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书笔记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从个人领域到公众领域,汇集了柯维博士10多年来对世界变化的新思考,与旧版简洁的翻译风格相比,新版事例和分析语言更详尽、更直接、更透彻、更流畅。
编辑于2020-11-24 22:07:5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关于本书
作者
【美】史蒂芬·柯维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日期
2020.11.6-2020.11.
用时
5h+1h
第一部分:重新探索自我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光有技巧还不够
个人内在的品德是最重要的,提升个人魅力的技巧也只是锦上添花
思维定式的力量
思维转换的力量
“行为态度是枝叶,思维定式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身体力行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要尊重自然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改变
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找到生活中问题的实质“病根”
新的思想水平
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的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付诸行动
写出影响我生活的五个原则
七个习惯理论
品德是习惯的合成
“习惯的定义”
“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做什么、为何做
技巧,如何做
意愿,想要做
成熟模式图
依赖期
以“你”为核心
独立期
以“我”为核心
互赖期
以”我们”为核心
“效能”的定义
三类资产
物质,金融,人力
团体的产能
产出和产能要平衡
付诸行动
在七个习惯上为自己评分(书上的表格)
写出你的两个习惯,一个好习惯,一个坏习惯
写下三件为了打破坏习惯你将着手做的事情
第二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原则
你是创作者,你掌控自己的人生
社会之镜
刺激和回应之间选择的自由
由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回应,这一过程是消极被动的
“积极主动”的定义
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后,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思维转换,以全新的观点看待世界,进而思考如何回应
采取主动
变被动为主动
聆听自己的语言
语言可以反映出积极与消极,消极的语言往往在推卸责任
关注圈与影响圈
“关注圈”内包含每个人格外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被掌控,有的则超出掌控范围。可以被掌控的事物形成“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往往专注于“影响圈”,专心于自己能做的事情,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与无法控制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习惯来解决,可间接控制的事情可以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只能微笑着接受现实
扩大影响圈
我们面对环境选择回应方式的同时,我们的“影响圈”也在扩大
“如果”和“我可以”
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通常是“如果...”,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通常是“我可以...”,从自身出发
硬币的另一面——应对错误的选择
自由选择会有后果和错误,我们能做的就是改正和吸取教训
做出承诺,信守诺言
检讨自己的不足,做出承诺,确立目标,信守诺言,达成目标
积极主动:为期30天的实验
付诸行动
仔细聆听自己的语言
写下本周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如何改变自己的回应从而扩大影响圈
找出困扰你的问题,判断它属于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还是无法控制,然后在影响圈内找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写下一个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制定计划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原则
第一次智力上的创造
“以终为始”的定义
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智力上的创造
体力上的创造
主动设计还是被动接受
习惯一谈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第一次创造
领导与管理:两次创造
自我领导,第一次创造
改写人生剧本: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
以终为始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家长角色,要为人生中第一次创造负责,为改写人生剧本负责,使思维定式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与原则
个人使命宣言
个人宪法
核心区
制定个人宣言,从影响圈的核心区出发
核心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源泉
各种生活中心
列举各种生活中心,如以家庭,以金钱等
识别自己的生活中心
我的生活中心是什么
以原则为中心
思维定式决定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要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为中心
撰写使命宣言并付诸实践
撰写宣言需要深思熟虑,几经删改
使命宣言是根本大法,基本人生观
善用整个大脑
开发右脑的两个途径
拓宽思路,自觉转换思维范式
心灵演练
开发右脑的想象功能
确定角色和目标
撰写使命宣言时引入角色和目标的理念,确定主要的人生角色
家庭的使命宣言
组织的使命宣言
唯有参与 才有认同
由成员共同拟定宣言
付诸行动
葬礼心灵演练
制定个人使命宣言
三个问题
写下一个对你有影响的人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目前你最需要什么
放空,整理,初稿,修改,定期检查评估
你的角色与角色领域内最理想的业绩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则
关于体力上创造的习惯,对前两个目标的实现,执行和自然流露
独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四代时间管理理论的演进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主张,不在时间管理,而在个人管理
别让琐事牵着鼻子走
重要紧急
危机,问题,消耗大部分时间与精力
重要不紧急
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
紧急不重要
对别人重要,对自己不一定,博人好感的事情
不紧急不重要
娱乐,休闲
勇于说“不”
拒绝第二,第三类事物的诱惑
集大成的时间管理理论
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六标准
和谐一致
个人理想与使命角色,目标一致
平衡功能
平衡不同角色的发展
围绕中心
周计划,7天一体,相互呼应
以人为本
重点在人不在事
灵活变通
便于携带
自我管理四步骤
确认角色
选择目标
安排进度
每日调整
付诸实践
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优点
授权——高效能的秘诀
学会把责任分配给别人,建立制度,共同完成工作
指令型授权
工作方法每一步进行详细指导,效果并不好
责任型授权
预期成果
明确
指导方针
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可用资源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
明确奖惩
责任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
以要事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付诸行动
评估自己是否专注于第二项事务
我的周任务
我的目标
我的价值观
我的角色
我的优先
第三部分: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人际关系的本质
情感账户
七种主要的投资方式
理解他人
注意小节
信守承诺
正直诚信
“在征服九十九个人之前,必须先征服一个人,特别是那个最能考验你耐心和好脾气的人”
勇于致歉
“弱者才会残忍,强者懂得温柔”
无条件的愛
一对一的人际关系
相比为群体服务,建立私人关系需要更多人格修养
问题的反面是契机
相互依赖的习惯
付诸行动
情感账户的评估
你的情感账户是否透支了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原则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利人利己(双赢)
损人利己(赢/输)
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
独善其身(赢)
好聚好散(无交易)
哪一种最好
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
双赢品德
诚信,成熟,知足
一个诚信,成熟,知足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需要什么技巧
双赢关系
情感账户储备充足是前提
双赢协议
预期结果
指导方针
可用资源
任务考核
双赢的管理培训
双赢的绩效协议
双赢协议意味着自由,但必须以诚信作为支撑
双赢体系
只能存在与健全的组织机构中,为双赢协议创造有效条件
双赢过程
付诸行动
培养双赢思维
换位思考
寻找双赢机会的问题
双赢协议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原则
你真的听懂了吗
移情聆听
“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要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
先诊断,后开方
首先理解别人
四种自传式回应
价值判断
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和不接受
追根究底
以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
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
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有效沟通
适时扮演知音(理解和感知)
表达也要讲技巧
品德第一
情感账户
感情第二
移情能力
理性第三
逻辑能力
一对一沟通
付诸行动
检查你在倾听吗
我是怎样倾听的
倾听练习
培养倾听意识
我的性格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原则
敞开胸怀,博采众议
“只要鼓起勇气,诚恳的言他人所不敢言,总会获得相应的回馈”
课堂上的综合综效
商业领域的综合综效
沟通三层次
寻求第三条道路
消极协作减效
尊重差异
化阻力为动力
自然界是综合综效的最佳典范
付诸行动
第四部分:自我提升和完善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习惯七就是个人产能
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四个层面
身体层面
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定期锻炼
精舍层面
与习惯二有关
智力层面
教育
社会/情感层面
改变他人
平衡更新
更新中的综合综效
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越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务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先理解别人(习惯五),越能找到综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四和习惯六),越是在培养独立性的习惯方面加以改进(习惯一,二,三),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习惯四,五,六),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习惯七)
螺旋式上升
付诸行动
再论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代际传承
成为转型者
个人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