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早期传播学与经验学派
包罗万象!包括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实验、研究人员、重要学者,学科派别等。
试图以一己之力整合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包括研究方法、效果转型、重要人物、后续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早期传播学与经验学派
起源:20世纪初社会学心理学
定义: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研究方法:经验的,以定量和统计为主的实证主义
研究重点:传播效果研究
主要代表:
早期学术源流
欧洲社会学家
塔尔德
模仿的法则
齐美尔
“舆论的厨房”
美国
芝加哥学派
定义: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的社会学学派,其学术活动的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代表着社会学在美国的一次繁荣。
代表人物
库利
初级群体、镜中我
杜威
“李杜之争”
李普曼:民主是精英领导的工具
杜威:民主是平民组织的工具
米德
主我与客我理论
帕克
芝加哥学派大佬
评论家、作家:李普曼
传播学奠基之作《公共舆论》
刻板印象、拟态环境
哥伦比亚学派(拉扎斯菲尔德和他的朋友们)
拉扎斯菲尔德
和阿多诺的坎垂耳研究《火星人入侵地球》
方法:个人访谈、科学调查、文本分析
第一个大众传媒恐慌行为研究
强化了魔弹论
伊里调查
《人民的选择》
提出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开创有限效果论
后续:
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一级信息流和多级影响流
克拉珀《大众传播效果》
中介因素论
和默顿的功能关
提出麻醉的负功能
默顿
拉扎斯菲尔德的得力助手
卡茨
使用与满足
研究:不同学者从广播、印刷媒介、电视分别进行研究
影响1: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
2:影响:开创从受众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贝雷尔森
考察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
耶鲁学派
霍夫兰
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陆军(影片)研究
方法:带控制组的前/后测设计(实验心理学方法)
结论:传媒在增加事实性知识方面有一定效果,在改变动机和态度上收效甚微
耶鲁研究(寻找魔力因素)
方法:实验法(控制实验),探究说服过程的因果律
找到了说服过程的影响因素,见下
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传播主体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休眠效果
传播技巧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两面提示的”警钟“效果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其他学者补充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
警钟效果
受众反应模式
主动参与与被动参与
主动参与更能有效改变意见
卷入度(人内传播)
传播效果的持久性
收传播内容意义、记忆类型、受众动机影响
众多学者参与的第一个大众媒体的效果研究:佩恩基金会
方法:布鲁默采用个案研究法
结论
儿童相比成人更能通过电影产生情感唤起
电影中的性、暴力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5W模式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方法:内容分析法
影响了魔弹论的出现
社会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理论见上
社会心理学家卢因
引入心理学实验方法
提出“把关人”
提出
群体动力论
论述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
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系得到逐渐认识
评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忽视了其他关系和根本动因
场论
物理学概念,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磁力的空间
卢因将其引入作为分析因果关系和建立科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后续发展:布迪厄将其普遍化确立为元理论,提出场域
分析步骤
1.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
特定场域与元场域的关系
特定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
2.勾勒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
3.分析行动者的惯习
是千差万别的性情倾向系统
是经济条件内化的结果
实质
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
新闻场域
提出:《关于电视》
三组决定关系
政府、社会与媒体
资本、公众与传媒
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
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
经验学派的别称:施拉姆学派
原因:施拉姆是传播学奠基人
媒介的或然率
传播学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大众传播模式
《四种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传播的功能学说
政治、经济、一般社会功能
传播学的记录者:罗杰斯曾著《传播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