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言文断句指津导图
文言文断句一直是个难点,本导图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和基本技巧。
以文脉的方式解读课文,供需要的教育工作者或家长参考,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以文脉的形式解读,归纳难点,供有需要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参考。图文并茂,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不少家长对孩子有序整理物品束手无策,缺少必要的方法,本导图抛砖引玉,对这个问题做尝试性探索。供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文 言 文 断 句 指 津 导 图
基 本 原 则
(1)总原则:断句, 取决于句子的语气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六国论》)
(2)主语较长时,后要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3)出现表示提顿的词语(如”者")时, 其后要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赤壁赋》)
(6)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7)词与词之间并列时,不必断句; 但短语并列,有较大的停顿,需断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8)表示语气延长的词语时,其后要断句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9)独立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基 本 方 法
(1)整体把握语段含意——准确断句的前提。 (2)分清语段的层次——准确断句的基础。 (3)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准确断句的关键 。 (4)通过译文进一步验证——准确断句的保证。
常 用 技 巧
(一) 句 末 语 气 词
(1)也
表判断、肯定、解释、感叹、推测、疑问、祈使等语气。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2)矣
表强调、感叹、推测、祈使等语气。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耳
通常表限制、肯定语气。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4)焉
表加强、停顿、疑问等语气时。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5)乎
表示反问、疑问、揣度、赞叹等语气。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6)邪
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7)哉
表示感叹、 强化、揣度、反问、疑问等语气。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8)与/欤
表示询问、揣度、反问、感叹等语气。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
(9)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0)而已矣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11)乎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12)也哉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13)则已、则已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
(14)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二) 句 首 虚 词
(1)夫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2)盖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赤壁赋》)
常 用 固 定 短 语
(3)于是: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5)无乃: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6)是以、是故: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7)以是、以故: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游褒禅山记》)
(三) 单 独 使 用 的 叹 词
(1)呜呼: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2)嗟夫、嗟乎: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3)噫、噫嘻: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
(四) 修 辞
(1)对偶: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2)排比: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六国论》)
(五) 其 他
(1)考虑语法搭配
(2)留心凝固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