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质谱法
仪器分析质谱法,对照PPT制作,有需要的自取。质谱法是利用电磁学原理将被测物质电离,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检测与记录,根据质谱图进行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的方法。
编辑于2021-03-02 15:52:15质谱法
概述
1.定义
利用电磁学原理将被测物质电离,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检测与记录,根据质谱图进行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的方法
2.特点
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
信息量丰富
联用技术

第一节 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一、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质谱仪的组成
(一)进样系统
作用:将被测样品导入离子源
1.间歇式进样系统
2.直接探针进样系统
3.色谱进样系统
(二)离子源
作用:是将被分析的样品电离成离子并被加速和聚焦
1.电子轰击源 (electron impact source;EI)
原理:
电离过程为:
不适用于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的样品
2.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source;CI)
离子化过程
①初级离子的生成
②次级离子的生成
③次级离子与试样分子(M)发生反应

不适用于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的样品
3.快原子轰击源(FAB)

适合于分析分子量大、难气化、热稳定性差的样品。常得到[M+H]+、[M+Na]+、[M+G+H]+等准分子离子峰
4.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MALDI)
适合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肽、蛋白质、核酸等
(三)质量分析器
作用:将离子源中产生的离子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
1.磁式质量分析器
(1)磁式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V加速电压; υ为离子运动的速度 H为磁场强度;R为离子偏转半径
(2)电磁式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方向聚焦 能量聚焦 能量色散

2.四极杆质量分析器(QMA)

3.离子阱质量分析器(Trap)

4.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

离子在长度为L的漂移管内飞行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为
不同m/z的离子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不同而得到分离
(四)检测器
作用:将质量分析器分离后的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流的信号接收和检测
电子倍增器
闪烁检测器
法拉第杯
照相检测
质谱仪工作原理
二、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1.质量范围
2.质量精度
3.分辨率

例:CO和N2所形成的离子,其质量分别为27.9949和28.0061,若某仪器能够刚好分离开这两种离子,则该仪器的分辨率为
三、质谱的表示方法
1.棒图

2.质谱数据表

第二节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类型
主要离子类型有
分子离子
用M+ 表示,相应的质谱峰称为分子离子峰
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芳香族化合物>共轭多烯>脂环化合物>羰基化合物>醚>酯>羧酸>醇>高度分支烷烃。
碎片离子
同位素离子
常见元素稳定同位素的天然丰度比
(1)当有机分子中含有n个C、H、O、N、S时同位素峰 
(2)当有机分子中含有Cl、Br时分子中含1个氯, [M] : [M+2]=100 :32.39 ≈ 3:1 含1个溴,则 [M] : [M+2]=100:97.86≈ 1:1 含多个氯或溴时,同位素峰强度比 可用二项式(a+b)n展开后计算
 因n=2,a=3,b=1 故(a +b)2=a2+2ab+b2 = 9 + 6 + 1 所以同位素离子峰强度比 [M] : [M+2] : [M+4] = 9 :6 :1
亚稳离子
用表示
特点
①强度低;
②峰形钝;
③质荷比非整数

多电荷离子

第三节 分子的裂解
一、共价键的开裂方式
1.均裂
2.异裂
3.半异裂
二、分子的裂解类型
(一)简单裂解
1.α裂解
裂解规律:含奇数个电子(OE)的母离子,在简单裂解中产生含偶数个电子(EE)的子离子,脱去的中性碎片是自由基。即
2.β裂解
3.γ裂解
4.诱导裂解 (i裂解)正电荷中心易吸引一对电子,造成α键异裂
5.σ裂解 对于高分支的烷烃,裂解时优先丢失较大烃基
(二)重排裂解
1.McLafferty重排
β键均裂
β键异裂
裂解规律
2.逆狄尔斯-阿尔德重排(RDA重排)
3.四元环过渡态重排 R=Ar,R;Y=O,S,N;Z=CH2,C=O
4.芳环的邻位效应
子离子与母离子间的裂解类型
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裂解方式与规律
(一)烷烃类
(1)分子离子峰弱。
(2)直链烷烃有m/z相差14的CnH2n+1碎片离子峰。
(3)在CnH2n+1峰的两侧,有CnH2n+2、CnH2n或CnH2n-1等小峰。
(4)支链烷烃在分支处先裂解,形成仲碳或叔碳正离子。

(二)烯烃类
(1)分子离子峰较强,但强度随分子相对质量的增加而减弱。
(2) 烯烃易发生β裂解,有一系列CnH2n-1的碎片离子(27+14n,n=1、2、…)。

(3)含有γ-H时,可发生麦氏重排
(4)环己烯类易发生RDA重排
(三)芳烃类
(1)分子离子稳定,分子离子峰很强。
(2)烷基取代苯易发生β裂解经重排产生䓬鎓离子(m/z91,基峰)。

3)取代苯发生α裂解产生苯基正离子(m/z77),进一步裂解生成环丙烯离子及环丁二烯离子。
(4)具有γ氢的烷基取代苯,发生麦氏重排裂解,产生m/z92(C7H8)的重排离子
(四) 醇、酚和醚类
1.醇类
(1)直链醇会出现含氧碎片离子峰群(31+14n)、烷基碎片离子峰群(29+14n)、链烯基离子峰群(27+14n)及M-1、M-18、M-33、M-46等质谱峰
(2)含氧碎片离子峰群:伯醇 (31+14n);仲醇(45+14n);叔醇(59+14n)
伯醇
仲醇
叔醇

