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发展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而言: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编辑于2020-12-07 00:54:58发展心理学
发心整合
生理发展小结
大脑(婴、幼儿时期)
大脑结构
脑重
大脑皮层
神经元
皮质中枢
大脑机能
脑电
单侧化
抑制和兴奋机能
动作(婴儿时期)
发展规律6
影响因素4
游戏(幼儿时期)
理论
传统7
过去1现在4未来2
现在3
精分 认知 学习
其他4
分类
目的3
皮亚杰3
帕腾7
认知发展小结
个体认知
感、知觉
言语
记忆
思维
婴儿(0-3岁)
感知运动思维
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久性 A非B错误
幼儿(3-5岁)
前运算阶段
表象和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泛灵论、自我为中心、不可逆、为掌握守恒、集体独白
特点
具体形象性时主要特点
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语言作用增强
童年(6-12/13岁)
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逻辑思维、可逆、守恒(去集中化)
特点
具体形象→抽象逻辑过程
关键期:小四
有待完善、不平衡
青年(12-18岁)
形式运算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假设、演绎、推理
特点
形式逻辑思维,高中完善占主导
矛盾性:评判、创造——片面、自我为中心再度出现
辩证逻辑思维:初三重要转折,高中趋于优势,青年晚期占主导
成年(18岁以后)
基本过程发展顶峰后下降
应用过程继续增加
社会认知
心理理论
概念
研究
意外地点、意外内容
发展
4岁一级、6岁二级
解释
理论论、模块论、模拟论
角色采择
塞尔曼5阶段
无差别:不知道不同
社会信息:不理解不同
自我反思:不能同时兼顾
交互:旁观者
社会习俗:社会系统标准
道德发展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3阶段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3水平6阶段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小结
个性
气质
拓步巴凯
情绪
婴儿
基本情绪、微笑、哭泣、恐惧、自我意识
青少年
一般特征(矛盾性)
性别角色
概念4
性别认同 角色标准 角色认同 角色偏爱
理论4
社会生物 精分 社会学习 认知
自我意识
婴幼儿
自我意识第一次飞跃
童年
客观化
青少年
第二次飞跃 反抗 自我同一性
社会性
依恋
概念
发展阶段4
测量和类型3
其他
两影响(3+3)
侵犯
理论
本能 新行为社会信息加工
发展
控制
亲社会
理论
发展
训练
交往技能
婴儿
幼儿
童年
塞尔曼5阶段
发心概述
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发心概念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即毕生心理学发展特点和规律
广义
种系心理发展(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种族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
两部分
认知过程
社会性发展
四方面
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
后天
生理因素的发展
先天
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动作
言语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言语是高级心理产生的基础
研究任务
描述
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
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
生理发展
伯曼以内分泌腺为分期标准
智力发展
皮亚杰以思维发展为分期标准
个性发展
艾里克森以人格发展为分期标准
活动特点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以活动类型为分期标准
解释
预测
控制
研究设计★★★
横断设计80%(同时不同人)
优点
多快好省
1、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被试的的表现较强,结果也就具有较好的概括性(多)
2、时效性比较强,可较快获得研究机构,避免被试流失(快)
3、不存在重复测量的问题(好)
4、可在短时间收集大量数据,节省时间和经费,易于实施(省)
缺点
1、缺乏系统连续性,无法获得给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不系统)
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不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和早期影响的作用等问题(难因果)
3、取样程序较为复杂(取样繁)
4、可能存在组群效应,也叫同辈效应、世代效应(有组群)
组群效应是指横向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年龄差异≠年龄变化
范围
适用于受社会环境影响小的心理现象,e.g.认知
举例
人口普查
纵向设计(同人不同时)
优点
1、能看到比较完整、系统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转折点、显著的阶段特征和量变质变规律(完整系统)
2、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有助因果)
缺点
1、花费时间、经费、人力(不省)
2、时效性比较差(不快)
3、重复测量,又是可能出现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不好)
4、容易产生“跨代效应”
跨代效应目标群体来自某一特殊年代,该年代的显著特征为群体带来了特定的影响,从而使研究结果难以推广
5、耗时长,会影响被试的代表性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同时还可能存在测量时间效应(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不多)
范围
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也是用个案研究
举例
棉花糖实验、《人生7年》
聚合交叉设计(不同时不同人)
优点
1、不仅可以排除组群效应(横),而且可以不断补充被试(纵)(排组群补被试)
2、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纵)(了解练习或疲劳)
排缺点
3、耗时比典型的纵向研究少(耗时少)
4、可以对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稳定性和早期影响)
扬优点
双生子设计
优点
1、同卵:基因相同归环境
2、异卵:环境相同归基因
缺点
1、只孤立的考虑遗传和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两因素孤立)
2、很难找到合适的被试(被试难)
微观发生学设计(微观纵向设计)
实验
双生子爬梯子实验
优点
1、研究者能直接观测发展变化的过程
2、密集的观测,有助于发展的转折点
3、使研究者能观察到个体的内部差异
4、该设计能确定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
缺点
1、耗时费力
2、只适用于动机强的被试
3、密集刺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短时的,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跨文化研究(宏观的横断设计)
优点
1、能对变量作出更全面的考虑,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2、可以探讨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发展心理学历史★★
达略裴先洛白板卢机夸人普创始弗五艾八霍青老荣成霍概古超越
近代儿童心理学
近代社会的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近代教育的要求
1、裴斯泰洛奇,儿童心理学的“先声”,教育应该心理学化
2、洛克,“白板说”,性格均有经验塑造
3、卢梭,“机能论”,八儿童看作高尚的自然人,儿童中心论点,最早提出两个重要概念:阶段、成熟
4、夸美纽斯,提倡“人文主义教育”,提倡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原则
科学儿童心理学
普莱尔1882《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学之父
毕生发展观
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青少年:……》1904,出生到成熟期心理发展特征,提出复演说
《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最早研究老年心理学
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
弗洛伊德
五个发展阶段
荣格
首先提出研究成年期,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
重视“中年危机”
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
艾里克森
8个生命全程
