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文化30讲(02 孔子)
孔子提出的仁,就是中华文明突破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明的突破,不仅需要孔子这样的先知,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让这些先知和思想可以诞生和发展。孔子开创了学在民间的传统,拥有了一大批学生,最终形成了儒家这个思想流派。
"如何用身体与环境重塑思维?解密超越思考的7步法则!本书融合认知科学与实践策略,揭示思维升级的底层逻辑:从【成长型思维】到【具身认知】,涵盖学习创新(学徒制/辩论/故事模拟)、环境设计(神经建筑学/索尔克研究所案例)、工具应用(VR触觉反馈/跑步机工作站)。通过【减少认知负荷】【提供环境线索】等方法,在职场(独立办公提效)、教育(卡尔·威曼课堂改革)等领域实现群体思维协同,破解专家新手差异,用身体动作(手势/广播体操)激活大脑潜能。"
产品运营之产品开发流程图,从立项的调研和需求文档开始到设计到开发再到最后的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无限可能》读书笔记,主要内容包括:书籍简介、开启平凡大脑的非凡之旅、突破三个极限进入无线模式、四个阻碍进步的反派、生理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01
孔子:为什么是他实现了文明的突破
古代“中国”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不太一样, 它不是指以某个民族为主建立起的国家,而是指以共同的文明组织起来的国家,这个文明的核心结构,就是儒家思想。它解决了中华文明的一个根本问题
文明的基本框架
两种秩序
社会政治秩序
礼是社会政治秩序
道德心灵秩序
仁是道德心灵秩序
了解古代中国的这两种秩序,首先就要了解儒家
孔子
1.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
2. 孔子后来就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3.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4. 孔子在历史上有这么高的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突破
雅思贝尔斯(德国大思想家)
发现
大约公元前 600 到 400 年这段时间,在欧亚大陆,有几个地方几乎同时发生了文明的突破,诞生了古希腊文明、犹太教-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呢,诞生了中华文明
轴心文明,它们的 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为解决人类普遍秩序提供了完整的方案
文明的突破?
1. 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称为文明。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化。但文 明就不一样了,只有那些对全人类都有普世影响的文化,才配得上叫做文明
2. 就是说一个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经过几千年的量变,突然在某一历史时刻发生 了质变
3. 质变
就是从特殊的民族文化,升华为普世的高级文明
4. 不仅 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有意义,而且具有影响全人类的力量
5. 文明的突破,就是思想的突破
第一,要有完成思想突破的标志性人物
第二,要有实现文明升华的历史环境变化
人的因素
文明的突破不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一定要有特殊人物的诞生。这在西方叫做先知, 比如摩西、耶稣、默罕默德、苏格拉底,而在中国叫做圣人
孔子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他从礼的背后,发现了仁。孔子通过反思,提出了 人的心灵秩序。这就是我说孔子实现了文明突破的原因
仁
在《论语》中出现了 109 次,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
是一个人对道德规范的内在自觉, 西方人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儒家呢,是“人人皆可为尧舜”,在道德面前,也是人人平等。
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神圣的使命,给周礼这个行将崩溃的秩序,找到新的内在动力,这就是仁。每个人都具有仁的道德自觉,才能自发地实践礼。孔子提出的仁,就是中华文明突破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明的突破,不仅需要孔子这样的先知,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让这些先知和思想可以诞生和发展。孔子开创了学在民间的传统,拥有了一大批学生,最终形成了儒家这个思想流派。
导图:悟镜 2021.02
中国文化30讲(02|孔子) 作者:许纪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