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幼儿游戏
第四章幼儿游戏的思维导图,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幼儿游戏
概述
游戏及其内涵
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
与其他学习相比具有的特点:1.学习目标是隐含的2.学习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3.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基本特征p227 主创虚过愉具
1.自主自愿(自由性)最本质的属性 2.充满想象和创造(想象性/创造性) 3.带来积极情感体验(愉悦性) 4.重视游戏的过程(非功利性/过程性) 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具体性) 6.具有假想成分,反映社会生活(虚假性/社会性)
游戏的理论p225
早期传统理论
1.剩余精力说 斯宾塞——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 2.松弛说 拉扎鲁斯——幼儿易疲劳,需要游戏进行放松 3.复演说 霍尔——重视先祖生物进化过程 4.预演说 格罗斯——游戏是对以后做准备 5.成熟说 拜敦代克——儿童幼稚动力的特点表现
当前的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补偿不能够满足的愿望 新精神分析论 埃里克森—健康的发泄方式 2.认知结构论(认知动力说)皮亚杰——游戏是幼儿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 3.学习论 桑代克——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
游戏的分类p232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分类
1.感觉机能性游戏 (练习性) 最早最初 反复 奔跑跳跃骑木马 2.象征性游戏 最典型最高峰 过家家 "医生游戏" 3.结构性游戏 积木 4.规则性游戏 竞赛 体育(规则游戏最典型) 智力 音乐
根据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分类
1.独自游戏 0-2岁小班 专注自己不看别人自己玩 2.平行游戏 2-3岁小班 ①模仿②材料相同游戏不同 3.联合游戏 4岁以后中班 一起玩并交谈,但无同一目标 4.合作游戏 5-6岁 分工合作,围绕一个共同主题
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创造性游戏 :角色,结构,表演 有规则游戏:体育,智力,音乐
游戏的价值p230
1.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身心应生动) ①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②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③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④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3.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自发和两创 ①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 ②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创造力思维。 ③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④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交他演德意 ①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学会理解他人。 ②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遵守规则的能力。 ③角色扮演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 ④锻炼了儿童顽强的意志。
2. 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认知和语言)想认识思语 ①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②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③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④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⑤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4.促进了幼儿的情感发展 ①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情绪情感体验 ②能使幼儿充分体验快乐,成就感和自尊心 ③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情绪。
6.发展幼儿的美感 ①设备有利于幼儿领略美 ②内容有益于幼儿欣赏美 ③成果有助于幼儿再现美 ④过程有利于幼儿大胆创作美
游戏的条件创设p237
游戏的时间
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前提。 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寄宿制不少于三小时
游戏的环境与材料
环境:1.空间环境:①户外游戏场地②室内游戏场地。 2.心理环境:①建立于幼儿民主,亲切平等和谐的关系②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 ③教师之间真诚相待,友好合作是儿童最好的榜样
材料:1.概念:儿童游戏所有玩具和物品的总称"物质支柱" 2.提供要求:①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③与教育阶段目标内容相匹配。 ④无固定功能的。⑤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⑥将材料放在可见的位置。
游戏材料的选择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发展适宜性原则,节俭性原则。
儿童的自主参与
1.自主是儿童游戏的重要条件 2.儿童在自主游戏中得到主动的发展
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幼儿游戏的观察p243
游戏观察的内容:环境儿童课程教室
游戏观察的方法:
1.扫描观察法:全班儿童 2.定点观察法:指定区域 3.追踪观察法:指定儿童
幼儿游戏的介入p244
介入的角色定位:①非支持性角色(不建议)不参与者导演者 ②支持者角色 旁观者,舞台管理者,共同游戏者,游戏带头人。
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两个因素:幼儿客观需要,成人的主观心态和状态
游戏出现困难,秩序受到威胁,幼儿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技能方面发生困难。
进入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①参与式介入 :平行式Ⅱ,交叉式×(合作式)垂直式⊥(制止) ②材料指引介入: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引发幼儿兴趣,促进游戏的延续和提升的方法。 ③语言指导介入:询问式(疑问句)建议式鼓励式(激励)澄清式(价值观)邀请式(内向)角色式
指导与介入的注意点:
①慎扮"现实代言人"角色 (垂直式介入)②分层次指导③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 ④把握好主动的节奏⑤及时退出
游戏的年龄特点P246
关于游戏的案例分析
各类游戏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