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
霍林沃斯:《发展心理学概论》1927,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最早提出追去人类发展的全貌
古迪纳夫:《发展心理学》1935——科学性和系统性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理了“儿童心理学”作章名
心理发展基础理论
主要理论★★★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3人格5阶段
一种驱力:力比多
性本能是一切行为的最根本动力
两种本能
生本能:生存力
死本能:破坏力
三种心理结构★★★
以《普心》为主
人格机构
原则
位置
功能
本我
快乐
人格最深处
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年龄越小越强大
一级过程思维:做梦、幻想
自我
现实
中间
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
二级过程思维:理想、计划、逻辑
超我
道德
最高层
良心(消极)和自我理想(积极)
抑制本我,监督自我
四种研究方法
躺在床上催生梦想
临床观察法
催眠释梦法
自由联想法
生活史法
五个发展阶段★★★
吃喝拉撒爱爸妈压抑潜伏两冲动
发展阶段(年龄)
力比多集中区
典型特征(快乐行为)
口唇期(0-1岁)
口、舌、唇
吸吮产生快感,发展信任感
如果得不到满足,都会产生咬指甲、烟瘾、酗酒、贪吃
如果过度满足,自恋、贪婪、多疑、没耐心
肛门期(1-3岁)
肛门
排泄带来最大的快乐。学习如何获得爱和赞赏的关键时期
如得不到满足,成人后尖酸刻薄
肛门期滞留型人格(洁癖 固执);肛门期排泄人格(邋遢 放纵)
性器期(3-6岁)
生殖器
恋父恋母情结:儿童依恋异性父母,害怕并爱戴同性父母
如果被压抑,不认同父母,会遗留到潜意识造成人格扭曲
潜伏期(6-11或13岁)
无特定区域
儿童为了解决恋父恋母情结的冲突,都压抑了性的表现
生殖期/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生殖器
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性冲动,摆脱父母控制独立冲动
评价
优点:原创性高,影响力大。
缺点:科学性不足
艾里克森:8阶段
心理发展观
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个体人格发展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赖,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的解决
发展阶段
1、婴儿期(0-1岁):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怀疑),体验希望的实现
我能相信他人吗
2、儿童早期(1-3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我能独立行动吗
3、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我能成功执行自己的计划吗
4、学龄期(6-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与别人比我是有能力的吗
5、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避免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我到底是谁
6、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我为某种关系做好准备了吗
7、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我留下自己的痕迹了吗
8、成年晚期或老年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体验智慧的实现
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吗
理论特点
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既考虑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了文化和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人格是个体和周围哦环境交互作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过程
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观点比较
区别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局限于亲子关系、强调早期经验;艾里克森强调自我,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渐成(毕生)的过程
2、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只到青春期 vs 人的一生,5/8
联系
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继承、扩展与修正
行为主义
华生:条件反射(S-R)
“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我想要的样子”
基本假设
人类的行为都是可以后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的
基本观点
速记:反对意识,主张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实验;反对遗传,主张环境心理的本质是行为;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学习的基础是条件反射;主张实验法
评价
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过于偏激,只能解释一些较低的心理过程,但行为主义严格的科学取向,提高了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R-S)
小白鼠按杠杆实验(饿鼠实验)
基本假设
除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外,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学习
基本观点
操作条件反射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
强化
增强反应发生概率的手段
正强化
增加愉快刺激,行为概率增加
负强化
减少厌恶刺激,行为概率增加
惩罚
减弱反应发生概率的手段
举例:体罚、谴责
消退
减弱反应发生概率的手段
举例:不予以理睬
评价
重视实际应用,如育儿箱、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理论(S-O-R)
充气娃娃实验
基本假设
人的行为变化不只是由内在因素决定,也不只是由外在因素决定,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大部分的学习来自其主动观察或模仿他人的行为
基本观点
a、观察学习
概念:是一种失范行为学习,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进行的学习,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
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b、强化分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c、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评价
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习的特点,揭示了人类学习的过程,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身教大于言传)。但是未对认知因素做充分的探讨,缺乏必要的实验依据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心理起源:先天成熟(✗) 后天经验(✗) 动作(✓)
2、动作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是认识源泉
3、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适应则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完成
4、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
5、认知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内外因)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发展的因素
成熟
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获得发展的可能
自然经验(物理因素)
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经验(环境环境)
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语言、教育、人际)
平衡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发展的结构★★★
图式
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示最先来自遗传,之后再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变和丰富,经过同化、顺应、平衡演变成新图式
