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摄影
摄影基本知识总结,内容有光线、拍摄(曝光)模式、焦距、取景构图、常见摄影题材、常见滤镜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编辑于2023-10-28 20:53:52摄影
光线
曝光
合格曝光:亮不能过量,暗要有细节
光圈(F)
影响进光的多少以及景深
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光越多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主体清晰背景模糊 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主体和背景都清晰
快门
控制进光的时间
高快门凝固瞬间,低快门记录轨迹
感光度(ISO)
指相机硬件的感光能力
感光度越高,感光能力越强,画面越粗糙,噪点多; 感光度越低,感光能力越弱,画面越细腻
白平衡
对光线的影响进行补偿
单位:K(开尔文温度单位)
标准色温范围:5200~5700K范围内呈现的色彩还原自然 偏高:蓝,偏低:红
白平衡的数值和色温的数值是相反的
光质
直射光(硬光)
空间结构感强,阴影突出,拍摄人物可有硬朗的感觉
散射光(柔光)
光位
定义——指光源相对于相机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和角度
种类
顺光
不要让阳光直射脸部,要注意抓拍好人物的表情
逆光
逆光拍摄要注意补光
常见补光方法:反光板,外置闪光灯,内置闪光灯
侧光
顶光
底光
散射光
阴天或者多云
光比
定义
主光源和辅助光源的比例,当主和辅相差比较小,则为小光比,反之则为大光比
光比越大,反差越明显
拍摄(曝光)模式
M档(手动曝光)
子主题
A(AV)档(光圈优先)
指光圈可以人为手动控制,而快门相机自动计算
S(TV)档(快门优先)
指快门可以人为手动控制,而光圈相机自动计算
P档(程序自动)
A(全自动曝光)
焦距
反映的是视长角
焦距越短,看到的范围越广,景深越深(即背景越清晰)
镜头
广角(<24mm)
取景范围大,多用于拍摄风光、建筑以及夸张的透视效果
标准(50mm左右)
与人眼所见范围相近,适合拍摄标准人像、静物、产品、集体照等
中长焦(70~135mm)
适合拍人像
长焦(>135mm)
取景范围小,适合拍动物、体育
对焦
AF(自动对焦)
尼康相机三种对焦方式的区别(AF-S、AF-C、AF-A ) 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针对静止物体对焦 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针对运动的 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针对静止和运动的
佳能(Canon)三种自动对焦模式: ONE SHOT(单次对焦模式) Al SERVO (连续对焦模式) Al FOCUS(自动智能对焦模式)
定义
单次对焦模式:半按快门释放键完成对焦后,若重新构图,对焦主体改变将手动进行重新对焦。
连续对焦模式:半按快门释放键完成对焦后,若重新构图,对焦主体改变将自动进行重新对焦。
自动对焦模式:自动选择以上两种对焦模式中的一种
MF(手动对焦)
任何时候都能按下快门
需要用镜头的调焦调节
取景构图
景别
远景
全景
中近景
特写
视角
高视角
宽广
低视角
突出主体高大
平视角
稳重
透视
线性透视
近大远小,向中心靠拢
空气透视
色彩变化为主,越近颜色越深
前景和背景
前景
作用
加强气氛,提供信息
增加画面空间层次感
均衡画面
背景
作用
突出主体
丰富主题内涵,提供信息
构图
平面构图
定义
平面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 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处理好画面中的点,线,面。
多看多学多练
影调
高调
拍摄方法
1 )用浅色或白色的背景、服装道具,亮的(白色)占80%以上,暗的占20%以下。 2)一般采用正面光(顺光)拍摄,光比不大于1:1.5 ,采用浅灰色的轮郭线将人与背景分离。 3 )用数码相机拍摄应准确曝光。稍暗情况,可在后期适当提高照片的亮度。 4)高调作品一般以半身特写居多,背景亮度亮于主体1.5倍( 0.5—1.5档之间)
中调
大部分都属于中调,亮暗占比各50%
低调
拍摄方法
( 1 )背景,服装道具应选用黑颜色或深颜色为主。 ( 2 )用侧光或侧逆光布光,光比控制在1:3.5以上, 暗的占80%以上,亮的占20%以下。 ( 3 )拍摄时可按亮部准确曝光或过0.5档曝光。 (4)用轮廓光打亮头发,让主体与背景分离
构图要求
景别以特写、半身为主
人像
构图法
九宫格法
中心构图法
比较稳重,适用于人物特写、大头照、双人照或者背景比较对称的情况
吊角构图
把人放在角落里,表现出的适应症憧憬的感觉
构图形式
虚实对比
大小对比
当两个人大小比例不协调可以用大小对比中和
远近对比
色彩对比
利用背景和人物身上的颜色反差
剪影表现形式
要注意突出轮廓,一般采用侧脸位
角度
平拍
平摄时镜头与被摄对柔在同一水买线上,被摄人物没有明显的透视变形,视觉欢果与人们正常观看事物的感受相同,拍摄效果显得自然、客观、平等、亲切。 正常情况下拍摄人像,全身像时照相机高度等同于被摄对象的腰部,半身像时照相机高度等同于被摄对象的胸部,特写时照相机高度等同于被摄对象的眼睛。
