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 长沙
上 阕
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交代时间、地点、抒情主人公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秋景富有生机、 美好、壮丽
①多种对比 ②动词精当 ③形容词丰富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过渡
抒写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对 长沙秋景的 描绘
下 阙
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忆往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胸怀崇高理想 敢于英勇奋斗
①动作对比 ②明比 ③暗比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言志
以天下为己任, 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对 青年时代 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链 接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虎气”是毛泽东独特性格的主基调。他自幼就生性倔强、桀骜不驯。1910 年秋,他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由于年龄偏大,衣着土气,再加上外乡口音,有些富家子弟瞧不起他。毛泽东不以为然,他借助青蛙虎踞池塘来抒发“平治天下, 舍我其谁”的鸿鹄之志。
总 结
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 毛泽东学富五车,胸藏万卷,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感悟。 他一生嗜书不倦,无论是戎马生涯,还是和平年代,政务之余他都以书为伴,博览群书,近乎痴迷。他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毛泽东偏爱文史古籍。一部3000多卷、4000多万字的线装本《二十四史》,他反复阅读了24年。300多万字的《资治通鉴》,他看过17遍。他秉持“经世致用,匡时济世”,不但勤于读史,而且善于评点,每有所感,辄有评说。他常围绕人物事件作出古为今用的新颖解释,从中汲取营养,以史为鉴,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闪耀着睿智的光芒。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