同化
把新经验纳入机体已有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量变)
顺应
改变现有图式以纳入和适应新经验。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质变)
平衡
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使机体暂时达到平衡
认知发展4阶段论★★★幼儿游戏发展还会见该理论
感前具形2555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运动(二者直接作用于客体)活动,形成某些低级动作图式,该阶段发展特点有:形成客体永久性,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A非B“错误)
客体永久性:当客体从视野中消失,仍然认为客体是客观存在的
前运算阶段(2-7岁)
感知和动作内化,都可以成为表象,能用表象和与语言描述外部世界,但是还具有以下特点:相对具体性,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集中化(不守恒)、集体独白、泛灵论
表象:指基于(物体不在面前)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
具体形象思维:以现实存在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
不可逆性:小明有个哥哥,不知道小明哥哥有个弟弟
自我中心性:小明给那奶奶打电话看自己手里的玩具
集中化(不守恒):思维局限在一个维度,容积变化
集体独白:各聊各的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儿童的思维已能服从逻辑规则,但认知活动相对具体,不能进行抽象运算,8岁左右形成客体守恒性。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有:去集中化(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去中心化、思维可逆性
运算: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逻辑:思维的规则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可以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开始接近成人
抽象逻辑思维: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关系进行的思维
各阶段特点
1、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但有阶段性
2、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先后次序固定
3、阶段之间可以有交叉
4、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但两阶段之间有本质差异
5、同一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水平相当
6、心理发展的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和新结构
对教学活动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阶段论是活动教学法,认知冲突法的理论基础,它启示我们教学应当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物质和精神)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由此出现了精神生产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
2、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都可以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
发展的实质、原因和标志
发展的实质
从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过程
发展的原因
1、发展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2、儿童在与成人交往中通过掌握语言符号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的心理机能
3、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过程
发展的标志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三个重要思想)★★★
最近发展区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发展区∩潜在发展区=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可以决定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活动特点
学习的最佳期限
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萌芽),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内化学说
与内化有关的名词:感知和动作、言语、运算、习俗、道德、超我、高级心理机能
内化学说的基础是工具理论(物质工具与心理工具)
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了(内化过程)
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进行支架教学
教师要不断获得学生发展的反馈,并提供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难度适当的学习材料
指导合作学习
最近发展区
应用于情境认知理论及其教学模式
重视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
《教心》社会构建主义
布朗分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
4+1:微中外宏+时间以学习个体为中心的同心圆逐级由近至远影响大小
微观系统
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家庭、学校、同伴)
中介系统
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外观系统
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的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父母的职业条件、社区条件-孟母三迁)
宏观系统
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法律及别的文化资源。不直接满足儿童的需要,对较内层的各个环境提供支持
时间系统
生态化逆境中的任何变化都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
格赛尔:成熟势力说
实验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观点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
理论
1、成熟是一个内部原因,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2、学习是一个外部原因,对个体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3、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张
巴尔特斯:毕生反展观
毕生得失有变化,生化背景再分配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派别
观点
代表人物
遗传决定论(先天伦)
小白鼠(聪明鼠VS笨笨鼠)选择性繁殖实验
强调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
高尔顿(遗传的天才)、霍尔(复演说)、詹姆斯等
环境决定论(后天论)
小白鼠的环境丰富VS贫乏实验
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
行为主义华生、洛克(白板说)
二因素论
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单独)作用在心理发展中都是不可获取的
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
相互作用论
遗传与环境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生成行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班杜拉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渐进论
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渐进式的、连续的变化过程。强调环境的影响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和信息加工理论(认知)
阶段论
心理发展是一个非联系的。有时候发展是平衡的,有时候又会发生质变,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强调生物成熟因素对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皮亚杰(4个)、弗洛伊德(5个)、艾里克森(8个)
