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配置框架
资产配置框架体系,风险和收益是大类资产配置天秤的两端。配置的任务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按照机构收益目标、风险容忍度和流动性需求构造投资组合; 第二层是尽可能提高组合的夏普比例,这反映组合管理人对于风险的使用效率,和投资管理能力。
本思维导图是对九边的《向上生长》整理摘录核心观点,加上个人理解。梳理出来,更丰富。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研报:《风险平价策略全解析》
概要
风险和收益是大类资产配置天秤的两端。配置的任务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按照机构收益目标、风险容忍度和流动性需求构造投资组合;
第二层是尽可能提高组合的夏普比例,这反映组合管理人对于风险的使用效率,和投资管理能力。
第一种是通过风险分散,使各类资产的波动相互对冲以降低组合的风险,这属于 Beta 收益
第二种途径是资产轮动,使用基本面分析等方法预判资产价格走势,规避下行风险获取上行风险,这属于 Alpha收益
这个逻辑,类似风险溢价的股债轮动
风险平价的核心在于对真正风险分散的不懈追求。追求的三个层次:
第一,针对各资产风险贡献的平配
第二,针对风险情景的平配(桥水)
第三,针对风险因子的平配(丹麦ATP)
风险平价的基础与进阶
最简单风险平价
历史波动风险,但不等于未来风险。对于高频策略,波动率平价风险近似适用。低频策略,从风险的前置因素考虑
以股、债两类资产做平价,
风险的最优对冲,得到夏普比率最优解的近似解
杠杆的运用
实践的弊端
第一个,组合的收益率很低。
第二个,债券的配置比例很高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波动率衡量的风险并不能有效衡量尾部风险,这就使得加入了杠杆的组合实际风险高于模型中显示的。
场对于大量的引入杠杆仍有排斥心理
监管规定经常使得杠杆的引入成为不可能,尤其是对公募基金或者共同基金而言
风险平价实践中的创新
桥水基金与风险情景的分散
全天候策略的核心目标在于穿越经济周期
全天候策略使用增长和通胀两个维度区分预期差,并对每一个预期差进行平配
ATP 与风险因子的分散
将风险因子概括为利率因子、通胀因子、股票因子和其他因子,并把大宗商品、信用和债券分别融入利率因子和其他因子
风险平价的对象从资产转向因子,通过调整对于各类风险因子的暴露实现机构的收益和风险目标
ATP 强调因子要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可投资、可交易、流动性。
注释:Food
个人理解
特点
风险管理,而不是超额管理。主动管理风险,被动赚取收益。
风险溢价的股债平衡,无法做精准的风险管理,长期做超额管理。超额抵消部分的回撤风险。
优势
波动、回撤相对可控
历史回撤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难点
预估风险,还是历史风险?
高频策略,用历史波动风险,近似适用
低频策略,用预估风险。
知道,但无法做到,只能产品替代执行。
研报:《股债性价比指标详解》
股债性价比
内涵
股债性价比的构造方法代表两种生息资产内生现金流回报率的差额
股债性价比具有均值回归,该指标对于资产配置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意义
缺陷
股债性价比的意义源于均值回归的特性,均值回归暗含的假设是市场环境不会发生剧烈变化,但事实并非如此,股票市场估值或债券利率的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变化,股债性价比的中枢也可能产生大幅波动,并导致均值回归的特性暂时失效
股债性价比只能反映中长期(半年或一年以上)股债的相对走势,难以成为短期择时的指标,
股债性价比缺乏对估值变化原因的关注,仅认为历史走势和当前相对估值可反映未来回报率,导致指标可能会失效。
指标难以预测权益资产的回报,静态 PE 或股息率并不代表未来,与国债利率存在时间错配,动态 PE 则包含主观性。(实际情况,1/动态PE*0.35,更好的连贯性)
不同指标构建方法
选择参数
PE倒数,1/PE
后面优化方法,实际上相当于按照盈利派息比,向股息率靠拢
股息率
稳定
指数
沪深300
中证500
300非周期
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
理论上,这两个会更稳定
除法还是减法?
除法,放大波动
减法,相对稳定
从基差的角度去理解,就用减法
股债轮动构建方式
以沪深 300 全收益指数和中债总财富指数,按照点位划分股债比例
我们的策略以基金指数为基准,调仓规则更灵活。以基金作为策略执行的底层,用指数拟定业绩基准,客观合理。
性价比
定义为
股息率-国债收益率
1/PE-3*国债收益率
沪深300,比中证500,稳定
不同轮动标准对比
标差
历史分位
标差,朴素的数学逻辑。如果用ATR类的通道,反而有过度优化的嫌疑。
改进建议
【缺点】在股债性价比指标变化的过程中,不同风格的权益资产涨跌不一,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也会根据市场风格的变化投资不同风格的股票,而简单策略中并未考虑股票风格的变化;
在股债性价比波动的过程中,不仅股票整体估值水平出现了变动,而且各风格权益资产超额收益能力也有所变化,因此,可以根据股债性价比的变化,调整权益资产内不同风格资产的相对权重,而非调整股票和债券的相对权重。
研报中,特定区间适配大小盘、价值成长,有历史优化。更客观的应该是风格动态跟踪配置,在各风格中配置优势品种。我们改进了这点。
【缺点】以滚动均值-标准差作用轮动标准,可以反映股债性价比的均值回归特性,但以特定点位作为调仓信号,过于机械,且未能考虑到敏感度较低的特性。
以过去十五周股债性价比的平均值作为轮动标准,若当周指标高于均值,即出现明确的回升趋势,应买入,低于均值则应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