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生产管理
2023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 生产管理,广义上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狭义上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能力。
编辑于2023-10-27 14:35:40第五章 生产管理
第一节 生产计划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概念:区分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
狭义的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能力
生产能力的种类:设计,查定,计划
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固定资产的数量,工作时间,生产效率
生产能力的核算:设备组,作业场地,流水线
生产计划的含义与指标
生产计划的含义:中长期生产计划(3年或5年,或更长),年度生产计划(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核心,1年),生产作业计划(各月,各周,执行性计划,1年以内)
生产计划指标: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指标
品种指标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的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
质量指标:1、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指标,如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分等;2,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
产量指标主要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
产值指标是用倾向表示的,可分三种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工业商业产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售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
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生产计划的编制:1,调查研究;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3,综合平衡,编制计划草案;4,生产计划大纲定稿与报批
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主要了解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生产进度安排的方法(各期产量年均分配法,各期产量均匀增加分配法,各期产量抛物线型增长分配法)
各期产量年均分配法,将全年计划产量平均分配到各季,各月;社会对该产品需要比较稳定
各期产量均匀增加分配法,将全年计划产量均匀地安排到各季,各月;社会对该产品需要不断增加
各期产量抛物线型增长分配法,开始增长较快,以后增长较慢的要求安排各月任务,使产量增长的曲线呈抛物线形状;新产品的开发,且对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内容,特点及编制要求
内容:1,编制企业各个层次的作业计划;2,编制生产准备计划;3,计算负荷率;4,日常生产的派工,生产
特点:1,计划期短,季,月,日,时;2,计划内容具体;3,计划单位小。
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
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节拍(两个相邻加工时间间隔),节奏(两批相邻加工时间间隔),流水线的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
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批量,生产周期(一批),生产间隔期(相邻两批),生产提前期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在制品定额法:适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工艺反顺序,掌握两个计算公式
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本车间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本车间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
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
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适用成批生产企业 ;越是处于生产完工阶段,其编号越小;越是处于生产开始阶段,编号越大。掌握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及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的计算公式
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式中: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后续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
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式中: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法:适合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
第三节 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的概念:可简单记忆为“为了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企业采取的一系列的活动
广义,包括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控制及调度,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
狭义,又称生产作业控制,是指生产进度控制。
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
制定控制的标准:一般有类比法,分解法,定额法和标准化法
类比法:参照本企业历史水平或同行业先进水平
分解法:把企业层的指标按部门按产品层层分解
定额法:为生产过程中某些消耗规定标准
标准化法: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如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测量比较:以生产统计手段获取系统的输出值,与预定的控制标准作对比分析
产量,劳动生产率,利润:正值--不达标,需要控制;负值--达标
成本,工时消耗:正值--达标;负值--不达标,需要控制
控制决策(偏差=目标值-实际值)
实施执行
生产控制的方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前馈控制,在本期生产活动展开前进行
事中控制:对作业现场获取信息,实时地进行作业核算
事后控制:反馈控制,根据本期生产结果与期初所制订的计划相比较
第四节 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概述:目标是”准时生产“
生产进度控制的目的:保证产品能准时装配出厂
生产进度控制的内容:投入进度控制(前),工序进度控制(中),出产进度控制(后)
在制品控制
在制品的概念:在制品分为毛坯,半成品,入库前成品和车间在制品
在制品控制的原则
在制品控制的工作内容
在制品定额:指为了保证数量上的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是保证生产连续进行的必要必要条件。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的概念:重点掌握库存控制的四个作用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掌握库存量动态,避免超储或缺货
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
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库存的合理控制:掌握库存过大或过小产生的问题;库存管理成本(仓储成本,订货成本和机会成本);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定量控制法,定期控制法,帕雷托法/ABC分类法)
帕雷托法/ABC分类法:即将库存物资按品种多少和资金占用额大小进行分类排序,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
将库存占5%-10%,资金占70%的物资定为A
将库存占70%,资金占10%的物资定为C
将库存和资金占有在20%左右的物资定为B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的概念: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
生产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必须以生产进度为依据
必须高度集中和统一
要以预防为主
要从实际出发,贯彻群众路线
生产调度系统的组织:大中型企业设置厂级,车间,工段;中小型企业设置厂部,车间
调度制度(五种):值班制度,报告制度,会议制度,调度制度,班小级会制度
第五节 现代生产管理方式
MRP,MRPII和ERP
物料需求计划MRP: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处理信息
主生产计划:由客户订单,销售预测和备件需求所决定
物料清单:反映产品的组成结构层次及每一层次下组成部分本身的需求量
库存处理信息:又称库存状态文件,记载产品及所有组成部分的存在状况数据
制造资源计划MRPII:计划和控制的流程系统,基础数据系统,财务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ERP:生产控制(核心模块),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
精益生产管理和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思想的核心是不断消除浪费
精益生产的具体目标在于:效率,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士气等
精益思想的基本原则:正确定义价值,识别价值流,流动,拉动,追求尽善尽美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基本理念: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杜绝浪费
基本目标:彻底降低成本
6个具体思想和手段
准时制(JIT)和自动化
标准化作业
多技能作业员
看板管理系统。看板管理的功能:1,显示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4,改善的工具
全员参与的现场改善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