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第二课:汉代儒学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节汉代儒学思维导图。
下图汇总了世界近代史中工业革命,知识点有工业革命的概述、性质、宏观意义、阶段特征、英国工革的背景等,适用于考试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汉代儒学
焚书坑儒
影响
对政治
是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
对文化
实质上是对文化的一种专制,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评价
积极
有利于秦朝的统一巩固
消极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背景
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大体定型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政治
郡国并行,丞相权重
实行推恩令,中外朝
经济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推行五铢钱,盐铁官营
军事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边陲设郡,抗击匈奴
内容
中央集权
大一统
法家,集权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非禁绝)
儒孟,性善论
仁政,德治
君主专制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君权天制
政治秩序,三纲五常
五常
仁义礼智信
阴阳家+道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但钳制了思想
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统治者的举措
设置太学
建立
汉武帝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对教育: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对社会: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改变官僚结构
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
出身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
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对文化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察举制(孝廉)
实质:文化专制(同焚书坑儒) 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统治思想的选择
学术文化自身发展
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式
统治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