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如何唤醒数学脑
作者是日本数学名师兼乐团指挥家永野裕之。全篇引用贴切的比喻和实例,娓娓道来“七个方面的数学式思考”包括:1、 整理。2、顺序概念。3、转换。4、抽象化。5、具体化。6、逆向思维。7、对数学的美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如何唤醒数学脑
唤醒数学力
数学式的阅读理解法
逻辑分析
发现自己的数学力
意识到过去在无意识中使用的数学力,就能更切实、迅速地解析出最终的答案
什么是数学力?
算术≠数学
数学能力≠ 计算能力->计算器
数学能力≠ 快速解答应用题、将已知的题型分门别类并加以解析的能力->计算机
数学能力≠ 能够快速解答数学谜题的能力
算术:一门磨炼你如何“迅速且正确解答已知问题能力”的科目
数学:一门“培养你解答未知问题能力”的科目
数学力
对尚未建立算法(处理方式)的未知问题提出解答方案;
即使无法解答也要找出解答的方向;
提升数学力
思考“为什么”
切勿死记硬背
数理性思维的七个方面
第①方面 整理
目的:
获得新信息,把隐藏的信息推理出来
方法:
通过明确的规则加以分类、运用算数方法等原则加以整理、检查的行为
通过分类推理出隐藏性质
重点:
思考该以什么作为分类的基准,才能推理出隐藏的性质。
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实例
图形分类
星座血型
葡萄酒
元素周期表
乘法式整理
“和”与“积”的信息量差异
积提供的信息量比和多,信息越多,能圈定的范围就越小
乘法运算本质
使用不同性质的东西进行计算->全新性质的东西
加法运算的本质
相同性质的计算->相同性质的东西
次元增加,世界就会急剧扩张
意愿-能力(Will-Skill)矩阵
高效率检查表
碰到被大量信息,只考虑最低限度的必要信息,然后决定下一步行动
全等三角形判定
ECRS检查表(改善四原则)
eliminate(取消)
能否省略工程、作业、动作?
combine(合并)
能否同时进行多组工程?
rearrange(重组)
能否调换顺序?
simplify(简化)
能否简化作业?
第②方面 顺序概念
选择时由大到小
选择东西时的正确顺序
利用必要条件进行筛选→确认是否符合充分条件。
证明时由小到大
证实某件事的正确性
以充分条件(小范围)为假设,以必要条件(大范围)为结论来进行思考。
第③方面 转换
·换句话说
充分必要条件,等价变换
·运用因果关系
理解函数
一对一
每个原因都对应特定的结果,且每个结果也都对应特定的原因。
多对一
每个原因都对应特定的结果,但每个结果并不一定对应特定的原因
一对多
每个原因不一定对应特定的结果,但每个结果都对应特定的原因。
结果不确定
多对多
每个原因不一定对应特定的结果,且每个结果也不一定对应特定的原因。
没有因果关系
运用函数
① 设想的原因是否为自变量
注意识别假原因:一个乍看之下貌似原因的假原因,其实只是真正的原因的结果
② “原因”是否只对应一种结果
第④方面 抽象化
·归纳出共同的性质
抽象化
用字母代替数字
分类、命名的行为基本上都是抽象化
双刃剑: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模型化
把复杂的现实简化成单纯的模型
图论
柯尼斯堡问题
第⑤方面 具体化
·成为说明高手
提出具体实例
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扩大想象的范围,再进行整体的抽象化
活用比喻
较近的具体例子→抽象化后的概念→较远的具体例子(比喻)
·分别使用“演绎”和“归纳”
演绎法
从适用于全体的理论(假说)推导出个别的情况 把抽象化后的情况,套用在具体实例上
缺点:
原始的理论(假说)有误,或是只能套用在受限的范围内时,就有可能“把理论(假说)套用在不适用的情况上
归纳法
从个别的情况推导出适用于全体的理论 从多组具体实例当中找出共同的性质,再加以抽象化
缺点
在无法验证所有事例或提出同等的逻辑证明的前提下,最后得到的抽象结论不见得是无法动摇的真理
第⑥方面 逆向思维
·迈向多元视角的第一步
逆向思维
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诱发或导致坏情绪的事件)
B(Belief:信仰、信念)
RB(Rational Belief:理性的思考方式)
IB(Irrational Belief:非理性的思考方式)
凡事太绝对
不知变通
C(Consequence:结果)
D(Dispute:反论、辩驳、反驳)
逆、否、对偶命题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当原命题的真伪难以判断时,通过其逆否命题来思考
反证法
① 假设欲证明的某命题成立。
② 导出矛盾结果。
二律背反
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同时成立
二律背反成立时,反证法就毫无用武之地
尝试思考“别种可能性”
·避开麻烦
第⑦方面 对数学的美感
与古典音乐对比
乐谱也有逻辑性,和声部分
两者皆为美丽的逻辑
·讲求合理性
·利用对称性
利用图
利用式子的对称
设定对称的条件
·追求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