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特质论范型
347应用心理学专硕考研知识点总结,下图为备考华南师范大学笔记,分享给正在备考的同学,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适合备考行测,包含各类题型与知识点及丰富的技巧。包含顺差、逆差:顺差是出口大于进口;逆差反之;成数:几层就是十分之几,与折扣类似;翻番:翻一番是2倍,翻N番=乘2的N次方。
这是一张史学著作总结的思维导图,详细的分别归纳了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的代表史学著作的,对史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过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包含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教育人员、医疗卫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特质论范型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一级)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请参见普心相关内容)
(二)人格动力【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动力理论】
1.定义
奥尔波特用机能自主这个概念来表达他对人的动机的看法。 机能自主(或功能独立), 其全称是“动机的机能自主”, 所谓“机能自主”简要地说就是一个人现在进行这一行为的原因与原来进行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是指那些成为独立的动机,即这些动机与它原先赖以产生的需求已经没有依赖关系。 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机能是自主的,它独立于过去。
2.奥尔波特认为机能自主性有两个水平:持续的机能自主与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
(1) 持续的机能自主:是两种机能自主中层次较低的一种,指的是先前经验对其后行为的持续影响作用,它涉及个体的习惯方式,与个体兴趣、爱好无关。
(2) 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是较为高级的心理过程,由兴趣、爱好、态度、生活方式等高级过程组成的自主系统,指的是那些与统我有关的自我维持的功能。
(三)人格发展【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发展理论】
1.躯体我的感觉阶段
是指一岁时婴儿逐渐地认识自己身体的存在。 躯体我的感觉为我们的自我觉知提供了一个固着点
2.自我同一感阶段
是指儿童在二岁时认识到虽然他们的身体在长大,经验在变化,但自己仍然是同一个人,即认识到自我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3.自尊感阶段
是指三岁时儿童知道能独立地做一些事情,在完成任务中所体验到的自豪。
4.自我扩展感阶段
是指四岁时儿童的自我意识被扩展到外部事物上。
5.自我意象感阶段
是指四至六岁儿童出现的按头脑中自我意向行事的认识。
6.自我理智调适感阶段
出现在六至十二岁,儿童开始逐渐觉察到自我是能够克服外界,用理智思考来解决问题的。
7.统我追求显露阶段
是指经由生活目标的选择以追求自我提升的倾向
8.知者自我的显露阶段
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当自我认识到已统一并超越了自我的前述七个方面便出现了知着自我。
(四)健康成熟的人格【简述什么是健康成熟的人格】
1.自我扩展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自我接纳能力和安全感
4.实际的现实知觉
5.自我客观化
6.统一的人生哲学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一级)
(一)人格特质理论【简述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请参见普心相关内容)
(二)人格动力理论【简述卡特尔人格动力理论】
1. 卡特尔对动多种测验分数进行因素分析发现,任一动机主要有以下五种成分:意识的本我:自我表达;理想自我:生理需求表达;压抑情结。
2.卡特尔把人的动机归为两大类:能和外能,能是一种先天的心理生理倾向,大致相当于本能。外能是习得的内驱力:分为情操和态度。
【动力格状】是指表格的态度、情操和能的错综复杂的关联
(三)人格发展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2人格特质形成的年龄趋势。
三、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一级)
(一)艾森克人格结构理论【简述艾森克的人格层次理论】(请参见普心相关内容)
(二)消除心理障碍的行为疗法
1. 示范法
是让患者观看电影或实际情景中他人有效控制恐怖的情况以达到减轻或消除恐惧的方法
2. 恐怖情境法(泛滥治疗法)
是让患者长时间地暴露于恐惧的情境下以消除其恐惧症
3. 系统脱敏法
是一步步地逐渐消除神经症反应的方法
四、类型论(三级)
(一)体型类型论
1.克雷奇莫尔体型类型论
克雷奇默尔根据体型将人分为四种:瘦长型、矮胖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 克雷奇默尔发现在躁狂抑郁症患者中,矮胖型者占大多数,而瘦长型和强壮型则较少;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瘦长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较多。
2.谢尔顿的胚叶起源人格类型论
谢尔顿按生理特征把体型分为三类,分别对应三种人格类型:内脏紧张型、身体紧张型和头脑紧 张型。 这种理论因为对人格并没有多高的预测效度,未被科学界所接受
(二)认知类型论(请参见普心内容)
1.冲动型和思索型
2.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