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药物化学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概念
中枢神经系统
组成部分
脑
脊髓
主要功能
传递、储存、加工信息
产生各种生理活动
支配、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
兴奋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定义:血-脑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阻止某些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
功能
保证脑的内环境的高度稳定性
阻止异物(微生物、毒素等)的入侵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
F=(A/D)×100% A:进入体循环的量 D:口服剂量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 -hypnotics)
作用
镇静
镇静药:使服用者处于安静或思睡状态的药物
催眠
催眠药:引起类似正常睡眠状态的药物
抗癫痫
抗焦虑
特点:不同剂量产生不同作用
按结构分类
巴比妥类(brabiturates)

理化性质:巴比妥酸无生理活性,5位次甲基上的两个H原子被烃基取代后才具有药理活性。双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之和为4时出现镇静效果;7-8时作用最强;超过10产生惊厥作用。起效速度和作用时间依赖取代基类型。
临床常用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 商品名:利眠宁(Librium)
地西泮(Diazepam)
理化性质: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在酸性条件下已发生酸水解开环反应,生成二苯酮和甘氨酸。
作用机理
运输通道
离子泵:主动运输的离子载体。
GABA受体
苯二氮䓬(BZs)类药物和苯二氮䓬受体结合,可以增强GABA与GABA受体的亲和力,使Cl-内流增加,因而可以增加GABA能神经的抑制效应。
体内代谢
唑仑类药物
在B环1,2位或4,5位上骈入五元含氮杂环或四氢噁唑环,增加了对代谢的稳定性,并可提高其与受体的亲和力。
又名“海乐神”
构效关系
R2以长链烃基取代,如环氧甲基,可延长作用; 1,2位并入三唑环,增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和代谢稳定性,活性大大增强。
七元亚胺内酰胺环是活性必需结构; 3位的一个氢原子可被羟基取代,虽然活性稍有下降,但毒性很低。
4,5双链被饱和或骈入四氢唑环,增加镇静和抗抑郁作用; 5位为苯基取代,专属性很强,若以其他基团替代,活性降低。
7位引入吸电子基团,如硝基,可使水解反应几乎都在4,5位上进行,可明显增强活性; 当A环(左苯环)被其他芳杂环,如噻吩、吡啶等取代,仍有较好的生理活性。
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如氟,可明显增强活性。
新型镇静催眠药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