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分钟商学院:营销篇》笔记精华
刘润老师的《五分钟商学院》营销篇从文案,传播 ,媒体,品牌,创意等生动的商业概念,场景导入、讲述逻辑、给出方法,即学即用,帮所有行业的人搭建一个系统的商业认知框架。
编辑于2020-11-12 11:35:40《五分钟商学院:营销篇》笔记精华
文案
041 BFD法则:到底什么样的文案才叫走心?
文案
是一篇文字,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唤起消费者强烈的情绪,从而忍不住购买、或者传播你的产品。
概念:文案“走心”的 BFD 法则:
1. 信念
信念,就是消费者相信什么。你要能够比消费者更加准确、有力地表达出他们的信念,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
比如耐克的“Just do it”,阿迪的“太不巧,这就是我”,都能够彰显年轻人不服输、为自己而活的信念。
呼应消费者的信念;
2. 感受
感受,就是消费者的情绪。
基于情绪和感受的表达,远远比理性更打动人心。
谈感情,而不是讲理,才是王道。
共鸣消费者的情绪;
3. 渴望
渴望就是消费者最想要的东西,我感觉用“底层需求”更贴切。
比如,“学钢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家长想方设法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不见得要把孩子培养成演奏家,只是“不希望孩子变坏”而已。
满足消费者的渴望。
人类的三种“核心情绪”分别是信念、感受和渴望。
运用
深挖消费者的底层需求。
042 我也想写出“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样的广告语,怎么办?
广告语的两个目的:
刺激购买 & 便于传播
三个创作原则:
1. 简单易记
反面典型:小四川,用28种原料、17道工序,熬制72小时才敢端上桌的火锅
好的广告语,一定要短。
2. 对消费者有利
反面典型:小四川,弘扬中国饮食文化
正面典型:CNN,Be the First to Know
3. 与产品相关
反面典型:吃小四川,走成功路
正面典型:雀巢,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
创作流派:
1. 价值主张派
小马宋:十斤瓜子选二两
联邦快递:使命必达
麦斯威尔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强调打穿消费者痛点,强化产品独特价值。
2. 行动指令派
百度: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美国运通信用卡:没有它,别离家
平安保险: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强调用祈使句,用动词,激励消费者立刻行动。
043 4U原则:我文章写得很好,但阅读量总是很低,怎么办?
标题几乎是读者打开一篇文章的唯一决定因素。
4U 心法:
1. Urgent(紧迫性)
2018上半年最大机会
下周一新交规即将实施
人们怕晚得到,怕早失去。
2. Unique(独特),
解密MH370坠机的真正原因
张小龙首次披露心声
这东西别的地方没见过,可能也见不到,能诱发巨大的好奇心。如:
3. Ultra-specific(明确具体),
写好文案的4个心法,3招剑法
这9种交流方式,容易得罪人
带给读者获得感,从而想占有。
4. Useful(实际益处)
价值2万元的资料,今天免费拿走
做到了这几点,他的月薪从500涨到50万
承诺利益永远是俘获读者的不二法门
3 招剑法:
1. “目标人群+问题+解决方案”
例:想陪男朋友吃火锅,又怕毛衣上有味道?现在终于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拆解:
筛选读者,对她们喊话;
最担心衣服上有味道的是女孩子,“想陪男朋友吃火锅”
通过画面感,用问题、冲突唤起共鸣;
“怕毛衣上有味道”,
给出解决方案,让读者忍不住打开。
“现在终于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找到目标人群,直接对他们喊话,点出问题,并给出方案。
2. “在XX时间内,得到YY结果”
例:揭秘:吃一顿火锅,衣服少活半年。如何1分钟不要,1分钱不花,解决这个问题?
拆解:
“吃一顿火锅,衣服少活半年“是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读者希望得到的结果;
“1分钟不要,1分钱不花”,是读者需要付出的代价 …… 那就是不需要代价。读者很可能忍不住就点开了。
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人们需要有承诺的利益,而且是马上就能到的利益,才愿意投入时间,打开阅读一篇文章。
3. “热点人物+独家信息”
例:被称作火锅界的特斯拉,只因拥有这3样黑科技!
