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原核生物细胞结构
原核细胞的结构的简单总结,内容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原核细胞结构
细胞壁
两个类型
G⁺
肽聚糖层:厚,致密,肽桥强度高
磷壁酸:G⁺特有的,带负电
壁膜间隙(周质空间)
G⁻
肽聚糖层:薄,肽桥强度差
壁膜间隙:大,呈胶质,肽聚糖层也在其中
外膜:组成成分
脂多糖(LPS)
LPS带负电,可吸引阳离子,维持稳定性
类脂A:两个N-乙酰葡萄胺连接5条脂肪酸尾巴,为内毒素的中心
核心多糖:与类脂A相连,由糖及其衍生物组成
O-特异侧链:短多糖链,其顺序有菌种特异性,具有诊断细菌学意义
磷脂:与细胞膜相同
脂蛋白:连接外膜与肽聚糖
孔蛋白:通道,可转移物质
特殊细胞壁
抗酸细菌
古生菌:已研究的一些古生菌,细胞壁有多糖(假肽聚糖)、糖蛋白、蛋白质构成
缺壁细菌:可由自然进化产生(支原体),可由突变形成(L型细菌),或是人工去除
细胞壁外层结构
表面层(S层)
原核细胞表面普遍具有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
主要作用是保护、识别、作为酶支架等
荚膜
糖被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是特殊结构
类型
微荚膜:<0.2μm与细胞表面牢固结合
荚 膜:>0.2μm与细菌表面结合松弛,震荡离心可得
粘液层:与细菌表面结合松散,可向细菌的周围扩散,增大粘性
菌胶团:多个细菌共有一个荚膜
荚膜的组成:因种而异,除水外,主要是多糖(包括同型多糖和异型多糖酶),此外还有多肽、蛋白质、糖蛋白等
细胞膜与 内膜系统
细胞膜
成分
磷脂、糖蛋白、多糖
原核细胞不含胆固醇等甾醇
长链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决定了膜的流动性,生长温度越高,饱和程度越高
有些古生菌的细胞膜为二醚,这样的膜在高温、低PH下稳定,机械强度高
结构
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功能
①转运物质
②呼吸和磷酸化
③合成肽聚糖等大分子的基地
内膜系统
原核细胞缺乏内膜系统
间体: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构造,多见于革兰氏阳性菌
光合作用内膜
类囊体:蓝细菌中存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卷曲着分布在细胞膜内侧
细胞膜内
细胞质
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大部分为水,还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无机离子等
核区和 质粒
核区
①原核细胞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②也称核质体、原核、拟核、原核细胞的核基因组
③核区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双链环状的DNA分子
④正常状态下只有一条,在细胞分裂时可能存在多条,具体数量与细胞分裂速度有关
质粒
质粒对于细胞生存并不是必要的
概念
细菌染色体外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
携带1-100个基因,一个细胞可有一至数十个质粒
特点
存在形式
可以在细胞质中独立染色体之外(即游离状态)存在 也可以插入到染色体上以附加体形式存在
运动
质粒可以通过转化、转导、或结合作用而由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使两个细胞都成为带走质粒的细胞
复制
在细胞分裂时,可以不依赖于细菌染色体而独立进行自我复制,也可以插入到细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进行复制
核糖体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酸(rRNA,60%)和蛋白质(40%)组成
原核细胞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其中大亚基为50s,小亚基为30s
核糖体的功能为合成蛋白质,所以其结构组成高度保守,变化不大,其核酸序列可用来进行测序、分类、确定生物的进化地位
根据16srRNA(小亚基的RNA)序列的不同,可将所有细胞生物划分为三个域
真细菌
古生菌(古细菌)
真核生物
内含体
贮藏物
硫滴:液状、能源
聚-β-羟丁酸(PHB)能量、碳源、降低细胞渗透压
多糖类贮藏物
异染粒
藻青素
磁小体:Fe₃O₄
羧酶体:含羧化酶,可固定二氧化碳
气泡:调节细胞比重
芽孢与胞囊
芽孢
细胞质浓缩,形成一个圆形等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特殊结构
特性
①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强大的抵抗力
②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
③芽孢内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是一种休眠体,但保持潜在萌发力
④一个芽孢萌发只产生一个营养状态的细胞,没有繁殖能力
灭杀芽孢的条件
①肉毒梭菌:100℃ 5-9.5小时;115℃ 10-40分钟;121℃ 10分钟
②破伤风梭菌:115℃ 30分钟
③产气荚膜梭菌:121℃ 10分钟
④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21℃ 12分钟(已知最耐热芽孢)
方法
热空气:160-170℃ 1-2小时
湿热灭菌法:121℃ 20-30分钟
产芽孢的细菌
芽孢是特殊结构,可作为分类依据
芽孢杆菌属
梭状芽孢杆菌属
芽孢八叠球菌属
胞囊:固氮菌产生的一种休眠体,由细胞外壁加厚形成,可以耐旱,但是不耐热
鞭毛与菌毛
鞭毛
概念:生长在某些细菌体表的长丝状、波曲形的蛋白质独树须鱼
运动:鞭毛通过旋转使细菌具有运动能力
基体
构形鞘
鞭毛丝
类型(鞭毛的着生方式)
侧生
周生
端生
双端
单根
一束
单端
菌毛和 性菌毛
菌毛: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性菌毛:构造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较长,数量少,可使遗传物质在细胞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