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二版)第二章: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编辑于2021-01-17 10:56:05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中国的金融体系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货币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成为金融机构管理头寸的主要场所)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平台)
票据市场(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传导机制)
2.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
中国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
3.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4.外汇市场的发展
1994年4月,中国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运行(影响金融市场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利率、汇率
国际资本流动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收入政策
国际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
放松管制和加强管制两种经济哲学的交替
世界货币制度的影响
主要金融中介机构
构成体系
银行金融中介
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中介
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
信息咨询服务机构
业务
商业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
证券公司
证券经纪
证券投资咨询
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
证券承销与保荐
证券自营
证券资产管理
其他证券业务
保险公司(保险人不得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
人身保险业务(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
财产保险业务(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
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架构
“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框架”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委会)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乘数的概念
存款准备金制度: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货币乘数
基本概念: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通货—存款比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准备金—存款比率: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
计算公式
货币政策
目标
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首要目标)
充分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
平衡国际收支
金融稳定
操作目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目标变量
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工具
概念:中央银行未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常规性工具
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主要内容
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只能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宣示效果
优点
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易实施
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必须立即执行
对松紧信用较公平,一旦变动能同时影响所有的金融机构
缺点
作用猛烈,缺乏弹性
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2.再贴现政策(最早、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内容
调整再贴现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借贷银中央银行资金的成本
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借款成本效果
宣示效果
结构调节效果
优点
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机动、灵活,可调节总量,还可以调节结构
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
缺点
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非中央银行
3.公开市场操作(发达国家运用最多的货币政策工具)
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
通过影响银行存款准备金来影响经济
优点
主动权在中央银行
富有弹性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
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缺点
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较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选择性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不动产信用控制
3.优惠利率
补充性工具
1.信用直接控制工具
2.信用间接控制工具
新工具
1.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2.常备借贷便利(SLF)
3.中期借贷便利(MLF)
4.抵押补充贷款(PSL)
5.临时流动性便利(TLF)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般过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传导渠道
传统的利率渠道
信贷渠道
资产价格渠道
汇率渠道
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
资本市场本身具有多层次特性(既相互区分,又相互交错并不断演进的结构)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主要内容
1.主板市场 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晴雨表”
2.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 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
3.三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4.四板市场(区域股权市场)
结构特点
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不完善
建设的意义
要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创新宏观调控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促进产业整合,缓解产能过剩
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管理需求,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我国经济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场内市场
定义
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又称为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
特征
集中交易
公开竞价
经纪制度
市场监管严密
功能
提供证券交易场所
形成与公告价格
其中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投资
引导投资的合理流向
制定交易规则,维护交易秩序,提供交易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股票的流动性
场外市场
定义
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主要由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组成
特征
分散的无形市场
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度
拥有众多证券种类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市场,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为主
管理比证券交易所市场宽松,挂牌标准和信息披露要求都比较低
功能
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我也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提供流通转让的场所
提供风险分层的金融资产管理渠道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服务
股票转让可以采用,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或其他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转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