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八下第一单元
八年级政治导图系列,希望对各位学霸们有总结作用。知识点包括: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加强宪法监督、坚持依宪治国。
八年级政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内容学习笔记分享!包括道德与规则及守法三大板块。逻辑清晰,边背边学,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模块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的?
①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
4、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
6.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模块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模块一:组织国家机构
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构三者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模块二:规范权力行驶
1、宪法和法律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
①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人用过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宪法和法律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第二课
2.1坚持依宪治国
模块一:根本的活动原则
1、宪法的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模块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于其他法律的区别
1、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原因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为违宪而无效。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3、为什么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①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②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2加强宪法监督
模块一:监督权力行使
1、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监督权力的行使?
①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②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权力机关的监督)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模块二:增强宪法意识
1、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2、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
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3、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践行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