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直击本质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直击本质思维导图,本质思考力,就是透过纷繁的现象,看清实物的根本属性,看透问题的根源,看懂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
编辑于2023-10-06 15:43:48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击本质的读书笔记
本质思考
本质的定义
其实所谓的本质,说的正是三件事:事物的根本属性、问题的根源和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根本属性:
给出清晰的定义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什么是愤怒
愤怒本质上其实就是恐惧 如果你让一个人产生了愤怒,代表着你还不够强。
打出精妙的比方
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它的根本原因
问题的根源
可能是单一性也可能是多样性。
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作者的案例:标题怎么吸引人,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人性:贪婪、嫉妒和执着,简单来说就是贪嗔痴。微信之父张小龙说,但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查理芒格说:在商界有一个古老的守则。他有两步,第一步是找到简单的、基本的原理;第二步,非常严格的按照这个道理来行事。
底层逻辑的几个特点
1,抽象。越抽象就越在底层。
2,简洁,大道至简。
3,动力来源,底层逻辑是各种现象出现的动力来源。
4,通用性,底层逻辑针对的不是某个特定问题,而是某一类问题或现象。有时甚至能被运用在万事万物之上。
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不变的规律
本质思考的定义
本质思考力,就是透过纷繁的现象,看清实物的根本属性,看透问题的根源,看懂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
本质思考的三个步骤
从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再到how(怎么办)
黑箱思维
看透事物本质的方法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溯因推理法
大胆假设
思考实物根本属性的方法
求同求异法
属+种差=定义
属就是这个实物和其他同类实物的相似之处,这就是求同
种差就是这个实物和其他实物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存异
最常见的就是人是理性的动物。新零售的本质就是效率更高的零售。
先归纳后抽象法
先归纳后抽象法,顾名思义,就是先进行归纳,再进行抽象和概括的推理方法。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抽象是指再众多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质性特征的思考过程。
最常用的就是医生看病,先从问闻听切,就行归纳,然后进行病情的初步判断,再通过各种检查来证明判断。
思考问题根源的方法
穆勒五法
求同法
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可能的因果序列中,找到反复出现的、前后相续出现的事件模式,换句话说就是找到稳定出现的因素,案例,彩虹的原理,地震原理,海啸原理,都是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总结的。
求异法
一个现象在某种情况下出现,在另一种情况下没有出现,两种情况除了一个因素其余全部相同,那么那个差异元素很可能就是导致这个现象的起因。
求同求异
就是拿同性质的实物比较,从中寻找不同之处。
剩余法
剩余法的本质在于,当我们从一个现象中减去一个部分,并且我们已经知道这部分该怎么解释,那么该现象的剩余部分应该由剩余的原因来解释。和我们的排除法原理一样。
共变法
共变法的本质,就是我们发现在某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因素也一直跟着这个因素变化。那么,这两个因素很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就物理中的气温和海拔之间的关系。
5why提问法
它是通过不断提出为什么,从而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像一个钻头不断向下直至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根源。我们找到了问题根源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注意这个5是个量词,不一定是需要5次,也不一定只需要5次。
结构性分析法
结构的作用在于化繁为简,化混乱为整齐。
结构分析法就是以上穆勒五法和5why的一个集合分析法。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分支就是利用这几个方法就行分析,目的就是化繁为简,化混乱为整齐。
系统性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是结构分析法的升维,将各个金字塔相互组合排列。适用于对于生态的理解,后期看芯片战争这本书时候可以使用便于理解。
思考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先归纳后抽象法
小心求证
向自己提问
通过试验验证
应当注意的谬误
第一类基本谬误
从众效应
服从权威
以偏概全
第二类对问题根源作出假设时可能出现的谬误
将相关性当作因果性
过渡简化因果关系
混淆均值回归与因果关系
当下的认知偏见
举出反例
本质思考的必要条件
要有好奇心,用于提问
要有足够的知识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
要有思考的持续性
相对平静的情绪
思维破局
迁移思考
迁移思考就是先找到经过抽象与当前问题“表面不同、本质相似”的问题,通过借用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当前问题的思维方式。
思维模型
模型就是任何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
