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B淋巴细胞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彻底认识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场所主要是骨髓。成熟的B细胞主要定居于淋巴结皮质浅层的淋巴小结和脾脏的红髓和白髓的淋巴小结内。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主要执行机体的体液免疫。这些干货还不快收藏起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B淋巴细胞
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分子是BCR复合物,其具有识别结合抗原及传递信号的作用。
组成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以单体形式存在。
mIg能特异性结合抗原,但不能直接将抗原刺激的信号传递到B细 胞内,需要其他分子的辅助来完成BCR结合抗原后信号的传递。
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最终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表达mIg。
Igα/Igβ(CD79a/CD79b)
Igα和Igβ均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有胞 外区,跨膜区和相对较长的胞质区。
Igα/Igβ胞质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
B细胞共受体
B细胞共受体能促进BCR对抗原的识别及B细胞的活化。
主要成分
CD21
即CR2,可结合C3d,形成CD21-C3d-抗原-BCR复合物,发挥B细胞共受体作用
CD21也是EB病毒受体,与EB病毒选择性感染B细胞有关
CD19
传递活化信号
CD19与CD21及CD81非共价相连联,形成B细胞的多分子共受体,能增强BCR与抗原 结合的稳定性并与Igα/Igβ共同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共刺激分子
B细胞活化
第一信号:抗原与B细胞的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经由Igα/Igβ和CD19转导至细胞内。
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产生。
成分
CD40
组成性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
CD40的配体(CD40L即CD154)表达于活化T细胞
CD40与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最重要的第二信号 对B细胞分化成熟和抗体产生起重要作用
CD80(B7-1)和CD86(B7-2)
在活化B细胞中表达增强
其与T细胞表面的CD28和CTLA-4相互作用,调节T细胞活化
B细胞的分类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初始B细胞(Bn)
记忆B细胞(Bm)
介导再次免疫应答
效应B细胞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根据反应特异性分类
B1细胞
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早,产生多反应性抗体发挥固有免疫功能
B2细胞
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较晚,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适应性免疫功能
根据BCR类型分类
表达IgM、IgD、IgG、IgA、IgE的B细胞亚群
未成熟B细胞与初始B细胞都是mIgMB细胞
子主题
B细胞的功能
1、产生抗体介导
2、提呈抗原
对可溶性抗原尤为重要
3、免疫调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骨髓微环境特别是基质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在诱导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B细胞分化的成熟发育的标志
①功能性BCR表达
②自身耐受
BCR是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即膜型免疫球蛋白(mIg)
编码BCR的基因群在胚系阶段是以分隔的,数量众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
基因重组是在B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中,BCR基因片段发生重新排列和组合,从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人Ig重链基因群位于第14号染色体长臂
V基因片段(45)
D基因片段(23)
J基因片段(6)
9个功能性C基因(片段)
人Ig轻链基因群
κ基因
第2号染色体断臂
λ基因
第22号染色体长臂
等位排斥:指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重链(或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重链(或轻链)的表达
同种型排斥:指κ轻链基因重排成功后抑制λ轻链基因的重排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组合多样性
连接多样性
受体编辑
体细胞高频突变
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祖B细胞
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克隆清除:前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至未成熟B细胞后,其表面仅表达完整的mIgM,此时的mIgM若与骨髓中的自身抗原结合,即导致细胞凋亡
失能:某些情况下,未成熟的B细胞与自身抗原的结合可引起mIgM表达的下调,这类细胞虽然可以进去外周免疫器官,但对抗原刺激不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