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糖代谢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糖的摄取有3个来源:食物的消化吸收、糖异生 、肝糖原分解,4个去路: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内容有化学组成、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欢迎大家学习。
消化系统(系解),分消化管: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胃;消化腺:小消化腺、大消化腺,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糖代谢
糖的摄取与利用
3个来源
食物的消化吸收
糖异生
肝糖原分解
4个去路
无氧氧化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糖原合成
糖的无氧氧化
概念
在无氧的情况下生成乳酸的过程
部位
胞浆
反应过程
糖酵解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糖-6-磷酸(不可逆)
己糖激酶
糖酵解过程的第一个关键酶
同工酶(4种)
Ⅳ型
称为葡糖激酶
ATP转化为ADP
葡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磷酸己糖异构酶 )
子主题
果糖-6-磷酸酸化生成果糖-1,6-二磷酸(不可逆)
磷酸果糖激酶-1
糖酵解过程的第二个关键酶(唯一一个正反馈关键酶)
磷酸糖裂解成磷酸丙糖
醛缩酶
产物-两个丙糖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丙糖的互换
磷酸丙糖异构酶
1,6-二磷酸果糖生成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唯一的脱氢反应
产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激酶
底物水平磷酸化
第一次产生ATP的反应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
高能磷酸化合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不可逆)
丙酮酸激酶
第三个关键酶
ADP转化为ATP
乳酸生成
丙酮酸转变为乳酸
乳酸脱氢酶(NADH+H+)
总结
反应过程123
一部脱氢
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糖无氧氧化的唯一产能方式
三次不可逆反应
口诀
磷酸异构再磷酸 葡糖之火被点燃 己糖拦腰分两段 磷酸丙糖互转变
生理意义
及时迅速提供能量(骨骼肌)
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
神经细胞白细胞,骨髓细胞获能常用途径。
糖的有氧氧化
机体利用氧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胞浆及线粒体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丙酮酸氧化脱羧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由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 TPP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硫辛酸 HSCoA
二氢硫辛酰脱氢酶 FAD,NAD+
第三阶段
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第一个限速步骤
柠檬酸合酶
不可逆反应
柠檬酸经顺乌头酸转变为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转变为α-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
氧化脱羧产生二氧化碳
被视作乙酰CoA的一个碳原子氧化产物
第一次氧化脱羧反应
脱下的氢由NAD+接受 生成NADH加H+
第二个限速步骤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第三个限速步骤
反应不可逆
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琥珀酰CoA合成催化氧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琥珀酰CoA含有高能硫脂键
琥珀酰CoA合成酶
生成ATP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琥珀酸脱氢酶
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核的酶
辅因子是FAD
反应脱下的氢由FAD接受生成FADH2,经电子传递链被氧化生成1.5分子的ATP
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
脱下的氢由NAD+接受,分成NADH+H+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
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小结
“1234”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2次氧化脱羧
3个关键酶
4次脱氢
产能方式
氧化磷酸化
生理意义:供能
1分子葡萄糖总获得30或32ATP
磷酸戊糖途径(PPP)
胞液
氧化反应阶段
在葡萄-6-磷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葡萄糖-6-磷酸氧化成6-磷酸葡糖酸内酯脱下的氢由NADP+接受而生成NADPH,此反应需要镁离子的参与
由内酯酶催化6-磷酸葡萄酸内酯水解为6-磷酸葡萄酸
由6-磷酸葡萄酸脱氢酶催化,6-磷酸葡萄酸氧化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同时生成NADPH及二氧化碳。
核酮糖-5-磷酸经异构酶催化转变成核糖-5-磷酸或经差向异构酶催化转变为木酮糖-5-磷酸
葡糖-6-磷酸脱氢酶是关键酶
两次脱氢产生NADPH+H+
核糖-5-磷酸是重要的中间产物
1分子葡萄糖-6-磷酸生成2分子NADPH和1分子核糖-5-磷酸,释出1分子CO2
基团转移反应
磷酸核糖是核苷酸的合成原料
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各种代谢反应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
动物体内糖的储存方式(生物大分子)
糖原的合成代谢
特点
葡萄糖活化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
可以看做“活性葡萄糖”,充当葡萄糖供体
糖原合成需要引物
标因为糖原核酶不能催化糖原从头合成
糖原蛋白(糖原素)
八糖单位
合成方向
还原端->非还原端
消耗能量
延长一分子葡萄糖基需要消耗2分子ATP
主要发生在肝 骨骼肌 脑组织
糖原的分解代谢
磷酸化酶催化直链水解
分支分解需要 脱支酶
葡聚糖转移酶
α-1-6-葡糖苷酶
葡萄-1-磷酸转变为葡糖-6-磷酸。
糖-6-磷酸酶(只在肝存在)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关键酶
糖原合成 糖原合酶
糖原分解 糖原磷酸化酶
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肝(主要),肾 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原料
糖:乳酸 丙酮酸
脂肪:甘油 奇数碳 脂肪酸
蛋白质:生糖氨基酸
途径
糖异生与糖酵解 多数反应是共有的
糖酵解三个关键酶催化不可逆反应需要另外反应和酶代替
糖异生途径关键反应之一
葡糖-6-磷酸转变为葡萄糖
糖异生途径关键反应之二
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糖异生途径关键反应之三
丙酮酸羧化支路
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补充肝糖原储备
维持酸碱平衡(肾脏 防止酸中毒 )
四个关键酶
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 果糖二磷酸酶-1 葡糖-6-磷酸酶
血糖及其调节
血糖正常值
3.9~6.0mmol/L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
食物消化吸收
非糖物质糖异生
去路
氧化分解
其他糖
脂肪氨基酸合成代谢
血糖的调节
升高血糖
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
生长素,甲状腺素
降低血糖
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