仰拍
仰摄时镜头低于被摄对象的视平线,从低处向上拍摄,这时被摄对象显得高大且身体修长,如果是近景全身,会出现脚长身短,视觉上可给人高大挺拨感觉。
俯拍
俯摄时镜头高于被摄对象的视平线,从高处向下拍摄,这时被摄对象显得低矮且身体压缩,如果是近景头像,H王客而头谷人而下巴窄小,视觉上可给人清秀之感。
常见摄影题材
日出日落
拍摄地点的选择
选择的地点应该比较开阔,地势以高为宜。在野外拍摄的时候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点,比如高山上,拍摄的视角选择高处向下的角度,这样在取景时近处和地面就不会有什么多余的物体遮挡太阳,有利于主要内容的表现。重峦叠嶂在旭日东升时处于大逆光会产生一种层次主富的效果。如果在城市中拍摄,可以选择一个比较高的楼,具有同样效果,层次也比较丰富。
拍摄时间的选择
日出日落的时间性很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表现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之间必须很重视拍摄时间的选择。从季节方面来看,拍摄日出和日落的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这两季比夏天的日出晚,日落早,对拍摄有利,在春秋云层较多,可增加拍摄的效果。
如何测光
要较好地反映天空云霞的特点,应按云霞的中等亮度部位进行测光,还要注意回避太阳的强光影响到测光的准确。通常可选择“"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对天空云霞的中等亮度部位进行测光,如果选择平均测光模式,很可能因较暗的地面景物而影响测光的准确性,造成曝光过度。
注意构图
在拍摄取景构图时,应该将太阳放在画面的趣味点上,并注意前景的选择和处理。在处理前景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物体,如小树、小草、树枝、礁石等等,这些前景在逆光的照明下,常常以剪影效果呈现于画面前,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效果。
瀑布流水
快门的选择
使用高速快门凝结住飞溅的水花和奔流的场景; 用慢速快门拍摄雾状的水流和整体的水写效果。
天气的选择
想要用慢快门拍摄最好是选傍晚时分或者说光线不是很强的时候,或者买减光镜 采用的正确的天气和恰当的时间做为您的瀑布摄影,并且您能给予自己更多选择用更长的快门速度拍摄。
低ISO
选择更低的ISO意味您的相机传感器是敏感的和需要快门开放时间更长;它将意味将给您的拍摄更好的细节,更加清晰,减少颗粒。
烟花
如何记录烟花绽放的过程
设置小光圈,这样画面的景深范围大,清晰范围大;
使用手动对焦,对无穷远的地方对焦;
注意按下快门的时机,采用B门拍摄;
使用三脚架,保证稳定,完美的记录烟花轨迹。
拍摄位置的选择
拍摄烟花应选择顺风位置,风可以将烟花产生的烟吹走,使画面保持干净
可以运用湖面的倒影丰富画面层次,也可以利用城市的夜景作为衬托,避免画面单调。
夜景
人像
相机闪光灯
内置
相机自带
功率有限,闪光有效距离一般5m左右 灯的位置固定,一般是顺光,画面比较平淡
外置
外面另加
功率较大,一般有效可达10m 灯位灵活
如何控制夜景的曝光
选择带有灯光效果的背景,体现人物在环境下的气氛
闪光灯打亮主体,可以利用环境中的强光充当外闪
风光
时间的选择
傍晚太阳落山前,天空湛蓝色,带黄
附件需要
三脚架
快门线
可换为蓝牙遥控器
手电筒
许多拍摄地点不见得有路灯,要摸黑走路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如果是要拍摄银河、星轨等题材,就需要手电筒提供照明,以方便进行相机的操作,或景物的对焦等等; 另外,可以带有LED的灯光,带灯的帽子;
常见滤镜
保护镜
适用
所有题材
作用
防污、防刮花,一定程度的防潮
UV镜
适用
所有题材
作用
可有效过滤掉紫外线提高照片的清晰度,提供更真实、 艳丽的画面,同时还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偏振镜/PL镜
适用
所有题材
作用
消除镜面反光,压暗天空、表现蓝天白云,同时降低快门速度; 市场有线偏、圆偏两种规格,前者已经很少用到。
ND中灰密度镜
适用
风光摄影
作用
作用:降低快门速度,防止过曝,适合 在光照强烈的白天拍摄长曝光作品。
硬边GND中灰渐变镜
适用
风光摄影
作用
压低天空亮度,平衡天空与地面、海洋的曝光;一般来说, 有比较明显的分隔线,适合拍摄地平线明显的题材。
软边GND中灰渐变镜
适用
风光摄影
作用
软边中灰渐变镜比较好控制,明暗渐变线并不明显, 适合拍摄山体那种过渡不是很平均、锐利的状况。
RGND反向中灰渐变镜
适用
风光摄影
作用
区别与GND渐变中灰滤镜,反向渐变滤镜是越靠中间越黑, 有效阻挡画面中央的高光物体,平衡上下与中间部分的曝光。
近摄镜
适用
微距摄影
作用
缩短镜头对焦距离,放大被拍摄物体
黑白滤镜
适用
所有题材
作用
作用:黑白滤镜一般分为黄、绿、橙、红四种颜色,可以吸收 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呈现出不同效果的黑白照片。
黄
凸显蓝色阴影反差,凸显蓝天白云的层次
绿
可以让户外的人像不显得过于苍白
橙
适合拍摄日出日落,色调明快的
红
能加深蓝天和海水的色调,增加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