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与记忆
学习与记忆的思维导图,学习本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表征:认知表征的实质其实就是观念、事件和事物在心中是如何被储存和被概念化的
情绪与情感计算的思维导图,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智能的一部分,情感计算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由人的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及行为特征信号.
注意与意识的思维导图,注意贯穿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始终,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注意力机制作为一种资源分配方案,将资源分配给更重要的任务,是解决信息超载问题的主要手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学习与记忆
学习的认知模型
概念:学习本质上是一个 认知过程
学习:人或动物通 过神经系统获取新信息 和新知识的神经过程
记忆:对所获取信 息的保存和读出的过程
学习的认知过程
选择:对所呈现的语词和图像的相关部分 予以注意,把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化到工 作记忆中
组织:对已经选择的语词进行组织, 以形 成连贯的言语模型;对已经选择的图像 进行组织,以形成连贯的图像模型;在工 作记忆中深层加工信息
整合:将声音表征和图像表征相互联系起 来,并与原有知识相结合;把长时记忆中 的知识转换到工作记忆中, 同时也调整 长时记忆内容
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表征:认知表征的实质其实就是观念、事件和事 物在心中是如何被储存和被概念化的
从表征方式来看,分为动作表征、形象表 征和符号表征
从表征系统方面来看,分为双重编码理论 和表征丰富性理论
从表征资源方面来看,个体的认知资源是 有限的,表现出注意选择性
从表征方法来看,有图式理论、框架理论 和语境有效性模型
双重编码理论:人脑中存在两个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 系的加工系统
以意象为基础的加工系统
以言语为基础的加工系统
记忆的模型
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类型
(1)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最初记忆):在实 际的感觉体验后,信息只在脑中存留几百毫 秒,这是复杂记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2) 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少数的事实、人名 、数字等少量信息可记住几秒钟到1分钟。
(3) 长时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程序性 记忆):可记忆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是 指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的记忆。
(4)长时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可以记忆 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对事件事实情景 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记忆, 能够用语 言来描述
工作记忆模型:工作记忆指的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用来暂 时保持和存储信息,是知觉、长时记忆和动作 之间的接口,是思维过程的一个基础支撑结构。
多重存储记忆模型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
学习和记忆相关脑区
同一个核团或脑区可能参与不同信息的存储
同一个信息可被记忆在不同的神经网络中
陈述性记忆
非陈述性记忆
前额叶与海马
人类的颞叶联络皮层 受损伤产生一定的记忆障 碍:对原先的记忆没有影响, 而特异地影响新的学习和 记忆过程
海马(Hippocampus) , 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 叶之间,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长时 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
学习形成记忆的神经基础
短期记忆的分子机制
长时记忆的分子机制
遗忘: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强度减弱
高频刺激诱发AMPA受体转运到突触后膜 上,产生长时程增强效应;低频刺激引起AMPA 受体内化,产生长时程抑制效应
海马脑区突触之间的长时程增强效应与 学习记忆相关,长时程抑制效应与遗忘相关
认知表征系统——表征丰富性理论
表征丰富性理论中,以联结主义模型为 基础提出信息加工和储存的途径是多元丰 富的
大脑对以不同方式呈现的材料进行表 征时,越是丰富的呈现方式,信息加工和储存 的途径方式越多,知识的获得越好
认知表征——资源有限: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主要体现在 中枢加工能力
框架理论
图示理论
语境有效性模型
学习的赫布理论(Hebbian theory):同时放电的神经元之间会产生联结——非监督学习的 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