拆解:
蹭大人物,大公司,大热点;
“火锅界的特斯拉”
独特信息,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这3样黑科技”,
这一点利用的是人们对大人物的好奇心
044 疯传6原则:做到哪6件事,你的文案就会被疯狂传播?
标题负责打开,内容负责转发。
文案的责任
是“助推”读者做出“行动”
标题的责任
是助推读者“打开”内容;
内容的责任
是助推读者转发。
概念:疯传6原则
1. 社交货币
如果分享某项内容,能让别人觉得自己优秀、与众不同,那这项内容就像“货币”一样,买回了别人对你的刮目相看。
让别人能够对你打标签的内容,就是社交货币。
2. 诱因
想要你的内容被更多传播,就要把你的内容和常见的事情关联起来,比如“周末,下雨天,早晨”等等,让它们成为你的诱因。
找到“文化母体”里面的一个符号,跟你的内容进行连接,让它变成为你所用的“超级符号”。
3. 情绪
转发是一个心理成本很高的动作,只有强烈的情绪才能激发你的分享。
“惊奇、兴奋、幽默、愤怒、焦虑”,这 5 种情绪最容易引起转发。
4. 公开性
让更多人看到,引发他们的模仿,进而实现“病毒传播”。
5. 实用价值
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的某一个痛点有帮助,甚至你第一时间就能够识别出,我要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谁,从而解决他的什么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健康和教育类文章属于最常被转发的文章,因为有实用价值。
6. 故事
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不用多说了。
激发出内心中的情感,实现强烈共鸣,大家就愿意传播它。
045|看比赛:赏析历史上经久不衰的6个传世文案
1. 60英里的时速下,这辆最新的劳斯莱斯车内最大的噪音来自于电子钟。
2. Think small. ——想想还是小的好。
3. You never actually own a Patek Philippe.You merely look after i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没人能真正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
4. “What do you wear to bed?” “Just a few drops of Chanel No. 5″ “你睡觉时穿什么?”“香奈儿5号。”
5. 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别明天,就现在!---耐克
6. Think different.---苹果公司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不人云亦云,他们不墨守成规,他们也不安于现状。你可以称赞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事物。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也许,他们必需要疯狂。你能盯着白纸,就看到美妙的画作么?你能静静坐着,就听见美妙的歌曲么?你能凝视行星,就想到太空巡回科学实验么?我们为这些家伙创造工具。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历史真正的革新者,他们的思考方式都与众不同,苹果也一样。
这些经典的文案都有共同的特点,简单又直击人心,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陈述事实,来营造画面感。
传播
046|创意营销:
创意的本质,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概念:创意营销
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旧元素的新组合,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激发“居然还可以这样”的惊叹,引发传播。
运用
第一, 和经典传说、故事、小说、影视等组合。
珠宝商用西游记里的紧箍咒、金箍棒,做了两款戒指,寓意“爱你一万年”
第二, 和经典艺术作品组合。
潘婷借助蒙娜丽莎做的创意营销:修复被岁月损伤的秀发
第三, 和新闻事件组合。
1999年的朝韩峰会,朝鲜的金正日和韩国的金大中会面,轰动全球。邦迪创可贴借势推出一则广告:邦迪坚信,没有愈合不了的伤口。
第四, 和广告作品本身组合。
宝马100岁生日时,奔驰发来贺电: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其实感觉很无聊。暗讽你还是个孩子。宝马回应: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暗讽廉颇你已经老了。
047|跨界营销:所谓跨界营销,到底要跨谁的界,营什么销?
