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根据《外科护理学》一书整理而成,下图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相关总结,分享给大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衡
水钠代谢
●
体液不足是各类型缺水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
(病人体液量恢复平衡)是护理中应重点观察的内容
对判断缺水类型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血清Na+测定)
缺水
等渗性缺水
急性缺水、混合型缺水
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急性体液丧失(最常见病因)
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基本不变
不口渴
静脉补液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首选),大量补充等渗盐水可能导致高氯性酸中毒
湿透一套衬衣裤,按丢失1000ml体液计算
遵循先快后慢原则补液,第一个8h补充总量的1/2,剩余1/2在后16h均匀输入
低渗性缺水
慢性缺水、继发性缺水
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低渗
慢性体液丧失
轻度缺钠(血清钠<135)∶尿量增多
中度缺钠(血清钠<130)
重度缺钠(血清钠<120)∶表情淡漠
高渗性缺水
原发性缺水
血清钠>150mmol/L,细胞外液高渗,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
口渴
轻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2-4%)∶口渴
中度缺水(4-6%)
重度缺水(>6%)∶脑功能障碍
静脉补液首选5%葡萄糖溶液
高渗性缺水病人体内实际的总钠量是减少的,因此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清钠浓度变化,适当补钠
水中毒
急性水中毒时受损最重的内脏器官是(脑)∶脑细胞肿胀、脑组织水肿
其他电解质
钾
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3.5mmol/L
表现
肌无力(最早)∶四肢软弱无力、软瘫
呼吸道功能障碍
心脏功能异常
代碱
反常性酸性尿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恢复血清钾浓度
减少钾丢失
遵医嘱止吐、止泻
遵医嘱补钾
尽量口服补钾
补钾不宜过早
见尿补钾,每小时尿量>40m方补钾l,以免钾蓄积在体内引起高钾血症
浓度不宜过高
静脉补钾时浓度不宜超0.3%,即1000ml溶液中最多加入10%氯化钾30ml
速度不宜过快
40-60滴/分,严禁直接静脉注射,以免血钾突然升高致心搏骤停
总量不宜过多
每日约需补充氯化钾3-6g
病情观察
有受伤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代碱、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5.5mmol/L
急慢性肾衰
神经、肌肉应激性改变
由兴奋转抑制,四肢软瘫
微循环障碍
心血管系统症状
K+对心肌有一定抑制作用,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处理原则
病因治疗
禁钾
降低血清钾浓度
对抗心律失常
Ga2+与K+可对抗,出现心律失常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缓解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钙
低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2.25mmol/L
病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降钙素分泌亢进、维生素D缺乏、消化道瘘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易激动、口周及指尖麻木针刺感、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
高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2.75mmol/L
多尿、便秘
镁
磷
酸碱平衡失调
pH、HCO3-(代谢因素)、PaCO3(呼吸因素)
酸碱平衡的维持
血液缓冲系统(最迅速)
肺代偿
肾代偿
细胞代偿
代酸时,细胞外液中过多H+进入胞内,与胞内的缓冲物质结合。随H+移入,K+移出以维持细胞内外电平衡,故代酸时常伴高钾血症。纠正代酸时,应特别注意K+浓度改变
动脉血气分析可明确判断有无酸碱平衡失调,并确定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和程度,可据此判断是否需补充碱性液体
代酸
最常见
代谢产酸增多
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肾功能不全
呼吸
加深加快,酮症酸中毒时呼出气体有酮味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
心血管系统
面色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易休克
少见
H+丢失过多
碱性物质摄入过多
低钾性碱中毒
呼吸浅慢、精神异常、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缺水
治疗
治疗原发病
对胃液丢失造成的代碱,可输入等渗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纠正低钾血症
用酸性药物
呼酸
因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呼吸困难
CO2潴留引起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可出现持续性头痛
严重呼酸所致高钾血症可致心搏骤停
改善通气功能,解除呼吸道梗阻为根本治疗措施
护理
改善通气
促进咳嗽排痰
持续给氧
低流量持续给痒,氧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减弱呼吸中枢对缺氧的敏感性致呼吸抑制
呼碱
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降低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癔症、发热等
呼吸急促、肌肉震颤等
危重病人发生呼碱常提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