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与表达技巧的思维导图,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拿去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诗歌题材
羁旅思乡诗
借诗人旅途所见所闻,表达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乡怀亲之情。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懑之情。
送别怀人诗
往往设酒饯行,折柳送别。 依依不舍,伤感之情。 别后牵挂与思念。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舒发对人生的感慨。
爱情闺怨诗
男女爱情生活,表达相思之苦。 表达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 孤寂,命运之悲。 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情梦难圆的遗憾和怅惘之情。
其他类诗词
哲理诗:人生观点 隐逸诗:隐者,对世态不满 民生诗:关怀民生 提画诗:舒发情感,与画呼应 干谒诗:展示才华与抱负 贬谪诗:感慨遭遇,对生命的悲叹
表达方式
抒情
直接抒情
鲜明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达到感染读者,引起强烈共鸣的效果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入某种具体事物
借事抒情
有些诗歌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场景、片段和事件来抒情达意, 品读此类诗歌要动幽发微,体情察意
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常用的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描写
虚实相生
虚与实二者相互联系,互相渗透 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正侧结合
正面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侧面 描写
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 来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 从而使这一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 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其他方式
白描
细节描写
视听结合
点面结合
色彩渲染
表现 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明喻、暗喻、借喻
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拟人 把人当做物来描写→拟物
借代
以部分代整体 / 以特征代本体 / 以专有名词代泛称 / 以具体代抽象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情感区分得更加鲜明
对偶
用结构相同、数字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通感
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
双关
运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 有意识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反复
强调感情,突出主题,加强节奏感音律美
互文
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单句互文
对句互文
隔句互文
排句互文
构思技巧
抑扬
为了褒扬肯定某一方面, 故意先对其他方面作贬抑、否定
伏笔 照应
诗人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 在前面适当的提示或暗示一下, 使后面与前面形成呼应
以景结情
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写景结束诗句, 从而抒发感情
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是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
其他表现手法
衬托、对比、用典、比兴、象征、烘托、渲染、联想、想象
山水田园诗
多写秀丽山水之景,闲淡田园之生活。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表达厌倦官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憎恶黑暗,寄托闲淡的隐逸之乐。 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托物言志诗
借吟咏自然或事物来表达思想情感。 寄托作者抱负。 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 或愤世嫉俗,或冷嘲热讽。
边塞军旅诗
以边塞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怀古咏史诗
咏叹历史,描写古迹。 怀古伤今,借古伤今,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