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别害怕冲突》-彼得.博格西昂
《别害怕冲突》-彼得.博格西昂的思维导图,不要害怕说出自己的观点,你只需知道如何降低他人的抵抗心理,就能通过有效互动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编辑于2023-09-24 22:34:17 安徽别害怕冲突
当冲突一触即发,你该怎么办?
当你感到同对方“鸡同鸭讲”时,你该怎么办?
虽然观念相悖的人很难达成一致,但是也没必要非常糟糕——比如爆发冲突
学习有效的处理分歧至关重要
什么是“不可能”?
大多数情况下,沟通对象是愿意持开放态度进行交流的
为什么要进行“不可能的沟通”?
信念很重要,人们根据自己的信念行事(无论信念对错)
人的信念可以被改变,沟通是很好的方式,强迫是糟糕的方式
沟通为双方提供了彼此重新思考他们所相信的信念的机会,从而重新评估他们的行动和决策
寻求共识,而非陷入斗争
不要害怕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担心出现分歧
有效的互动能帮助自己获得有用的信息、完整的知识、情感的支持、政治资本
让沟通为彼此创造收益,而非成为斗争说教的手段
建立良好关系的七个基本要素
有效处理分歧的主题:让谈话对象成为伙伴,而非敌人
明白你想从谈话中获得什么,对对方不持抵抗情绪,认真倾听对方并寻求互动(不是一味的接受对方或向对方灌输),克服自己的冲动,不要着急说出所想之事,最后要知道在何处结束你的谈话
1、目标:先明确目标,再应用技巧
开启谈话前明确目标,有助于自己达成理想的谈话结果
谈话目标包括:达成一致理解、向对方学习、寻找真理、干预(影响别人信念)、令人印象深刻、屈服于强迫
2、伙伴关系:放弃敌对思维,有效化解冲突
只有给予对方友善、同情、尊严和尊重,才有可能改变、影响他人的观念
敌对的关系和威胁的元素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守自己的观念
把对方当成伙伴,仅仅意味着你在尝试与他人一同思考,尝试理解他们的信念,不是要你接受对方给出的结论
3、融洽关系:分歧越大,越需要维护关系
谈话不要以实质性问题开头,几分钟的闲聊就能建立融洽关系
不认识的谈话对象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并进一步探究他人的动机和兴趣
找共同点
不要说平行话(讨论对方说的东西,并引到自己或自己的经验上)
投资关系:没人关心你知道什么,直到他们知道你有多关心他们!
准备好谈论别的话题:当沟通变得胶着的时候改变话题
要彬彬有礼,多说请、谢谢
4、倾听:真诚倾听带来巨大回报
“你先说...”,“不,你先说”
直视对方,正面相对
不要抢话,要倾听
停顿可以提供“反思时刻”
谈话过程中同时开口,让对方继续你来倾听,当你重新开始讲话时,不要重复刚才想说的词(这样会让人认为你刚才没在听他讲)
直白的反馈对方:我明白你所说的
5、“斩杀信使”:别做无效沟通
没人喜欢被说教
“传达信息”是无效的,沟通是双向的,传达信息是单方面的表达
人们倾向于被传达的信息,认可由他们自己提出的想法
如果你发现对方正在传达信息,不要“斩杀信使”,这将摧毁你们的融洽关系,正确的选择是倾听和学习,向对方提问是让谈话重回正规的有效方式
6、意图:假定对方的意图比你想象得更好
苏格拉底——人并不是故意追求坏的事物,人们的行动、信念和渴望都是基于他们获得的信息,了解的信息不同,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不要和那些想要激怒你的人互动,不要被迫开始对话,谈话的参与方有权决定是否进行谈话
7、走开:学会即使结束
在你感到生气的时候结束谈话
当你感到自己变得气愤的时候,放慢语速,深呼吸,结束谈话并离开
你越不想感谢一个人跟你谈话的时候越要感谢他,因为这恰恰能说明你把自己的抵触情绪延申到谈话中了,向对方表示感谢,能帮你在积极的氛围中友好的结束谈话
如何干预他人的认知
干预是指改变或影响他人形成信念的方式。干预的目标是使特任对自己所相信的事物不再充满信心
示范:用示范创造良好关系
想让你的谈话伙伴做什么,你就先示范什么
图书馆未读效应:人们从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却从未读过,但他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书中的知识,他们认为拥有书就等同于掌握了知识,实际上他们对这些知识一无所知。即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比实际的自己知识更渊博
示范无知,谈话过程中你越承认自己无知,对方越向对你进行解释,他们越解释就会越发现自己知识的有限
请求别人解释复杂的问题,可能会暴露对方的“图书馆未读效应”,能使对方原本强硬的观点变得温和
理智而诚实的承认无知
词语:和对方进入相同的频道
很多看上去是关于事物本质的争论,其实往往是双方对词语解释的争论
提问:聚焦于具体的问题而非笼统的话题
精准提问,多提开放式的问题(“怎样”或“什么”开头提问),少提封闭式的问题(“能不能”或“是不是”)
找到双方的共识:告诉别人你的关心程度
想让对方信任你,你必须表明你关心他以及他的价值观,他必须看到你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才能建立信任和沟通。在没做到这点之前,没人会关系你要说什么或者为什么这么说
管理社交媒体:避免产生相反的结果
不要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攻击性交谈
多谈贡献、少谈职责:客观看待问题有助消除冲动
指责会抹杀善意,让被指责者立即采取戒备姿态
当坏事发生的时候,没人想被指责,特别是当这件事的过错方不全是他们的时候。被职责的人通常不会坦率地讨论问题,而是试图改变谈话的方向——否认他人的职责、降低问题的重要性或对指责进行反击