概念:跨界营销
跨界营销的本质:不同品牌,从多个角度诠释一个用户的特征,从而达到1+1远远大于2的营销效果。
成功的跨界营销
“一个用户”
电影《复仇者联盟》在上市时,与列剃须刀进行“跨界营销”,推出以“复仇者联盟”为主题的剃须刀。
“多个角度”
日本著名报纸《每日新闻》和矿泉水进行“跨界营销”,起了个名字叫“News Bottle!”(新闻瓶),“新闻瓶”的瓶身还印有二维码,所以用户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到手机端阅读最新的新闻。
每天都要喝水,每天都要阅读,《每日新闻》从多个角度,给一个用户,提供了更全面的体验,满足了更复杂的需求,大获成功。
多个角度,就是指:联合起来,提供更全面的体验,满足更复杂的需求。
运用
减肥茶可以试试和婚纱品牌“跨界营销。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拥有完美身材的准新娘,赠送给她做新婚礼物。而你的减肥茶的品牌,可以冠名赞助这场活动。
048|借势营销
:借势营销的3字心法:快、准、狠
概念:借势营销
“势”就是热点事件,就是“汹涌而来的注意力”。
借势营销心法
第一,快
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单位。
第二, 准
清醒而准确地判断,哪些势可以借,哪些势不能借。
第三, 狠
必须建立这个“势”与自己的关联。
049|造势营销:
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撬动大众的传播势能
概念:造势营销
通过主动制造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从而获得传播势能。它的核心,是找到一个支点,撬动大众的传播的势能,从传统1+1=2的传播策略,上升为1x1=100的跳跃。
运用,“造势营销”的三个支点:
第一, 新颖支点。
只有对大众来说“新颖”的东西,才容易形成传播势能。
第二, 悬疑支点。
利用好奇心制造势能,就要撬动“悬疑支点”。
第三, 争议支点。
营销圈中有一个俗话“无争议不营销”。争锋相对,又势均力敌的争议,很容易撬动大众的关注和站队。
050|看比赛:独家拆解招行“番茄炒蛋”视频如何刷爆朋友圈
招商银行的一支名为《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广告刷爆了朋友圈。
一边是孩子刚到新世界与外国朋友聚会的热闹,一边是父母深夜为孩子拍示范视频的清冷,强烈冲突的背后是满满的温情,润湿了很多人的眼眶。
想要做出一条现象级刷屏的视频,归因于3个主要因素:
1. 视频的创意来源
这个广告是想推广招行的一个留学生附属信用卡产品。
一个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一定是从真实故事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人为编造的。
真实的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2. 如何深度打磨视频脚本?
最终为什么选择了番茄炒蛋?除了因为这道家常菜没有南北差异,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之外,他们发现,在百度上,有46万人搜索过这个问题: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这是一个被验证有效的、自带流量的话题。
视频中加入了各种冲突元素。
比如自带流量的话题设计和对比强烈的情节设计等;
3. 如何精准投放?
留学生信用卡是小众产品,招行最终选择了在微信朋友圈投放,投放标签是有留学经历、有海外消费、有银行卡的某一年龄段的人群。
因预算有限,他们只投放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整体投放费用为50万,从周三到周五分批次完成投放。
媒体
051|精准投放: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
媒体概念POE
POE 中的 P,指的是 Paid Media,“付费媒体”,比如在报纸上登广告;O 指的是 Owned Media,“自有媒体”,比如企业自己的微信公号;E 指的是 Earned Media,“赢得媒体”,指不属于你,但你也没花钱,别人自发的传播,比如微博里的转发。
概念:精准投放
“精准投放”,把钱有节奏地花在刀刃上,让且只让潜在客户看到广告,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率。
运用:如何投放?
时间定向:
面对年轻白领?早上7-9点投放今日头条,年轻人大多正在公交和地铁上刷新闻;
地理定向:
面对南京市场?在微信朋友圈投放时,只选择南京;
兴趣定向:
面对终身学习者?和罗辑思维聊聊;
行为定向:
面对商旅人士?在新浪微博里,选择1个月内出现在3个城市的人群。
选择和支持“精准投放”的“付费媒体“合作,比如百度搜索、微信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等等,然后用下面的四种定向,不断练习“精准投放”的正确姿势:
052|自有媒体:
明明抱着免费的金矿,你却在拼广告费?