2.酚类
(1)分子离子峰很强,常为基峰。
(2)对甲苯酚和苄醇的M-1峰很强,产生较稳定的䓬鎓离子。
(3)酚类失去CO形成M-28峰和苄醇失去HCO形成M-29 峰很有特征

3.醚类
(1)除芳香醚外,分子离子峰均较小。
(2)芳香醚产生α裂解,正电荷保留在氧原子上,再进一步脱去CO。
(3)脂肪醚发生i裂解,产生m/z29、43、57、71 ······烷基正离子碎片峰群。
(4)β裂解与四元环过渡重排裂解产生m/z31、45、59······含氧碎片离子峰群。
(五)醛与酮类
1.醛类

(1)醛类分子都有较明显的 分子离子峰,芳醛比脂肪醛 更强些。
(2)α裂解产生M-1峰、M-29峰、m/z29的特征峰。
(3)具有γ-H的醛,若α位无取代基,麦氏重排产生m/z 44和M-44离子峰。
(4)β键异裂,产生M-43峰
(5)醛的脱水重排裂解。
2.酮类
(1)分子离子峰明显。
(2)α裂解。
(3)含有γ-H的酮可发生麦氏重排,若α位无取代基,随R不同生成58,72或86的离子。

(六)羧酸与羧酸酯类
1.羧酸类

(1)一元饱和羧酸分子 离子峰弱,芳香酸的则较强。
(2)α裂解产生M-17、 m/z45的峰。
(3)i裂解,产生M-45的峰。
(4)含有γ-H羧酸能发生麦氏重排,产生m/z60的峰。
2-甲基丁酸的主要裂解过程如下:
2.羧酸酯类
(1)一元饱和羧酸酯的分子离子峰较弱,芳香酸酯的峰强。
(2)易发生α裂解与 i 裂解。
(3)可以进行γ-H转移、β-断裂的麦氏重排及双重麦氏重排。
(4)四元环过渡重排,如乙酸苯甲酯m/z 108。
(七)胺类
(1)M+·较弱,含奇数个N,M+·m/z是奇数值。
(2)有M-1峰。
(3)β-键断裂,产生(30+14n)含氮特征碎片峰。 伯胺m/z 30, 仲胺(44 +14n),叔胺(58 +14n)。
(4)M-1峰发生麦氏重排
第四节 质谱解析
一、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一)分子离子峰的辨认方法
1.分子离子必须是一个奇数电子离子(M+·)。
2. 质量应服从氮律。
3. 与邻近碎片离子峰的质量差应合理。
4. 注意与M±1峰相区别。
(二)获得分子离子峰的方法
降低轰击能量
制备易挥发衍生物
采用软电离技术
二、确定分子式
(一)同位素丰度法
1.查Beynon表法
例:测得某化合物质谱中M、M+1与M+2的百分相 对丰度之比如下,试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m/z 122(M) [M] =100% m/z 123 (M+1) [M+1]/[M] =8.68% m/z 124 (M+2) [M+2]/[M] =0.56% 解:[M+2]/[M]为0.56%,化合物不含有S、Cl、Br等元素。从Beynon表中查得质量为122的化学式共有24个。 从表中可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10O
2.计算法
例:某化合物质谱中各同位素峰百分相对丰度之比如下,试推测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m/z 百分相对丰度之比 164 (M) 100 165 (M+1) 11.00 166 (M+2) 1.00 解:[M+2]/[M] =1.00%,化合物不含有S、Cl、Br原子。 (1)假设化合物不含N原子 含碳数: 含氧数: 含氢数: (2)假设分子中含两个N原子,N、C、O的质量总和已超出164,故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只能为C10H12O2。
(二)高分辨质谱法
例:用高分辨质谱测得某样品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为150.1045,质量测定误差为±0.006。该化合物的红外光 谱显示有羰基吸收峰(1730cm-1),求它的分子式。 解:查Beynon表,符合条件的式子4个: (1)C3H12N5O2 150.099093 (2)C5H14N2O3 150.100435 (3)C8H12N3 150.103117 (4)C10H14O 150.104459 根据“氮律” 和不饱和度可知分子式为C10H14O 。
三、结构解析
(一)解析程序
1.辨认分子离子峰,确定相对分子量。
2.确定分子式。
3. 初步判断化合物类型。
4. 推测碎片离子结构、化合物类型及取代基。
5. 计算剩余结构单元元素组成。
6. 推测可能的结构式。
7.验证结构式的正确性。
(二)解析示例
例1: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8O2,质谱如图所示,红外光谱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在3100~3700cm-1有吸收,试确定其结构式。 解析: (1)由IR可知含-OH 。 (2)m/z 39、51、77,推断含有苯环。 (3)m/z105为苯甲酰离子峰,丢失的自由基质量为31,对应结构是 -CH2OH。 (4)可能的结构:Ar-CO-CH2OH。 (5)结构验证: (6)结论:结构正确。
例2:某未知物的质谱如图所示,试确定其结构式。 解析: (1)M/Z 150:含偶数N 或不含N;不含S、Br、Cl。 (2)分子式:C9H10O2。 (3) =5:含苯环与一个双键。 (4)m/z 51、65、79:含苯环; m/z 43 :含CH3C≡O+; m/z 91:含苄基; m/z 150(OE+·)→m/z 108(OE+·), Δm=42。 (5)可能结构:乙酸苄酯。 (6)结构验证: (7)结果与结论:结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