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思修思维导图
考研思修法基思维导图,标紫的为分析题考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相互关系
思想修养
人生价值
人生观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决定人生道路
决定人生态度
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人生价值(人怎样活着有意义) (核心)
人生价值的内涵
人生价值的层次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正确的人生观
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的意义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有意义的人生
六观
反对错误人生,成就出彩人生
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
理想
内涵
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信念
特征:执着性、多样性
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信念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信念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实践中实现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含义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如何为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概念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含义
核心
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优秀传统的表现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内涵
特点
基本要求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如何?)
必须坚持立足中国,维护中国发展主体性
必须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做忠诚爱国者
改革创新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坚定价值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
如何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道德修养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起源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本质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条件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行为前)
道德的规范功能(行为中)
道德的调节功能(行为后)
作用
不同时期的道德(纵向三德)
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5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美德?1-3
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如何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不同领域的道德(横向四德)
社会主义道德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原因1-3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1-3
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1-3
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的特征1-4
公共秩序的作用/意义/重要性1-3
社会公德的内容/要求1-5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5
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5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家庭美德的内容/要求1-3
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的含义
个人品德的特点
个人品德的作用1-3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办法1-5
如何锤炼高尚道德品格1-3
法律基础 (法律的基本问题)
法律基本问题
法律的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执行(执法)
法律适用(司法)
法律遵守(守法)
法律体系
回顾党领导的宪法建设史,可得结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国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的原则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我国的实体法律
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非诉讼法
仲裁
调解
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1-5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大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2
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4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区别
4.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联系
法律→道德:承载、保障
道德→法律:支撑、滋养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法制思维和法律权威
法治思维
正当性思维
规范性思维
逻辑思维
科学思维
特征
依据
方式
价值
标准
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公平正义
权力保障
正当程序
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含义
法律有无权威基本要素1-4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1-4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1-4
1.信仰法律
2.遵守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1-5
法律权利和义务
法律权利
含义1-2
特征1-4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1-5
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1-4
法律义务
特点1-4
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1-5
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2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原则:集体主义 重点:诚实守信 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
区别 传统道德:批判的接受 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