共识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连续和阶段性的统一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主动(内因)
人类具有的自发生成、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
被动(外因)
家庭和社会文化等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关系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性决定心理的发张,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
儿童发展“关键期”问题
亲子依恋:0-2岁
口语:1-3岁
书面语:4-5岁
音乐:5岁前
动作技能:10岁前
研究方法新趋势
整合多层面研究
开展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
使用新的数据收集手段
使用多变量统计方法
重视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
胎儿发育
生物学基础
遗传与基因
细胞最小结构单位
染色体遗传物质载体
DNA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个节段,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
生命的开始
胎儿发育与先天素质
胎儿的发育阶段
胚种阶段(0-3周)
胚胎阶段(3-8周)
敏感(关键)期,组织分化
胎儿阶段(8-40周)
影响胎儿的发展因素
遗传疾病、新生儿的反射
婴儿期
生理★
大脑结构
脑重和脑围迅速增大(出生脑重为成人25%,3岁成人水平)
大脑皮层的发展: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神经元的发育:迅速形成通过突触联结的复杂网络组织,这是新能力产生的生理基础
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沟回加多加深,脑重增加,这是出生后脑重增加最快的时期
大脑机能
脑电图:同步节律α波的出现是婴儿脑成熟的标志,5个月时脑电活动逐渐成熟: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皮质中枢
发展最快的是脑干
大脑单侧化
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
后天环境影响
可塑性:早期经验剥夺,早期营养不良对大脑的塑造均不利
e.g.胎教
可修复性:5岁前大脑任何一侧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的语言功能丧失
动作
动作发展规律
头尾原则:从头到脚
近远原则:从中央到外周
大小原则: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等级整合原则:从简单技能到整合的复杂机能
系统独立原则:不同身体系统发展速率不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躯干到四肢
一般遵循: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
影响因素
遗传和成熟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学习和教育
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
营养与健康
环境因素
言语
主要理论★★★
习得论(后天论)
强化说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依随
评价: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但不足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言语过程
模仿说
阿尔伯特:对成人言语的简单模仿
班杜拉:社会学习说,对社会语言模式的观察学习
怀特赫斯特:对成人言语的选择性模仿,有创造的
评价:模范确实起作用,但无法解释言语或的过程中的全部事实
先天论
转换生成说(先天语言能力说)
乔姆斯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是普遍语法→个别语法,语言获得装置(LAD)转化
评价: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忽略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狼孩)
自然成熟说
生物遗传→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
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最易获得语言时期是出生到青春期(6岁之前)
相互作用论
认知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语言是一般认知组织的一部分
儿童的言语能力→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向
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相互作用论
语言发展受到先天的,社会的条件因素的影响
决定:社会交往
言语的发展
前言语阶段(0-12个月)
简单发音阶段—单音节(0-3个月)
多音节阶段(4-8个月)
有意义的语言、学话的萌芽(9-12个月)
特点:目的性、指代性、约定性
言语发生阶段(10-14个月)
婴儿最早说出的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是言语发生的标志
开始懂得词义(10-14个月)
言语发展阶段
词汇
1-1.5岁是单词句阶段
10-15个月,每月大概掌握1-3个新词(50左右)
19-21个月时出现“词语爆炸现象”(三岁1000左右)
语法
1.5-2岁是电报句阶段;2-3岁是复合句阶段
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3岁时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
存在“过度规则化”和“规则扩大化”
认知
感觉
触觉发生最早,最重要
视觉、听觉、嗅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
知觉
《普心》形大方深
形状知觉
人脸偏爱、喜新厌旧
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意外范式)
在幼儿心里理论还会见到另一个范式:韦默和伯纳错误信念任务实验范式
大小知觉
4个月具有大小知觉恒常性
方位知觉
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定位的(习惯法)
深度知觉
6-7个月,吉普森和沃克——视崖实验
视觉偏好法
气质★
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类型学说
托马斯和切斯:气质九维度
类型
心境
生活
对新事物
活动水平
父母反馈
容易型
愉快
有规律
容易接受
中等
成就感、给孩子积极反馈
困难型
烦躁不安
无规律
非常害怕和排斥
反应过度
疲劳、沮丧、不自信,回避
迟缓型
烦躁
无规律
先退或抗拒后慢适应
低
混合
混合型
布雷泽尔顿
活泼型
安静型
一般型
巴斯:活动特征说
重获交情
冲动性
活动性
社交性
情绪性
凯根:抑制-非抑制说
抑制型
非抑制型
传统体液说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以《普心》为主
强、不平衡(胆汁质)
强、平衡、灵活(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粘液质)
弱(抑郁质)
社会性
情绪的发展
新生儿基本情绪
孟昭兰:兴趣、痛苦、厌恶、微笑
伊扎德:惊奇、伤心、厌恶、微笑、兴趣
微笑的发展
自发性微笑(生理性微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6周);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个月)
哭泣的发展
生理反射性的哭
3-4个月出现愤怒、悲伤
应答性的哭:由不适应的环境刺激引起的恐惧
主动操作性的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例如:不给就哭给你看……
恐惧的发展
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6-8个月,出现依恋、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焦虑
预测性恐惧:由想像引起的恐惧
自我意识情绪
客我出现(15-18个月):红点实验
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18-24个月,知道适当的人称代词
婴儿的依恋
定义
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的阶段
无差有差目标调整小伙伴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陌生人焦虑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依恋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依恋的测量
艾斯沃斯:陌生情境法
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依恋
母亲在
安全基地
母亲离开
分离焦虑
母亲回来
安全港湾
回避型依恋
高冷
反抗型依恋
矛盾
影响因素
依恋机会
抚养质量
敏感性
