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健康管理师考试之康复医学基础知识,详细笔记整理如下,分享给正在备考的同学。
编辑于2020-10-08 12:45:57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现代康复医学的兴起与发展
国外康复医学的发展
(一)萌芽探索阶段(1910—1945年)
(二)累计确定阶段(1946—1970年)
19958年,Rusk博士主编《康复医学》
(三)蓬勃发展阶段(1970年以后)
国内康复医学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1984—1995年)
(二)试点推广阶段(1995—2005年)
(三)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三级康复网络
(1)早期康复
国家级、省级一级 综合医院为主
疾病急性期
(2)后期康复
区域性康复中心 二级 专科医院为主 康复医学科
疾病恢复期
(3)社区康复
三级 社区康复机构或卫生服务机构
疾病稳定期
康复机构
中国残联系统康复服务体系
卫生部、地方政府管理的康复资源
民政系统康复资源
人事和社会劳动保障系统康复资源
教育系统康复资源
民办康复资源
康复医学基本概念
康复的含义
综合的、协调的、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的、最大可能的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重新走向生活工作和社会
康复医学
工作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康复模式
内容:康复基础学、评定学、治疗学、临床学、社区康复学
工作模式
康复团队
使患者功能康复
康复评定会
制定康复目标
修正系统康复计划
医学应用学科
康复的五个方面
医学康复
是康复的首要内容和基础
应用医学的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物理疗法
教育康复
普及教育,特殊教育,康复知识普及与预防教育
职业康复
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包括职业评定、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
社会康复
建立无障碍设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终极目标
改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是最终保证
康复工程
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通过假肢、矫形器、辅助工具及环境改造帮残疾人恢复躯体功能
服务对象
残疾人
占世界人口10%
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
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
最主要的治疗对象
亚健康人群
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次等健康状态
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CF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
用身体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来表示健康状态
三个关键部分
身体功能和结构
活动情况
参与情况
用残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评定残疾
残疾的分类
残疾
长期、持续、永久性
视力残疾
双眼视力低下,不能矫正或双眼视野缩小。
包括盲及低视力
视力残疾分级
一级 无光感~0.02
二级 0.02~0.05
三级 0.05~0.1
四级 0.1~0.3
2513
听力残疾
听力残疾分级
一级 大于90dB HL
二级 81~90dB HL
三级 61~80dB HL
四级 41~60dB HL
40-60-80-90后
双耳不同程度永久性听力障碍
言语残疾
包括失语、运动性构音障碍、听力障碍所致言语障碍、口吃、发声障碍、儿童言语发育迟滞
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2年
言语残疾分级
一级 小于10%
二级 11%~25%
三级 26%~45%
四级 46%~65%
清晰度10-25-45-65
肢体残疾
分级
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活动
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四级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智力残疾
二级智力残疾者是适应行为表现有:与人交往能力差、生活方面很难自理、运动能力发展很差、大部分生活由他人照顾
精神残疾
自闭症
一年以上未痊愈
多重残疾
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
残疾分级
一级 极重度
二级 重度
三级 中度
四级 轻度
康复医学基本内容
残疾预防
首要任务是预防残疾的发生,保护患者身体功能和各种能力
一级预防
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和疾病,可降低残疾发生率70%
主要措施
免疫接种
预防性咨询及指导
预防性保健
避免引发残疾的危险因素
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倡导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
安全防护预防职业性工伤事故
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
二级预防
损伤发生以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可降低残疾发生率的10%到20%
主要措施
残疾早期筛查
定期健康检查
控制危险因素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早期医疗干预
早期康复治疗
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术
三级预防
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防止残疾恶化的过程
主要措施
康复治疗、安装假肢、训练
工作内容
康复预防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
目的
①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P256)
②确定患者尚存的代偿能力情况
③找出功能障碍的发展、转归和预后
④制定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
⑤决定康复治疗后患者回归及去向的过程
⑥治疗前后评定结果判定疗效
评定过程
初期评定
目标、制定计划
中期评定
调整
末期评定
重返 效果评定
评定内容
躯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精神功能
言语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评定
临床意义
确定患者功能障碍的部位和性质障碍的程度
预测患者康复疗效
随时调整对患者的治疗计划变更治疗措施
判断在康复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去向
判断患者代偿能力
确定患者康复治疗目标
康复治疗
定义
帮助患者获得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获得驱体、精神和社会功能的一个主动的、动态的过程
特点
强调以患者功能为中心的战略
强调患者主动参与
康复团队模式
终身康复治疗
作用
预防和矫正继发性功能障碍
强化代偿功能
利用代偿方法提高疾患系统功能
利用矫形器具增进功能
调整患者生活和职业环境
应用心理疗法
环境 心理 两代偿 继发矫形
常用手段
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
核心部分
物理因子疗法
作业疗法
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利用患者进食、梳洗等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选用木工活、纺织、刺绣等改善双手功能
言语疗法
心理治疗
精神支持、暗示、催眠、脱敏、松弛、音乐疗法
康复护理
康复工程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社会工作
物理作业心理苦 传统社会重言语 护理是个大工程
康复治疗的技术
关节
肌肉
按肌肉不同肌力大小分类
辅助训练
1-2级
主动训练
3级以上
抗阻训练
4-5
渐进抗组训练
按肌肉收缩方式
等长
等张
等速
平衡
要求下意识自动维持平衡
常用方法
静态平衡
自动态平衡
他动态平衡
协调
步态
心肺
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生理学疗法
Bobath
临床易化技术-脑瘫和偏瘫患者
Brunnstrom
有道患者控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获得运动翻译
PN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Rood
诱导骨骼肌运动
日常活动
关节肌肉管运动
平衡协调管步态
日常活动开始练
没有心肺都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