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思维导图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第一章简答题导图笔记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总结,第一节:教育的生产和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第一章
1.请简述20世纪有以后的教育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弓|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个重要手段
龟(规模)速(速度)够(结构)防(方法)守(手段); 两再(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知识再生产) 一新(技术创新)促生产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体(教育管理体制)内(教育内容) 性质(教育的性质)两权(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一目的(教育目的)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人才民主论力量
4.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传递播选择更新的保存交流提升创造文化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5)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这种差异体现在群体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个体之间
续(顺序性)阶(阶段性) 补(互补性)异(个别差异性) 还不平衡(不平衡性)
6.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它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 学校教育 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7.简述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其他教育而言效果更好
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的发展的各个因素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三有一训练 控制很全面
8.简述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学校教育按社会个体要求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功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 塑(加速)个性(发展个性)
9.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文化传统
④人口
(2) 人的依据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 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本国学制(学制本身的依据)是社会(社会依据)人(人的依据)
10.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依据
(1)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是社会人 (受教育身心发展规律、人们教育思想)
11.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作用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率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4)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德智体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