概念:自有媒体
?相对于“付费媒体”(Paid Media),“自有媒体”(Owned Media)是你自己拥有的,一切通往用户的道路。
运用
产品包装本身,是最重要的自有媒体。
摆放在货架上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媒体”。因为就算他们不买,在货架上摆放的产品,也可以像广告一样,不停地把信息传递给潜在消费者。除此之外,快递盒,你的T恤,你的车身,你的行李箱,你的显示名,你的自拍照,你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的内容,都是你的自有媒体。
自有媒体是免费的,但如果善加利用,甚至可能比付费媒体更有价值。
在微信、微博、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网易、搜狐、简书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流量平台上申请自己的账号吧,这些都是你可能会越来越有价值的“自有媒体“。
053|赢得媒体:
用内容,触达第二层,第三层,甚至更多层的用户
概念:赢得媒体
付费媒体,就是我们用钱触达第一层用户
赢得媒体,就是我们用内容,触达第二层,第三层,甚至更多层的用户。
在传统付费媒体上,用户是受众。但是在社交赢得媒体上,用户不但是受众,因为有了“转发”机制,他们同时也是“媒体”。这就是赢得媒体。
运用
一、提高成就。
炫耀、攀比,都是人的本性,通过激发对“比较优势”的追求,能提高人们的成就感,从而赢得他们的媒体。
二、降低成本。
降低用户的操作成本,才能赢得更多媒体。
三。、过滤人群。
有些网民因为认知能力所限,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如果你定位的人群不是他们,就要避免使用这样的毒句,他们会把你真正的用户,过滤在外。
054|7次法则:
重复的力量
概念:7次法则
影响用户1次,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第2次影响,才会有一些效果;
一段时间内,连续影响用户3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7次,是影响用户的最佳频次,也就是“阈值”;
超过最佳频次,影响的效果和性价比,都开始下降。
用户接受一件新事物,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中有一个阈值。只有影响的次数超过这个阈值,你才能在他心中留下一席之地。营销界认为这个阈值大概是7次。我们可以加快突破阈值的“速度”,但是无法减少冲击阈值的“次数”。
运用
7-11早期创业 选择了“同城密集开店”的策略。密集开店,除了能优化供应链之外,还有个好处,就是:突破阈值。
面对企业的大客户销售。第一次见面时,千万不要假装一见如故,使劲销售自己、销售产品。第一次见面的目的,是创造第二次见面;第二次见面的目的,是创造第三次见面。从第四次开始谈产品,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
055|读拳谱:
如何衡量媒体广告的投放效果?
一、AIDA模型
AIDA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了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愿望(Desire)和行动(Action)。
要考察一个广告的效果,就要分别测量这个广告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刺激了他们的“愿望”,改变了他们的“行为”。
一个陌生用户从注意到你的产品,到感兴趣,成为潜在消费者,再到有冲动购买,然后真的行动,成为消费者,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AIDA模型。
二、CPM、CPC、CPA
按展示付费(CPM)
在“注意(Attention)”层面的广告,比如网页的banner位等,你可以按展示次数来付费,在广告术语中叫做CPM(Cost Per Mille),也就是向每千人展示的费用。
按点击付费(CPC)
按点击次数来付费。这就是CPC(Cost Per Click)。用户点击了你的广告,说明他至少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了,他是你的潜在用户。按照点击次数来投放广告,相比按展示付费,更加精准。
按行动付费(CPA)
CPD(Cost Per Download)
CPI(Cost Per Install):按激活 App 的数量计费;
CPS(Cost Per Sales):按完成购买的用户数或者销售额来计费,等等。
“愿望(Desire)”和行动(Action)”的层面,你可以按“行动”,也就是投放的实际效果来付费,这就是CPA(Cost Per Action)。这时的投放效果就更加精准了,你所有的广告费,都是在为最后的结果买单。
三、不同类型的广告的投放渠道
展示位广告:
