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思维导图,价格水平:是指经济体中特定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水平,它是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所能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的指标。
这是一篇关于数据科学导论思维导图,包含建模与性能评价、探索性数据分析、数据获取、问题与目标等。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第12章思维导图,国民收入是一个泛指的总量概念,一般情况下将GDP看作国民收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GDP的含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 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一个市场概念
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GDP是一国(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是一个流量
这里要特别注意流量与存量之间的区别: 流量是指某一个时段产生的量;存量是指某一个点 产生的量
GDP的衡量: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收入法与支出法奋斗等价性:循环流程图(涉及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服务市场)
说明:产出=支出=收入
核算GDP的支出法:用支出法衡量GDP,就是衡量在一定时期内 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家庭部门(C)
耐用品消费
非耐用品消费
服务消费支出
特别注意:住房支出不能算在消费,租房支出算在消费
企业部门(I)
对于其支出被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企业在厂房、设备和存货上的支出与 家庭在住宅上的支出之和
政府部门(G)
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可计入GDP)
转移支付(通常不计入GDP)
政府支出
国外部门(NX)
引入“净出口”:用来衡量国外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净出口=出口额-进口额)
GDP=C+I+G+NX
核算GDP的收入法(使用要素成本)
以要素成本衡量的国内生产净值并不是GDP,要得到GDP还需作出两项调整: 1、是要从要素成本到生产价格 2、是从净产值到总产值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折旧+间接税-补助金
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把用现期价格衡量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是使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比名义GDP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
与GDP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
GNP(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特定经济体的公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出的市场价值,用来衡量经济体的公民赚取的总收入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报酬-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报酬
NNP(国民净产值)
NNP=GNP-折旧
NI(国民收入)
与国民净产值近似相等的另一个收入衡量指标,两者的差别只有统计误差
NI=NNP-统计误差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价格水平:是指经济体中特定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水平,它是衡量货币购买力或货币所能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的指标
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GDP平减指数
一般地,GDP平减指数反映了经济体总体价格水平发生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消费价格指数(CPI)
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把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成衡量价格总体水平的单一指数
编制CPI的基本步骤
1、确定消费者的"商品篮子"
2、对“商品篮子”中的物品价格进行调查和记录
3、确定基期,计算CPI
CPI=(现期价格下的“商品篮子”的费用额/基期价格下的“商品篮子”的费用额)×100
CPI和GDP平减指数的比较
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衡量的只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只会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
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其价格变动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
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分配固定的权重,GDP平减指数分配变动的权重(橘子停产的案例)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地上升的情况
通货膨胀的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
CPI/GDP平减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关于CPI
核心CPI: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能更好地反映潜在的通货膨胀趋势
PPI(生产价格指数):有助于预测CPI的变化
现期货币量=T年货币量×(现期价格指数/T年的价格指数)
失业及其衡量
家庭调查
每个家庭的成年人(16岁及其以上)
就业者
失业者:愿意参加工作但没有工作,且具有劳动能力(4周没有找到工作)
不属于劳动力
全职大学生、料理家务者、退休者以及“沮丧劳动者”(躺平)
相关指标
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
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工人和工作之间的匹配过程所引起的失业(花费时间寻找、磨合)
结构性失业:是指源于工人的技能和特征与工作要求的持续不匹配所引起的失业(经济结构性变化:产业变化/行业变化、朝阳企业、夕阳企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随着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着经济扩张而下降的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也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失业类型)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当一个经济体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时,则该经济体便达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 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周期性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