②金银奖牌不是货币 金银纪念币既是货币又是商品
③Q币不是货币,是虚拟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 (比特币也如此,但目前不合法)
3.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货币本身有价值,能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C.特点:虚拟的(抽象的);货币=标价
D.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原材料+劳动力(=价值)+利润=价格
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商品价值的大小,可以从“标价”、 “价格”中展现,这也是价值尺度的 判断方法
E.货币的计量单位:元、镑、盾、铢、卢布
②流通手段
A.含义及区别
a.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b.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 (发生商品交换的行为一定有商品流通的现象, 但货币不一定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赊欠)
C.特点:现实中的货币 (钱存银行是流通手段)
D.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一定同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反之不一定
E.惊险一跃,摔坏了谁 惊险的跳跃——实现商品价值 如果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所有者
(2)其他职能
①贮藏手段 (金银首饰有工艺价值,不能贮藏 存入银行不属于贮藏手段,而是流通手段)
②支付手段 (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网购付款是支付手段)
③世界货币: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等
A.出口多:出超、顺差
B.出口少:入超、逆差
(三)纸币
1.纸币出现的必然性(特点):与金属货币相比,制作成本低,更易 于保管、携带、运输
2.纸币出现的过程:金属货币→铸币→纸币
3.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国家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但有权规定面值)
4.纸币的本质是货币符号 本身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 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5.发行规律
(1)货币流通的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额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价格水平×代售数量)÷货币流通次数
(2)通货膨胀率 =物价上涨率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G已发-G实需)÷G实需
(3)纸币贬值率 =(G已发-G实需)÷G已发
(4)现象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总供给<总需求→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紧缩性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总供给>总需求→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跌→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
(5)危害
通货膨胀: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影响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紧缩: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6)其他公式
①商品价格 =原价格÷(1-纸币贬值率) =原价格×(1+通货膨胀率)
②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令甲国货币:乙国货币=M:N
甲国通货膨胀率为x%,乙国币值不变, 则甲国货币:乙国货币=M(1+x%): N
乙国通货膨胀率为x%,甲国币值不变, 则甲国货币:乙国货币=M: N(1+x%)
③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令甲:乙=M:N
乙国货币币值不变,甲国货币升值x%后, 则甲:乙=M÷(1+x%):N
乙国货币币值不变,甲国货币贬值x%后, 则甲:乙=M÷(1-x%):N
(四)电子货币
二.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一)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 电子支付卡
(二)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1.转账支票
2.现金支票
(三)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哪国汇率高,哪国币值高)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1.不利于出口,使外贸减少
2.有利于进口,有可能出现贸易逆差,使国内企业竞争加剧
3.外贸投资减少,对外投资增加(吸引外资的能力变弱)
4.影响企业竞争力,降低企业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5.外汇储备减少,财富缩水,不利于收回外债,加大我国国际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