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第十九章:镇痛药
严格根据第9版人卫总结归纳,内容详细,重点突出,快来下载吧
该导图纤细阐述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内容丰富,描述详细
严格按照课本归纳,内容详细,重点突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第十九章 镇痛药
镇痛药 成瘾吗啡度冷丁,镇痛镇静抑呼吸。 镇咳常用可待因,绞痛配伍阿托品。
概述
疼痛的概念:与真正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常伴有呼吸或心血管等生理功能紊乱
疼痛的分类
躯体痛
锐痛---定位准确,发生快短
钝痛---定位不精,发生慢长
内脏痛
神经痛: 对一般镇痛药无效
镇痛药
能选择性地抑制痛觉,缓解消除疼痛的一类药物
①镇痛药的及时应用不但能消除病人的痛苦感觉,还可改善、防止可能产生的生理功能紊乱; ②疼痛的部位和特点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诊断不明前不能滥用镇痛药
分类
阿片类镇痛药
作用于CNS,选择性解除或减轻痛觉(不影响意识),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 又称麻醉性镇痛药 代表药:吗啡
1.阿片生物碱类【吗啡类( 阿片: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干燥物 ):吗啡 可待因, 异喹啉类:罂粟碱】 2.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药
p
解热镇痛抗炎药
局麻药
对某些特殊疼痛有效的药物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 Opium
吗啡 morphine
【构效关系】 基本骨架:氢化菲核
【体内过程】
1. 吸收:口服首过消除明显,常注射给药
2. 分布:脂溶性低,肺肝肾脾等组织浓度高,少量进中枢;可通过胎盘
3. 排泄:肾脏,少量经乳汁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作用 ①作用强大,各种痛有效 ②选择性高,不影响意识
(2)镇静、致欣快 边缘系统和蓝斑核
(3)抑制呼吸 频率↓ 潮气量↓ 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机制:中枢对CO2敏感性↓,抑制呼吸调整中枢 呼吸抑制发生的快慢及程度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
(4)镇咳 抑制咳嗽中枢 强大,不用于临床 机制不清,抑制延髓孤束核阿片受体
(5)缩瞳 兴奋瞳孔的副交感神经——瞳孔括约肌收缩——针尖样瞳孔,中毒特征
(6)其他 催吐: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激素↓ (LH、FSH、ACTH等)
2.平滑肌
(1)兴奋胃肠平滑肌和括约肌,强大持久--便秘 胃蠕动减慢,排空延迟,胃窦部及十二指肠上部张力↑ 肠张力增加,蠕动↓,水分吸收↑,抑制消化腺分泌 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张力↑,便意和排便反射↓
(2)收缩胆道平滑肌--胆绞痛 奥狄括约肌收缩,胆囊内压力升高,引起胆绞痛。 ------阿托品可部分拮抗。
(3)降低子宫张力--产程延长
(4)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张力--尿潴留
(5)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哮喘
3. 心血管系统
血管扩张、外周阻力↓ 导致直立性低血压 治疗量可轻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CO2蓄积,颅内血管扩张 颅内压↑ 颅脑损伤及颅内压增高者禁用
4. 抑制免疫
(1)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2)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
(3)减弱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
(4)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作用机制】
吗啡激动阿片受体(主μ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对痛觉的调制,减弱或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产生镇痛作用
阿片受体分类:μ、δ、κ
【作用部位】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 管周围灰质阿片R——镇痛
(+)边缘系统、蓝斑核阿片R——镇静、欣快
【临床应用】
1.疼痛 持续性钝痛>间断性锐痛
*急性剧痛:严重创伤,烧伤,战伤 *内脏绞痛,须与解痉药阿托品合用 *心梗剧痛
2.心源性哮喘
机制: (1)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外周阻力,心脏前后负荷↓ (2)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急促浅表的呼吸 (3)中枢镇静作用利于消除恐惧情绪,减轻心脏负担 注意:休克、昏迷及严重肺功能不全者禁用
3.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阿片酊及复方樟脑酊常用 细菌感染者同时应用抗生素
【不良反应】
1.副作用 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 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呼吸抑制,免疫抑制
2. 耐受性和依赖性 P-糖蛋白表达增加;孤啡肽↑(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戒断综合征)
3.急性中毒
表现:昏迷、呼吸抑制——致死原因 瞳孔极度缩小,Bp↓
救治:人工呼吸,吸氧 药物:纳洛酮
【禁忌证】
1.诊断未明确的急腹痛
2.分娩、哺乳期妇女
3.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4.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升高患者
5.肝功能严重减退、婴儿、新生儿
哌替啶(pethidine)
1.CNS 镇痛:吗啡的1/10-1/7 镇静、欣快、抑呼吸、扩血管似吗啡
2.平滑肌兴奋(弱、短) 少尿潴留、便泌;无明显中枢性镇咳作用;无止泻,无产程延长
1.剧痛:如术后、创伤、晚期癌痛等
代替 吗啡
3.麻醉前给药:消除患者手术前紧张、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
4.人工冬眠 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 不良反应似吗啡
可待因 [ codeine]
特点
1.镇痛为吗啡的1/10,镇咳为吗啡的1/4
2.对呼吸中枢抑制轻,成瘾性低
3.用于剧烈干咳与中等疼痛
第二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
纳洛酮
1. 结构似吗啡,竞争阻断各型阿-R
2.迅速缓解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 用于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
3. 鉴别诊断阿片类药物成瘾
4. 也可用于休克、酒精中毒等的治疗
其他常用药物
美沙酮:治疗吗啡成瘾
芬太尼:镇痛作用强,吗啡100倍
二氢埃托啡:迄今临床应用中镇痛效应最强的药物,是吗啡的6000-10000倍,成瘾性强,已淘汰
喷他佐辛:又名镇痛新。已被列为非麻醉品,主要用于慢性疼痛
曲马多 1.作用弱,用于中度疼痛 2.对胃肠道、心血管无影响,呼吸抑制弱 3
布桂嗪(强痛定)
罗通定 延胡索乙素的左旋体 特点: 1.镇静、安定、镇痛、中枢性肌肉松弛 2.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及前列腺素无关,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增加与痛觉有关的特定脑区脑啡肽原和内啡肽原的mRNA表达。 3.镇痛比哌替啶弱,比解热镇痛药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