专注于认识论:通过技巧影响他人
谈话过程中要关注对方的认识论(得出这些结论的理论过程),而非对方的结论(信念和结论)
认识论的来源
个人经验和感觉
文化,他所处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这么认为
自己的定义
宗教信仰
理由(可以被推理出来的)
证据(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件事)
询问“外行问题”可以帮助人们从外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信念
学习模式:让双方软着陆的隐藏王牌
注意谈话过程的学习机会,无论谈话主题是什么,它多少都可以让你受益
用学习的态度和与你持不同观念的人沟通,可以让对方有被倾听的感受
不可为的事(反向应用法)
提高声音、嘲笑、表现出不愿听对方的观点、因为对方犯错误、寻求帮助、咨询信息就惩罚对方、攻击人身而非反对信念、打断别人、替别人把话说完、强迫对方与你交流、对话时看手机
提升干预手段的七个方法
允许朋友犯错
不要把友谊与意见一致画上等号,当朋友不赞同你的观点时,允许这种观点不一致,要压抑自己想要纠正对方或者与对方争执的冲动
能影响一个持不同立场的人的最好的机会就是通过友谊影响对方
搭建金台阶
一个让你的谈话伙伴能够从容改变自己的想法,且不必面对尴尬的方法。比如:告诉对方每个人都会犯错
使用特定的语言
陷入僵局?重新构建谈话
1、围绕共性重新构建谈话
2、重新构建问题,降低争议性
3、让对方回复“说得对”
改变你的想法
苏格拉底说:“被人驳倒比驳倒他人更好。”意思是,自己停止相信错误的事情,好过试图帮助他人停止相信错误的事情
引入数值等级
检测你的干预手段的有效程度
有助于对方正确看待问题
寻求外部帮助
处理冲突的五个技巧
遵守拉波波特法则
1、试着用你自己的话,清晰、生动、不偏不倚地重新表达对方的立场,从而让对方说出:“谢谢,要要是这么表述就好了”
2、列举出对方观点中任何你同意的部分(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普遍或广泛认可的观点)
3、提到你从对方哪里学到的东西
4、只有完成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者批评的话
避开事实
人们大部分信念都是先构想出来,然后再去寻找能支持的证据
寻求驳论(证明对方的结论不成立)
帮助别人改变想法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询问对方:“X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驳论)
“是的,那么...”
用“是的,那么”替代“是的,但是”,这么做的好处是把你的观点当作是对方观点的补充,而非反驳,这样对方就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应对愤怒
及时离开那些让你感到沮丧、生气甚至愤怒的谈话场景
愤怒通常来自于挫折或冒犯,我们会对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挫折感到愤怒
关于愤怒的四个事实
1、愤怒会蒙蔽你的双眼,并让谈话偏离原先的轨道
2、愤怒也会为它自己找理由,愤怒是一种强烈的认知偏见,它会促使你确认自己的愤怒是合理的
3、愤怒情绪有一个“不应期”,不应期内情绪偏见会影响你对信息的处理,不应期只能等待度过,别无他法(几秒钟到几小时)
4、通过对愤怒运转机制的了解可以避免愤怒或把愤怒对你谈话和生活的影响降至最小
不要以“怒”还“怒”,不要指责,多谈贡献
当你感觉自己或对方开始生气时,停顿一下,保持片刻沉默;倾听;承认愤怒并为之道歉
谈判者的重要技能:如果你想要影响对方,你需要用同理心理解对方观点的力量,并感受他们相信自己观点的情感力量。
应对愤怒的最佳做法
1、咬住你的舌头,不要反击
2、不要在感到生气或者感到被冒犯的时候回复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上的评论
3、倾听,倾听,再倾听
4、不要否认紧张的局面,某些情况下,你要承认紧张和消极的感觉
5、避开“生气”这个词,使用“令人沮丧”
6、放慢速度
7、在紧张时刻之后,立即做一个感同身受的陈述,如“我明白了”
8、安全第一,不要忍受咆哮,及时结束谈话
像谈判专家一样打破僵局的六个技巧
综合
综合意味着利用对方的信念和对方驳斥的陈述来改变自己的信念,目标时澄清和强化你的立场,而不是寻求你们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结合对方的驳斥意见再生成新的、优化的立场
帮助发泄愤怒
塑造角色
1、承认你理解了对方的观点
2、把你的伙伴塑造成为一位明智的问题解决者
3、构建场景,剔除他的首选解决方案
4、让他进行头脑风暴,想出其他解决方案
人质谈判
探索极限
反干预策略
两个关键因素,帮你改变难以改变的人
如何与顽固分子交流
顽固分子定义:不愿意或无法改变自身信念的人,狂热拥护某种意识形态的人
冥顽不灵的显著特征:用攻击性的道德语言回应实质性的反驳
重新构建道德谈话
迎接挑战
冲突发生时你可以这么做
不要害怕说出自己的观点,你只需知道如何降低他人的抵抗心理,就能通过有效互动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不要回应对方的侮辱和谩骂,如果有人说你蠢,你业回应说他们蠢,这只会使情况更糟
不要因为难过而攻击对方,相反,你可以表达你对这次谈话感到沮丧
帮助你的伙伴表达他的感情,同时补充一些细节
帮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细心思考的文明人,然后鼓励他按照这个角色的方式思考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