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 概述(一)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感谢大家支持,多多关注哦~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人物(二)思维导图,心理咨询师,包含社会心理学领域、心理测量领域等。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人物思维导图,心理咨询师考试,包含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第十章 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伦理: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时的道理、规律和准则。感谢大家支持,多多关注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一)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发展心理学)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种族比较)
个体的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过程的心理。这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狭义】
心理发展的性质
整体性→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一起发展
社会性→从出生就会受社会性影响,家里的社会性是妈妈
活动性→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活动,体验、感知
规律性:(重点)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方向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和顺序性(七个时期)
不平衡性。两个发展加速期
婴幼儿期是第一个发展加速期
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
心理发展和年龄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有三个
一是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是在时间(年龄)中进行的
二是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而非绝对同步
三是年龄与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年龄阶段根源:阶段的根源是由心理过程或是特征的变化所规定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的问题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描述:描述研究对象和心理特点和发展状况
解释:解释对心理发展现象及变化的原因
预测:通过现有发展规律推测研究对象未来发展
控制:对环境变量加以严格调控,促进理论预期的改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横向研究设计:同一时间、不同年龄 【最常用】
纵向研究设计:相同对象、不同年龄
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先横向后纵向研究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创始人:高尔顿;研究方法:谱系调查法
研究900多位名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
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因素的自然显现
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人的遗传 1/2 来自父母,1/4 来之祖父母”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创始人: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
环境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环境、遗传独立存在,没有结合在一起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
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
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创始人:班杜拉(新行为主义代表人)
社会学习论: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波波玩偶实验
学习的方式:观察学习(观察-模仿)、替代性强化(奖励-惩罚)→看别人的结果决定我要不要做→杀鸡儆猴、他可以我也可以
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广泛认同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创始人:维果茨基(前苏联)
文化-历史理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低级心理机能(动物与人类共有)→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
高级心理机能(人类特有)
发展指标
随意化: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
概括-抽象化: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与发展
整体化:形成高级心理结构
个性化:个体差异性
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有成人指导下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现有的水平;通过教学、学习即将达到的水平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引导发展和促进发展(略前性原则)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时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
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表人:皮亚杰
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智力的本质是适应
认知发展本质: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图示→主体头脑中原有的经验和认知→认知结构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量变
顺应: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质变
平衡: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神经系统等有机体的成长→自己的生理、心理 物质群体(自己内部)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学习到的经验,体验(自己内部)
社会环境:社会互动、社会传递→孟母三迁(外部)
平衡化:同化、顺应→适应、平衡(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