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_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侧、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七年级政治--成长的节拍知识,中学时代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初创时期(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教学理论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
乌申斯基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
1877世界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桑代克
1903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教育心理学之父:《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原因》
房东岳
翻译《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特征:名称和体系确立,用普通心理学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发展时期(20年代至50年代末)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斯金纳:程序教学
教学机器兴起
维果斯基:在《教育心理学》中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进行研究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特征:尚未成为一门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成熟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末)
布鲁纳
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手段改进的探讨
罗杰斯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奥苏贝尔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有意义学习,为教育心理学的陈述奠定基础
加涅
对人类学习进行系统分类,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基础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特征: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
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
1.主动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对心理活动做出控制
2.反思性研究
研究如何促进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涉及的人力资源
4.社会文化研究
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
特征:愈加完善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研究方法。探讨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自然实验)
2.观察法
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非得方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包括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
3.调查法
间接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法、访谈法、个案调查、文献分析法
4.个案法
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但收集的资料缺乏可靠性
5.测验法
标准化的问卷(量表)进行测量
6.教育经验总结法
促进教育实践者的自我反省
7.产品分析法
活动产品分析、作品分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采取实事求是态度
2.教育性原则
也叫道德性原则,基本伦理道德原则,促进被试者心理良性发展,避免伤害
3.发展性原则
被试者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动态的、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指导实践
5.系统性原则
以全面的、发展的、整体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