母亲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反应性
母亲根据儿童所发生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的给与满足
儿童特点
外在体貌特征
身体健康状态
依恋是双向关系
气质特点
文化因素
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情绪情感
人际交往
亲社会行为
未来心理健康
依恋的传递性
早期同伴交往
作用
强化物
榜样
帮助去自我中心和认识自我
给予安全感、稳定感和归属感
社会化动因
发展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8个月):互不理睬,短暂接触
简单交往时期(9-13个月):社交指向行为
互补性交往时期:相互影响,持续时间长,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
幼儿期
生理
大脑结构
脑重继续增加:幼儿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7 岁时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脑重
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1)结构复杂 (2)髓鞘化完成,5 岁时单侧化完成。5-7岁额叶面积明显加快
脑发展的两个明显加速时期:5–6 岁和 13–14 岁
大脑机能
脑电波的变化:一般认为,自发电位的频率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指标。各区按“枕叶—颞叶—顶叶—额叶”的顺序成熟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生理前提,表现为专注、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3 岁前,儿童的内抑制发展很慢,4 岁起,内抑制机能蓬勃发展
棉花糖实验
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强,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
第二信号(指语言)系统的作用不断增强,第一信号(指事物)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
幼儿脑的发育还表现为脑的偏侧优势的形成和加强。儿童 3–6 岁间左半球发展加速,6 岁后发展趋于平稳,右半球在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成熟速度慢,在 8–10 岁间略显出速度增加
游戏★★
游戏理论7+3+4
早期的游戏理论
霍复席剩彪快乐拉扎娱乐格生活帕补能量博成熟
霍尔:复演说
席勒:精力过剩说
彪勒:机能快乐说
格罗斯:生活准备说
拉扎勒斯:娱乐放松说
博伊千介克:成熟说
帕特里克:能量匮乏论
当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艾里克森
是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
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
感知运动期:练习游戏
前运算时期:象征性游戏
具体运算期:真正有规则的游戏
学习理论
桑代克
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其他理论
伯爵芭蕉萨适应
伯莱恩、艾利斯:觉醒理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
巴特森:元交际理论(信息交流)
萨顿史密斯:行为适应说(假装)
中国心理学家:促进心理发展
游戏种类
按目的性
创造性游戏(角色扮演,表演)
教学游戏
活动游戏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练习游戏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建筑性游戏)
有规则游戏
帕腾:社会化程度高低
无所用心的行为(一个人无所用心)
原始的社会性游戏(被动)
旁观者行为(一个人看)
独自游戏(一个人玩)
平行游戏(一群人,各玩各的),幼儿初期特点
联合游戏(一群人玩,无合作),幼儿中、后期特点,4岁高峰
合作游戏(一群人玩,有合作),幼儿中、后期特点,5岁以后出现
言语
口语
幼儿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和连贯语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唇动言语→内部言语
词汇
幼儿期是儿童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3–4 岁词汇量的年增加率最高
词汇种类掌握顺序:名词、动词、形容词
词义:积极词汇增多。积极词汇是指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指不能理解或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两种错误,一种是“过度概括”错误,另一种是“概括性过低”错误
句子
简陈无修不完
从简单句→复杂句,陈述句→多种形式句,从无修饰句→修饰句,从不完整句→完整句
认知
记忆
记忆容量增加,3 岁约3个信息单位,6 岁约6个组块信息单位
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质变
家暴幼儿会对其一生都会留下心理阴影
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语词记忆发展更快
自传式记忆的发展:对新异事件的自传式记忆较好,但对事件的记忆非常容易被误导
弗拉维尔:元记忆的形成=元认知知识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主任车
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知人)
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知事)
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知法)
弗拉维尔:记忆策略的形成
无策需诱自采取
0-5岁,无策略
5-7岁,不能主动应用策略,需要诱导
10岁后,主动自觉采取策略,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常用的记忆策略:复述和组织化
教导启示:在10岁之前未形成完善的记忆策略,不要说孩子“笨”
思维
特点
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经验性、表面性、拟人性
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自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简单逻辑思维
言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行动思维→伴随行动→言语行为逻辑
皮亚杰关于思维的研究
三山实验: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后人改进:博克农场任务
守恒:8 岁左右达到守恒
近代研究6岁左右达到守恒
类包含
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
红花和花那个数量多?
最初概念的掌握
最初的词的概念和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内容比较贫乏,大多是外部、非本质、内涵不精确的
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
能够指出事物的若干特征的总和,但不能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很好的区分
最初社会概念的掌握
第一级,不理解
第二级,笼统理解
第三级,开始有分化,是典型的具体形象水平
第四级,能和某些本质属性联系起来,接近于概念的初级定义
最初数概念的掌握
数概念比实物概念晚
心理理论
含义
是指个体对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能力
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处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
是指通过表征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愿望、意图、信念)来理解、腿短他人行为的能力
建立基础:心理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相区分的,信念和愿望是人类行为之源
研究起源
普雷马克和伍德鲁夫对黑猩猩是否认识心理的猜测
《教心》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普雷马克原则(祖母法则)
韦默和伯纳:错误信念任务
范式
意外地点任务
一级错误信念任务:去哪里买冰激凌
意外内容任务
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小明有个哥哥,不知道小明哥哥有个弟弟
结论
4 岁左右的儿童能够理解“一级错误信念任务”
6 岁以后儿童才开始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理论解释
理论论
强调儿童对心理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经验
模块论
生理基础,神经成熟
模拟论
模拟的方法推测他人,内省
社会性
道德认知发展★★★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
小A打碎了一个杯子,小B帮助妈妈刷碗不小心打碎三个,谁更内疚,谁更不好?