比如网站或手机 App 的 banner 位、App 的开屏广告位等。这种类型的广告通常是按展示次数付费(CPM),流量大,品牌效应强。
信息流广告:
比如微信朋友圈的“第5条广告”、微博、QQ空间、今日头条的信息流等。这种广告的特点是沉浸式的,用户是在主动阅读,如果广告的内容贴近用户的兴趣,生动有趣,效果会很好。
搜索广告:
比如百度、谷歌的关键字搜索,电商搜索广告比如淘宝直通车等等。这两种都是典型的按点击次数付费(CPC)的广告,广告主或者卖家为某一个搜索关键词出价,最终按出价的高低决定排名的次序。当然排名越高,效果越好。
品牌
056 1-3-2心法:
花1元建设品牌,省3元交易成本,拿2元品牌溢价
概念:1-3-2心法
产品贴上商标,并不等于品牌。
花1元建设品牌,省3元交易成本,拿2元品牌溢价。
大品牌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基础是“重复博弈”,所以交易成本要比小品牌低。
建设品牌的方法:
1. 建设品牌标识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是了解的前提,了解是信任的前提,信任是偏好的前提。
2. 建立品牌内涵
利用 STP 理论进行差异化
3. 建立品牌反应和品牌共鸣
通过品牌故事来实现
057 品牌符号:
构建“品牌符号”的5大路径
概念:品牌符号
建立一个符号,识别你的产品,浓缩你的价值,让消费者购买你,推荐你。
好的品牌符号,要方便记忆,容易传播。
构建品牌符号的5大路径:
1. 视觉符号
设计视觉符号一定要记住,不要赋予它太多内涵。
它的作用是让人识别,让人记住,让人传播。
2. 听觉符号
苹果、华为、诺基亚、小米的默认铃声、开机铃声。
口语化的宣传口号也有听觉符号属性。
例:“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3. 嗅觉、味觉和触觉符号。
高端酒店基本都有专门的香气设计;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就是这个味儿”;冰凉丝滑的爱马仕,柔软温暖的鄂尔多斯,
058 STP理论:
世界上11%的左撇子们,他们在用什么产品?
概念:STP理论
Segmentation(细分)、Targeting(目标)、和Positioning(定位),通过“把用户细分,定客群目标,差异化定位”的方法,让自己脱颖而出。
运用:酒店大堂吧
1. 用户细分
把用户大概细分为三类:1)入住酒店的商旅客人;2)高铁站的来往过路客;3)写字楼里的公司客户。
2. 定客群目标
写字楼客户,才是最有价值的客户。
3. 差异化定位
差异化定位为:重要客人,约这里。然后,推出一款3层高的豪华下午茶点心,让他们在这里接待重要客人,非常有面子。
059 品牌故事:
如果你不懂讲好故事,品牌价值可能要大跌
概念:品牌故事
品牌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信任价值和情感价值。
讲好一个故事,激发消费者强烈的情感,再把这股情感引向品牌和产品。
讲品牌故事的三个方法:
1. 讲历史故事
悠久的、独特的历史是讲品牌故事最重要的素材来源。
2. 讲产品故事
产品确实非常独特
3. 讲情绪故事
历史不悠久、产品不出众,就讲情绪故事。
060 读拳谱
:自带传播能力的产品设计
概念:自带传播能力的产品设计
你的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广告位”,假如你的产品卖出去100万份,就有100万次的传播,这些传播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抓住用户接触产品的4个关键点:
1. 购买前
在用户购买你的产品前,你要做两件事:
第一,让用户一眼就能发现你
;第二,促进用户做出购买决策。
第一眼被看见,看见的同时被理解。
2. 拿到手
一个好的开箱体验能让每个用户,都成为你的潜在推销员,把开箱照分享到朋友圈。
开箱照的关键,是为用户提供“社交货币”,你不仅得颜值高,体验好,甚至你连发朋友圈的姿势都得帮用户想好。
3. 使用中
例 1 :在地砖中设计精美的“风水砖”,铺在一进门的地方,有人问,就获得了传播。
例 2 :参与活动,与讲师合照,帮你 P 完,供你发朋友圈。
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激发用户传播。
4. 使用后
给顾客准备好发朋友圈的传播素材。包括但不限于照片、广告语。
061 公关产品:
主要是营销“品牌”的
概念:公关产品
公关产品,是一款不以销量,不以收入,也不以利润为目标的产品。公关产品存在的价值,就是品牌营销,而且它还能识别三氯氰胺。
“公关产品”这个概念背后,是一种“产品意识”。品牌、组织凝聚力、供应商口碑、长期资源储备等等,每一样都可以,或者说应该被当作“产品”来经营。
有一种产品来到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为了“秀”,秀你的科技实力、创意能力、品味水准,或者工艺水平,并通过这些“秀”,换取公众对品牌的关注和好感。
运用:怎样用“公关产品”这个工具营销袜子品牌呢?
