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干预的重点思维导图,便于整体框架的构建。行为干预原理是最重要的行为改变理论。以健康教育为例,卫生宣传只是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的实质,健康教育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也就是说,健康教育并非仅仅传播卫生知识,它还需要解决其他干扰健康行为习惯建立的影响因素。
遗传学基因与基因组思维导图,内容包括:基因结构、基因功能、人类基因组。
单基因遗传病思维导图,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6600多种,并且每年在以10-50种的速度递增,单基因遗传病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
染色体与配子的发生思维导图,内容包括:染色质间期伸展形式、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人类染色体等相关知识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概念
广义——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 情感状态和外显行为模式。 狭义——个体为了预防疾病或早期发现疾病而采取 的行动。
分类
影响因素分类
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
为行为改变提供理由或动机的先行因素。 如:知识、信念、价值观、自信心、现有技能等。
促成因素(enabling factors)
允许行为动机或意愿得以实现的先行因素。 如:卫生资源、诊疗费用、政府重视及支持、政策法规等。
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
对象实施某行为后所得到的加强或减弱该行为的因素。如:自我感受、家人支持、经济社会效益
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运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或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行为是由个体对疾病的自觉易感性、自觉疾病严 重程度(感知威胁)、采取特定行为的自觉好处和可能障 碍(行为评价)决定的。
行为线索作为行为发生的导火索,是行为改变的推动 力
自我效能则提升改变行为的信心
阶段变化理论
阶段变化理论(TTM)是将人的行为变化解释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分步骤逐渐推进的过程
模式
无打算阶段
打算阶段
准备阶段
行动阶段
维持阶段
知行性模式
运用于 个体实际水平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核心:人的行为改变是其内部因素(认知、情感等)、 行为模式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而进行学习的过程 交互作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个人-行为-环境交互影响 行为能力 实施某行为具备的知识及技能(真实能力) 强化 指能使今后行为频率增加的结果 自我效能 自信心
运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的理论
健康教育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利用健康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 措施,使个体或人群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 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的过程。
两个要素:信息传播+行为干预 核心:健康行为的养成
健康促进
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策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两个要素:个体行为+环境改变
核心 增权
五个行动策略
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uild Healthy Public Policy) 2.营造支持性环境(Create Supportive Environment) 3.强化社区行动(Strengthen Community Actions) 4.发展个人技能(Develop Personal Skills)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Reorient Health Services)
健康咨询
基本模式5A
评估ask/assess、劝告advise、共识agree、协助assist 及安排随访arrange “5A 模式”是帮助病人改变行为的一系列步骤
原则
建立友好关系
识别需求
移情
调动参与
保守秘密
尽量提供资源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