前道德阶段(1.5-5岁):对引起事件的原因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
他律道德阶段(5-10岁):受权威的标准支配,认为规则不可变,根据行为的结果判断行为
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认为规则可变,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
行为发展★★★
侵犯行为
含义
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理论321
本能论
弗洛伊德:死本能
劳伦兹:战斗本能
社会生物学家:增加基因传递的可能性
新行为主义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充气娃娃实验
儿童攻击性行为时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获得的
“挫折﹣侵犯”假说
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人们会学会克制地报复,会把自己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踢猫理论)
挫折是否真的引起侵犯,要看四点:受挫驱力的强弱、范围、遭受频率、遭受惩罚程度、武器效应
道奇: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是中介因素,是否发生攻击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当前的信息性质的加工和理解
攻击行为之前的5个认知步骤
1、译码社会线索(收集信息)
2、解释社会线索(线索解释过程 敌意归因偏差)
高侵犯的儿童常常长春高估对方的敌意,而采取报复行为
3、寻求反映过程(搜寻反应阶段 媒体暴力)
4、反应决策(决定反应阶段 反应评估 结果预测 自我效能)
5、编码过程(实施反应阶段)
攻击行为受心理的状态
1、社会经验
是否经历过过多暴力
2、社会期望(特别是那些对伤害事件的社会期待)
社会文化是否鼓励暴力
3、社会规则方面的知识
法律是否健全
4、情绪反应和情绪调节能力
情商高低
发展
哈特普研究
3-6岁: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4随达到顶点,报复倾向3岁增加
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
影响因素
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家庭的情绪氛围
大众传播媒介
控制
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行为主义→消退
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社会观察学习
移情训练
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亲社会行为
含义
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理论
社会生物学:族内适宜性
弗洛伊德: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认同父母,内化为超我
社会学习理论: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避免代价和惩罚,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
认知发展理论: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发展
6–12 岁增长显著
训练
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行为主义R-S↑
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
榜样示范
社会观察学习
良好的社会氛围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一般概念
性别认同:生物学基础
性别角色标准:社会公认
性别角色认同:知觉和信念
性别角色偏爱:活动和态度
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
两性荷尔蒙差异
精神分析理论
认同同性别父母
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与观察
认知理论
柯尔伯格:性别认同三阶段
基本性别认同阶段(约3岁获得)
对自己和他人性别能准确的识别
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性别稳定性阶段(约4-5岁岁获得)
跨时间稳定性
你明年是男孩还是女孩?
性别恒常性阶段(约6-7岁获得)
跨情景一致性,不在根据外部特征来判断性别
给你梳个小辫子/穿裙子你是男孩女孩?
同伴交往
作用
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社会适应困难
发展
婴儿期:社会交往有限
3岁起,偏爱同性同伴;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的强度与同伴的数量显著增长
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或者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儿童早起的友谊一般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
童年期
学习★
学习特点
学习动机
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
学习兴趣的变化
由外至内,由不分化到分化,由具体到抽象,由课内到课外,游戏因素降低,社会生活兴趣逐步加深
学习态度
对权威开始怀疑、责任感和归属感↑、不断自觉化、正确评分意识
学习活动的作用
学习障碍
指那些能听又无显著的智力缺陷,然后却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至于无法有效学习
基本特征
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和贯穿性
症状
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的障碍
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障碍
发育迟缓或品行问题等
言语
书面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
2.其掌握顺序为识字、阅读、写作
3.整个小学时期,最初是书面言语的水平落后于口头言语的水平,约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语言的水平逐渐赶上口头言语的水平,四年级时开始表现出优势
内部言语的发展
1. 内部言语跟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2.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内部语言不发达
3. 不断内化: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
认知★★
思维
皮亚杰:感前具形
过渡: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具有很多具体形象性
质变(10-11岁)-小四: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有待完整:思维逐渐完整
不平衡性: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
盖浇饭
一般特点
《教心》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动作、图像、符号三表征知识结构
感知动作思维(动作)
具体形象思维(表象)
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符号)
元认知
成分
元认知知识
对应元记忆:主任车(主体-任务-策略)
知人:有关自我和他人的知识
人自知之明
知事:关于任务的知识
任务简单与否
知法:关于策略的知识
好的策略记忆
认识有意义材料记忆从小学开始
元认知体验