首先,你想“秀”什么?科技实力、创意能力、品味水准,还是工艺水平?
科技实力?好的。那你可以试着做一款“恒温袜”。
062|网红企业:
你就是你公司最大的“吉祥物”
概念:网红企业
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成为网红。
在过去,是先有产品、然后有品牌。而在今天,我们可以先有品牌,先占领人心,先树立魅力人格体,然后再给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产品。
“网红企业”本身作为一个“公关产品”,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公关产品,可以不仅仅是你新研制的高科技产品。你公司里的任何一样东西,管理方式,公司文化,甚至老板本人,都可以是公司的公关产品。
运用:那我怎样也能变成一个“网红企业”呢?
第一, 把公司变成“网红”。总要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可以作为“亮点”。
独到的管理模式,
比如芬尼克兹“裂变式创业”
独到的价值观
,比如谷歌的“不作恶”
独到的办公室设计
,比如堪比米其林三星的员工厨房
第二, 把个人变成“网红”。
老板自己做,
比如徐小平老师是公司的吉祥物
捧红员工,
比如“明星基金经理”,比如“月薪5万元的助理”。
真的做个吉祥物
,比如海尔的海尔兄弟,比如吴晓波频道的“巴九零”
063|危机公关:海底捞的危机公关,你学得会
概念:危机公关
营销是往品牌里存钱,危机是从品牌里取钱。但真正把品牌里的信任取空的,常常不是危机,而是危机公关本身。
如何处危机公关
第一,这锅我背。
品牌就是一个容器,里面装着用户的“了解、信任和偏好”。信任越多,品牌越值钱。营销是往品牌里存钱,危机是从品牌里花钱。
不要否认、不要部分承认、不要转移责任,不要沉默,更不要说:“仅在”哪里出现,“只有”发生一次。
“问题属实”四个字说出来后,大众的情绪立刻反转。“这锅我背”的担当,及时止住了品牌信任的大动脉流血。
第二,这错我改。
四个字:别废话,改!
出问题的门店,这么办这么办;其他门店,那么办那么办;技术提升谁负责,顾客监督联系谁;员工不要恐慌,这不是“临时工”的问题,是深层次管理问题,董事会承担主要责任。
第三, 这就去做。
跑赢时间
是危机公关的关键。那怎么办?反应要快,要非常快。
要道歉,
这就立马去做,别废话,别贻误战机。
064|沉默的螺旋:
为什么“先说的声音越来越大,后说的最后无话可说”?
概念:沉默的螺旋
在公开的舆论环境中,人们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大部分人一致,就会积极参与讨论;但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不被大部分人认同,甚至会被耻笑、或者攻击,就会保持沉默。越沉默,就越沉默,最终另一方形成“优势意见”。
才能让支持自己的观点不掉进“沉默的螺旋”呢?
第一, 抓住“黄金24小时”。
一个公共事件发生,最开始24小时的“意见气候”,几乎决定了舆论走向,这就是“黄金24小时”。
第二, 反沉默螺旋。
如果负面意见已经成为主流,可以等它冲顶回落时,顺势带起一波新的正面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