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者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实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思维模型的运用方法1,将某一思维模型的本质抽象出来,2,与眼前的问题进行类比3,将思维模型的解决方案迁移运用到眼前的问题上。思维模型就是工具,在日常中就需要积累和总结。这也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路线。
底层思维逻辑
熵:是力热学第二定律的一个词,最早于1865年由克劳修斯命名的一个物理名词。代表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者说是无序程度,系统越无序,熵值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值就越小。熵增和熵减在最近看的书中出现的次数很多,现在对于企业管理中经常用到。
这个底层思维就是对抗熵增和熵减。
对抗熵增的方法:一、让系统成为开放系统。物理学家的解释就是当一个系统是开放时就会形成负熵流,从而对抗熵增。企业和人都是一样,面对市场环境和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是不确定的,我们需要不断和外界吸收能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无序的市场变化中,更好的生存壮大。个人方面细化,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思维。(详见成长型思维这本书)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不要局限眼下,要有未雨绸缪。要不断突破瓶颈。对待新鲜事物一定要重视,说不定未来就是因为他们而改变。这样的例子大到清政府的衰败,小到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用终身学习代替临时学习,用终身搜索代替不再搜索。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我的理解一个人的成功或者强大,在于于他有很多说不能能力。二、远离生态平衡。好的士兵都是从血的洗礼中磨砺出来的,当安于现状的时候就是熵死的前兆。用于去挑战、竞争、创新。才是最后的出路。这个我又想到了另一条底层逻辑,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升维思考
升维思考法是指挑出眼前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通过层次、时间、视角、边界、位置、结构的变换,重新思考问题及其解决问题之道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本质思考是在既有的结构或者系统内,通过思考问题的根源,寻找根本解的思考方式;那么,升维思考就是打破既有层次、时间、边界、位置、结构,通过跃升、更新、拓展、重建的方法,让问题得到解决的思考方式。
六种方法
顶级思考法
普通人看行为,卓越者看愿景
罗伯特迪尔茨提出的逻辑层次理论
逻辑层次中上一层对下一层有指导作用。高层次上发生的改变必将向下辐射,从而在低层次上产生相应改变。在低层次上发生变化的改变有可能会影响到高层次,但不会必然发生。所以,我们将环境、行为能力称之为低三层。(这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层次),将价值观、身份、愿景称为高三层(这是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我们想要改变低层次时,通过改变更高一层往往更加有效。同时,在思考底层行为习惯时,我们也不要忘了去更高层级看看导致底层行为习惯产生的根本原因。
商业中的运用
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上三层。组织、人才和KPI是下三层。
时间轴思考法
站在时间轴的终点上
帮你看到自己的价值观,看到什么对自己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并不重要的。
站到更远处
帮你消解当下的强烈情绪与剧烈纠结,看清被情绪掩盖的真实需求与渴望
站到极远处
帮你减轻当下感受到的痛苦与烦恼,让你拥有淡定平和的心境
退到时间线外
帮你减轻当下感受到的痛苦与烦恼,让你拥有淡定平和的心境
拉长你的时间
帮你消除当下的焦虑与恐慌,让你拥有长期主义的定力
视角思考法
升级你的世界观
宏观和微观的区别
俯视和平视的区别
一叶障目,瞎子摸象
第三选择思考法
不是非黑即白,找出灰色地带
无边界思考法
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要用无限游戏的视角看待人生
无限游戏的几个方面
对知识的探索:人对于知识的认知的四个阶段:1,不知道自己知道2,知道自己知道3,知道自己不知道4,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对智慧的追求:智慧是指将智力、知识、经验和判断等综合起来,以某种方式融会贯通后,所形成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把所有经历的一切融会贯通后,所形成的的自己的见解,就是智慧。
对自我的觉知和探索:先是知道现在的我,然后创造未来可能的我,这就和愿景相呼应。也可以理解为努力和选择的关系。努力了解现在的自己,选择更好的方式雕刻自己。
塑造者思考方法
推倒从来,对于前面的过往不再纠结,
扪心自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得出自己最终的愿景,或者改变自己的愿景
从零开始创造,愿景不变,再从零开始思考身份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
逆向思考
定义: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实物或者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成功-失败模型
误判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
确定效应
反射效应
损失规避
参照依赖
迷恋小概率事件
先思考失败,再思考成功。
不为清单
变化-不变模型
宏观层
周期性变化
线性变化
中观层面
商业不变的本质:1,一切商业的起点永远是消费者获利2,人性是不变的。贪嗔痴。
微观层面
底层可迁移的能力
思考能力
中间层可迁移的能力
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管理能力
上层可迁移的能力
技能
加法-减法模型
用减法让自己变得专注
幸福-痛苦模型
人生的智慧不是追求快乐而是规避痛苦。因为一点痛苦就会抵消生活中所有的快乐。
设立痛苦清单,将痛苦清晰的列出来获取渠道,然后去规避它。
组合-反向模型
先了解组合,然后用反惯性的思维打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