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总结。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集体建设
班级的概念
1、定义: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最早使用“班级”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学家埃拉斯莫斯。
3、群体的功能: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
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开始稳定发展的时期,特征明显地展示出来。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班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方法
1、建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二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功能
维持功能(基本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课堂管理原则
目标导向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教师领导、教学目标、课堂规模、课堂规范、背景情况、凝聚力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类型
积极、消极、对抗
课堂气氛影响因素
教师的因素(教师领导方式: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
学生的因素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
1、准确的坚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指导下形成)
2、集体促成(集体压力、舆论压力下形成)
3、集体促成(集体压力、舆论压力下形成)
4、自我促成(外部纪律内化而成,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课堂纪律影响因素
1、课堂情景的结构:班级规模控制在25-40人为宜,确立课堂常规,座位分配考虑人际关系
2、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第五节 教师心理
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
2、学生楷模
3、知识传授者
4、严格管理者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
6、学生的朋友或知己者
教师角色形成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2、角色认同阶段
3、角色信念阶段
教师角色意识
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期待
第四节 班主任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说班级建设的设计者、领导者、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内容: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及其他班级活动
2、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选题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实施与总结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3、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