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方剂学》表里双解剂
表里双解剂是以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等作用为主,可分为解表清里剂、解表温里剂、解表功里剂等,共计5个方剂。
学习分享:《金匮要略》脉症并治之五,汇总了疮痈肠痈寖淫、四肢阴狐蛔虫、妇人妊娠、妇人产后、妇人杂病等详细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学习分享:《金匮要略》脉症并治之四,汇总了惊悸、吐血、下血、呕吐哕、干呕、胃反、吐、下利等详细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学习分享:《金匮要略》脉症并治之三,主要包含寒疝、宿食、痰饮、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水气病、黄疸等。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解表清里剂
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
葛根15g、甘草炙6g、黄芩9g、黄连9g。
功用
解表清里。
主治
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 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成因
外感表证,误用攻下,伤及正气,致表邪内陷阳明 现协热下利。
阳明里热上蒸于肺,外蒸于肌表致喘和汗出。
配伍特点
辛凉升散与苦寒清降共施,以成“清热升阳止 利”之法。
运用
以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子主题
解表温里剂
五积散
苍术、桔梗各15g、枳壳、陈皮各9g、芍药、白 芷、川芎、川归、甘草、肉桂、茯苓各5g、半夏汤 泡5g、厚朴、干姜各6g、麻黄去根节6g。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
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 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
寒、湿、气、血、痰五积所致。
以身热无汗,胸腹胀满或疼痛,苔白腻,脉沉 迟为辨证要点。
解表攻里剂
大柴胡汤
柴胡24g、黄芩、9g、芍药9g、半夏洗9g、 枳实炙9g、大黄6g、大枣4枚、生姜15g。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 微烦,心下痞硬或急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 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少阳与阳明合病,因少阳之邪内传阳明,化热 成实而致。
和下并用,主以和解少阳,辅以内泻热结 佐以缓急降逆。
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代表方。
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 秘,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防风通圣散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 黄、连翘、芒硝各6g、石膏黄芩、桔梗各12g 滑石20g、甘草10g、荆芥、白术、栀子3g。
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憎寒壮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咽干, 胸膈痞闷,咳呕喘满,便秘,小便赤涩,舌苔 黄腻,脉数有力。
为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俱实之证而设。
为风热壅盛、气血怫郁所致。
汗下清利合法,分消表里邪热,养血益气 扶正。
本方为治疗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之代表方。
以憎寒壮热,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脉 数为辨证要点。
疏凿饮子
泽泻12g、赤小豆15g、商陆6g、羌活去芦9g 大腹皮15g、椒目9g、木通12g、秦艽去芦9g 槟榔9g、茯苓皮15g。
泻下逐水,疏风消肿。
阳水。遍身水肿,喘呼气急,烦躁口渴,二便 不利,脉沉实。
本方所治为水湿壅盛,泛溢上下、表里的阳水实 证、
水湿壅盛,泛溢肌肤,故遍身浮肿。
水迫于肺,肺气逆而不降,故喘呼气急。
水壅于里,三焦气机闭阻,腑气不通,故见二便 不利。
水壅气结,津液不布,故口渴。
邪盛气实,故脉象沉实。
下、消、汗三法相伍,前后分消,表里同治 主以逐水。
此为治疗水湿壅盛,表里俱病之阳水实证。
以遍身水肿,气喘口渴,二便不利,脉沉实为辨 证要点。
制作:大漠风
《方剂学》表里双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