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参考肖秀荣《精讲精练》,配合徐涛网课整理的马原政治考研笔记。一图网罗章节知识点。
编辑于2021-03-05 13:57:5206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垄断形成
垄断
本质
垄断组织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
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
生产集中
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集中依然存在!
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是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小资本合并大资本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聚 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在生产规模上的扩大 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导致资本和生产集中
国家垄断
原因
第一,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受高额利润的驱动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限制了竞争
第三,竞争双方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从而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与竞争
竞争对象
垄断组织内部
垄断组织之间
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
非垄断的中小企业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社会生产复杂多样,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实际上,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第一,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
第二,竞争手段上,垄断组织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自由竞争主要运用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经济手段。
第三,竞争范围上,垄断时期竞争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部门;自由竞争主要实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
对垄断和竞争关系的正确认识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垄断是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并与之并存
竞争不是作为垄断的补充存在的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
金融联系
资本参与
人士参与
金融寡头
经济
“参与制”实现统治
政治
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内政外交/社会生活
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垄断统治形成的基础是垄断统治
垄断利润的来源
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的实现方式
垄断价格 = 成本 + 平均利润 + 垄断利润
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垄断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或剩余价值,垄断价格的制定也不能完全脱离价值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概念
国家政权+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
实质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私人垄断资本阶级为了维护垄断统治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不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形成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根本原因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第三,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主要形式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宏观调节
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成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微观规制
反托拉斯法
公共事业规制
社会经济规制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
作用
积极作用
第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在一定范围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第三,通过国家收入再分配,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第四,加快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消极作用
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金融垄断资本
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壮大的制度条件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
推动了业态融合和产品创新
为虚拟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
成为金融危机频发的重要制度条件
快速发展的表现
第一,金融垄断资本推动资本主义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二,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占比越来越大;
第三,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急剧膨胀;
第四,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第五,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不是融合!不是融合!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张
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商品资本输出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主导
输出来源
私人资本输出
国家资本输出
影响后果
输出国
输入国
积极
第一,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第二,引进了现金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
第三,优化了产业结构;
第四,扩大生产,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第五,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消极
第一,付出较大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增加的代价;
第二,产业布局和调整受制于外资投资战略;
第三,冲击民族工业;
第四,债务负担加重;
第五,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
垄断组织
早期
国际卡特尔
当代
西方七国集团(G7)
欧盟
难以对全球性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
国际经济调节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特征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注!!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主导,是70年代依赖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发展特征,并非“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
生产全面社会化
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资本日益社会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含着一切冲突的萌芽”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段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
五个方面的变化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
国家资本所有制
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出资,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法人资本所有制
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特点
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
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
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
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
资本家采取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
终身雇佣
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
三选
第一,资本家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变化。拥有所有权资本家靠手中的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维生。
第二,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第三,知识型和服务型的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
政治制度
第一,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第二,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们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
第三,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实质
首先,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全球化,即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第二,贸易全球化(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第三,金融全球化;
第四,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动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本质)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