指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认识体验和情绪(《普心》理智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核心)
是指主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发展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外控到内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从局部到整体
整体处于低水平。低年级靠尝试会议进行FOK(记没记住)判断,高年级开始考虑自觉意识进行记忆控制
社会性
自我意识(个性基本形成)
验识控
自我认识
自我概念
含义: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幼儿期:限于外部特征描述
童年期:从具体到抽象,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自我评价
从幼儿(3.5-4岁转折期)到童年期的发展特点:
① 独立性日益增长
② 原则性逐渐形成
③ 批判性有一定程度增加
自我体验
4岁转折期,小学有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自尊心上
自我控制
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
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
观点采择★★
亦称角色采择,是指采取他人的观点(指心理理论)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塞尔曼:观点采择两难故事法5阶段32223
两难故事法: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理论六阶段)
阶段0:3-6岁,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
不能认识不同
阶段1:6-8岁,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不能理解不同
阶段2:8-10岁,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
不能同时考虑不同
阶段3:10-12岁,相互性角色采择
可以同时考虑不同
阶段4:12-15岁,社会和习俗系统角色替换
能用社会系统标准和信息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
社会认知
社会关系的认知(达蒙)
水平0:4-7岁,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与权威的要求
水平1:7-9岁,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
水平2:9岁以上,认识到对权威的服从既可以自觉自愿,也可以被迫
相互社会化
交往技能
亲子关系
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变化
父母处理的问题类型发生变化
冲突减少
父母控制模式变化
父母控制(6岁以前)
共同控制(6-12岁)
儿童控制(12岁以上)
鲍姆令德:四种教养类型
专制型
强调控制和服从
孩子不满、退缩、不信任别人
民主型权威型
在形成某种社会价值观念时尊重孩子,强调说理
孩子具有安全感,自立、自我控制、自信、满足、富有探索性
放纵型
孩子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低,缺乏探索性
未参与型
这是不成功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大量缺席
孩子为不安全依恋,易发怒攻击,行为失调
同伴交往
特点
亲密性、稳定性、选择性
塞尔曼:友谊发展5阶段33333
塞尔曼观点采择5阶段
阶段1:无友谊概念(短暂游戏)阶段(3-7岁)
逢场作戏
阶段2:单向帮助阶段(4-9岁)
顺从自己就是朋友
阶段3:双向帮助阶段(6-12岁)
互惠、功利性
阶段4:亲密共享阶段(9-15岁)
忠诚、共患难、独占性和排他性
阶段5:独立自主阶段(12岁开始)
研究方法
同伴提名法
师生关系
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的批评,同时教师期望对学生有广泛影响(罗森塔尔相应)
品德发展(协调性)
道德认识
逐渐能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
道德言行从协调到分化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有显著地位
关键期(三年级前后,9岁左右)
道德动机
服从—独立
具体近景—抽象远景
动机斗争
道德判断
6-7:结果
10-12:动机
9岁左右:由效果到动机判断的过渡阶段
皮亚杰动机
青少年期
生理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身体、大脑)
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认知★
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趋于成熟
认知活动的目的性显著提高
个体心理活动的整体水平提升
抽象思维优势增强,并由经验型→理论型过渡
形式逻辑思维
少年期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
独立运用假设
逻辑推理:能进行相对复杂的归纳和演绎推理
思维的品质不断完善,但有矛盾性
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
思维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
假想的观众
独特的自我
青年期
高二:推理能力基本成熟,基本完成由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的转化
辩证逻辑思维
重要转折点:初三
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已趋于优势地位,但形式逻辑思维仍高于辩证逻辑思维
青年晚期(25岁以后),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为主要思维形式
社会性
自我意识★★★
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1-3岁第一次飞跃)
表现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十分关注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特点
自我中心性:内心世界丰富,假想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偏执型:别人都是错的,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都在难为我
第二反抗期:要全面的自主
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独立意识
表现
硬抵抗:强硬粗暴
软抵抗:冷漠
反抗的迁移:迁怒其他,否定全程
自我概念
对自己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
认知、情感、品行
自我评价
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
个体差异:大部分有适当自我评价,但相对更易自视过高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含义
关于自我的一贯认识,由个人稳定的目标、价值观、信仰构成
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合法的延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又称为延缓偿付期
艾利克斯
艾里克森:12-18岁青年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防止扩散
自我同一性过程,被称为“狂热主义”,自我同一性缺乏,被称之为“拒偿”
玛西亚:自我同一性分类
同一性获得(有投入、有危机)
对未来明确
同一性延迟(无投入、有危机)
先探索后确定
同一性弥散(危机、投入均无)
咸鱼
同一性早闭(有投入、无危机)
家里有矿
情绪★★★
