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徐涛公众号毛大题带背
徐涛公众号毛中特带背,主要包括新发展阶段、开放发展、实体经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内容。
编辑于2021-11-19 13:15:19徐涛公众号毛中特带背
D9:新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
大变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深入人心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不稳定性不明确性明显增加
疫情影响广泛深远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我国发展会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环境
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
定力和底气所在
决心和信心所在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外部冲击只能倒逼我们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重要性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
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自然而然跨越的一个阶段
是一个动态的、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活力的过程
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
是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迈进的要求
D10:创新
必要性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
坚持创新发展
应对发展环境变化
增强发展动力
把握发展主动权
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要求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举措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人才
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保护
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
三大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开放发展
必要性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扩大开放的举措,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要求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举措
第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起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第二,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第五,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六,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第七,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D11:实体经济
重要性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如何发展
制造业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型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新技术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倾斜
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
精神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自身
必须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大重要领域改革力度,推动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D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人民代表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如何完善
人民
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形式国家权力
人大及其常委会
发扬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大人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D13:共同富裕
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一,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当长期执政基础。
第二,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的,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
第三,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他先,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我国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总体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金针菇荤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简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同富裕目标扎实推进。
举措
第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第二,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第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第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第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D1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大变局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复杂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明确性明显增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经济长期向好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不平衡不充分
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特别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多个领域如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等存在“卡脖子”问题,在科技发展面临外部打压和遏制加剧的形势下,亟待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总的来说: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D15:新发展格局
牢牢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
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 从而形成需求能力
穿透循环堵点
消除瓶颈制约
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增长
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
要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
机制
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
要围绕畅通过经济循环深化改革
完善公平竞争制度
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促进各项改革融会贯通、系统集成
D16:国内大循环≠停止对外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而是要进一步敞开开放的大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要立足国内大循环
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
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
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以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促进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为世界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
D17:乡村振兴战略
举措
第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第三,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第四,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举措
帮扶机制
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
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
接序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后续工作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
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
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社保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
西部重点
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线
增强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
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D18:高质量发展
必要性
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第三,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内在 要求。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中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阶段必须及时转向质的提升。
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
举措
变
第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优
要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投
要注重扩大有效投资、繁荣居民消费。
链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破
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一带一路
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