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主义的发展
打破原有教材顺序,分阶段整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
逻辑清晰,以高考题为指引理解教材知识,助力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联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的发展
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 背景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生活水平低下。
一些思想家提出社会改造的方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的浪潮
2. 内容
①热情讴歌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
②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③私有制和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
④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或比较平均的分配
⑤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傅里叶、欧文合作组织
3. 影响
①寄希望于国王和富人,希望落空
②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2. 19世纪中期,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
马恩吸收了德国黑格尔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④昭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
①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
②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的实践
1.1. 俄国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存在大量的农奴制残余,社会矛盾尖锐
1.2. 一战的爆发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与不满
1.3. 无产阶级成熟,有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建立了工农联盟
2.1.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3.1. 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3.2.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3.3. 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追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3.4. 新经济政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逐步过渡
3.5. 新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4. 苏联模式形成
1.1. 历史上封建残余浓厚
1.2. 小农经济占主导
1.3. 斯大林个人的专断独裁
1.4. 苏联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迫切需要实现工业化,巩固国家政权。
2.1. 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1936年,确立了新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确立。
2.2. 建立起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3.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3.1. 当时
3.1.1. 使苏联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卐奠定了基础
3.1.2.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3.1.3. 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1.4. 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1.5. 计划指令,打击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
3.2. 后世
3.2.1.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被许多国家借鉴。
3.2.2. 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
3.2.3. 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
5. 新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内容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在城市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确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此后在1993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并在1997年十五大上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到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影响
①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