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EQ比小学有所提高
自我意识情绪:情绪生活更丰富,内心体验更深刻
情绪理解:对别人的情绪有较高的洞察力
情绪表达和调控能力:熟练的运用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应用各种策略来影响情绪本身
半成熟半幼稚矛盾性:情绪的暴风骤雨期
心理发展矛盾性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勇敢和怯懦
高傲和自卑
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
情绪矛盾典型特点
同时具有强烈、狂暴和温和、细腻性
同时具有可变性与固执性
同时具有内向性与表现性
常见情绪困扰
烦独压焦
烦恼增多:公众表现;父母关系;同伴地位
孤独:何林渥斯称青春期为“心理断乳期”
不依赖父母了
压抑、抑郁
焦虑、自卑感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理论六阶段)两难故事法
海因兹偷药-我不是药神避免惩罚从他人,相对功利为自己寻求认可好孩子,顺从权威好公民法制观念依法行,价值观念有良心
前习俗水平(4-10岁)外控、服从权威
对应皮亚杰他律(5-10岁)
避免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服从权威或避免惩罚
相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自我需要的满足
习俗水平(10-13岁)外部道德标准内化
自律(10+)
寻求认可阶段,亦称“好孩子”定向或人们相互合作阶段
寻求大家的满足和认可
顺从权威阶段,亦称“好公民”或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
盲目、绝对的服从法律
后习俗水平(13岁以后)道德观念完全内化
高级自律
法律观念阶段,亦称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大多数人的利益
价值观念阶段,亦称个人良心定向或普遍道德原则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公证、平等、尊严这些一般规律
反社会行为
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理论解释模型
道奇: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帕特森:高压家庭环境理论
反抗心理
表现
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别人是尖刻挑剔的
主要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强和独立意识
人发展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是在幼儿期(要求主张和行动的自主性),第二反抗期是在初中阶段(要求全面性的独立自主);与自我意识的两个飞跃期基本重合
成年期
划分
成年初期:18、19-35岁
心理特点
生理状态最佳时期
第二次诞生(斯普兰格)
由“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
“边缘人”:已脱离儿童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
心理的合法延续偿付期
思维特点
以辩证逻辑为主
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创造思维的重要时期
中年期(35-60岁)
心理特点
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
身体变化,从成熟到衰老
更年期—第二个青春期
中年危机
思维特点
实用性思维
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智力高度发展,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经验也比较丰富
老年期(60岁以后)
心理特点
稳定多于变化
常见性格特点: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行为刻板、速度减慢、保守、回忆往事
思维特点
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
流体能力降低
晶体能力保持较好
思维的老年变化
个体差异非常大、自我为中心、更多的智慧
心理发展观
老年丧失观
巴尔特斯:毕生发展观
毕生得失可修正生化背景再分配
1、毕生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征和价值
2、有得有失:发展是由获得和丧失的结合组成,尽可能得失最优化
3、生物和文化:生物学(衰减)和文化(补偿)的相对影响在生命全称会变化
4、再分配:发展包括了资源的不断再分配
5、可变性: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的可变性
6、多背景: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发展任务理论
艾里克森
成年初期(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爱情
成年中期(25-50岁)
繁殖感↔停滞感-关怀
成年晚期(50-死亡)
完善感↔厌倦-智慧
哈威格斯特
个体影响社会最大,社会要求个体最多最大
古尔德
16-18岁:逃离父母的控制而抗争
18-22岁:友谊关系,盟友
22-28岁:为成就而拼搏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9-34岁:信念危机时期,对自己目前的选择和价值观产生动摇,对生命的意义提出疑问
35-43岁:意识到死亡的现实性,更努力地寻求职业的成功或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43-50岁:获得稳定时期,重新认可自己以前做过的人生选择
50岁以后,老成持重时期,成熟稳健
莱文森
成人的发展是有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
认知
认知发展理论
卡特尔:智力发展理论
流体智力
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认知、类比、归纳、演绎等。20岁以后顶峰,30岁以后下降。
晶体智力
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如词汇、语言理解、常识等能力。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稳。
巴尔特斯:智力双重过程理论
基础过程
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又叫智力技能
应用过程
智力技能与情景、知识相联系的应用,又叫实用智力
佩里:新皮亚杰主义
二元论水平:非此即彼
相对论水平:注意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理解每个人的观点可以有所不同
约定性水平:既坚持约定俗成,也有个人观点
习俗后
沙依:智力适应理论★★
获释则政整
1、获取阶段:儿童青少年—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
2、实现阶段:青年—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
3、责任阶段:中年—社会责任
4、行政阶段:中年—承担领导责任
5、整合阶段:老年—智力活动转向内心世界,整合人生经验
认知老化理论★★★
加工资源理论
加工速度理论
对信息的编码较浅和组织程度较低
对信息提取的时间延长
建立新旧信息关联的速度减慢而造成理解困难
影响依赖于早期加工的深层加工的进行
工作记忆理论
巴德利—工作记忆系统:中央执行器、语音环、视空间模板、情景缓冲器
工作记忆的减退主要由中央执行功能的减退引起的
抑制功能理论
不能有效抑制无关信息
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负启动效应小—抑制能力差
感觉功能理论
各种感觉器官功能衰退的结果
执行功能减退假说
额叶皮层功能或执行功能的减退
人格
稳定性与可变性
稳定、成熟、可塑性小
自尊心强、衰老感及希望做出贡献传于后世
消极因素:自我中心、猜疑多虑、刻板性、不容易听取反面意见
库布勒·罗斯:临终心理五阶段
人愤起义结
否认阶段
愤怒阶段
乞求阶段
抑郁阶段
接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