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贸作业
自由贸易理论思维导图,自由贸易理论有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保护理论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语法第4课主谓一致思维导图,分享了以-s结尾的名词作主语的主谓一致、以集体名词作主语的主谓一致。
语法第20课不定式思维导图,分享了不定式的结构形式to+do、带不带to的不定式,欢迎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背景: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械大工业的过程中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在障碍
人物:亚当斯密
定义: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成立前提: 1.2x2x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个要素劳动力) 2.生产技术不同而且不变(生产效率不同) 3.商品流动但是生产要素不能流动(实现贸易的持续) 4.规模报酬不变(生产成本不变) 5.完全竞争 (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6.无运输成本
比较优势理论
背景:19世纪英国政府提出《谷物法》损害新兴资产阶级利益,资产阶级提出谷物自由贸易
人物:李嘉图
定义: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成立前提: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 2.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现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3.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有劳动力同质 4.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 5.无运输,保险等费用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里扬惕夫之谜:如果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商品资本更密集,但其密集程度仍将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人物:赫克歇尔,俄林
1.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2.要素密度: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比例
观点: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度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成立前提: 1.2x2x2两国要素供给既定,A国为资本丰裕国,B国家=为劳动力丰裕国,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两国相同部门生产函数相同
新贸易保护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
人物: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
观点: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
成立条件: 1.需求结构不同的假设 2、两国需求重叠的假定 ①国内生产的产品有富余,有能力向国外出口产品。 ②两个国家的偏好相似,需求结构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越大,两国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③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则需求结构相似,需求重叠部分就越大,两国间的贸易 量就越大。
规模经济理论
观点: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人物:亚当·斯密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人物:格鲁贝尔和劳埃德
观点: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
假定前提
(1)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
(2)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
(3)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
(4)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人物:迈克尔·波特
观点: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