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篇 第三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精品干货,必考知识点
编辑于2019-06-02 14:25:52第三篇 第三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第二节系统的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
一、湿式系统
(一)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二)系统主要组件及设置要求
一、湿式系统
1、水流指示器 在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内,除报警阀组控制的洒水喷头只保护不超过防火分区面积的同层场所外,每个防火分区和每个楼层均应设置水流指示器。 (2)仓库内顶板下洒水喷头与货架内置洒水喷头应分别设置水流指示器。 (3)当水流指示器入口前设置控制阀时,应采用信号阀
2、湿式报警阀组 湿式报警阀是湿式系统的专用阀门,是只允许水流入系统,并在规定压力、流量下驱动配套部件报警的一种单向阀。其主要元件为止回阀。
二、干式系统
内容较多详见视频
三、雨淋系统
内容较多详见视频
四、水幕系统
内容较多详见视频
五、预作用系统
第三节 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一、火灾危险等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共分为 4 类 8 级。
二、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一)民用建筑和厂房采用湿式系统时的设计基本参数
仅在走道设置洒水喷头的闭式系统,其作用面积应按最大疏散距离所对应的走道面积确定; 在装有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表规定值的 1.3 倍确定; 干式系统的作用面积按表规定值的 1.3 倍确定。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0.05MPa。
(二)民用建筑和厂房高大空间场所采用湿式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
(四)局部应用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 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不超过 8m,且保护区域总建筑面积不超过 1000m²的轻危险级或中危险Ⅰ级的民用建筑可采用局部应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持续喷水时间不应低于0.5h。
(1)采用标准覆盖面积快速响应喷头的系统
(2)采用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的系统 喷头应采用正方形布置,间距不应小于 2.4m,作用面积应按开放喷头数不少于 6 只确定
(五)水幕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第四节 系统主要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第一节 洒水喷头
闭式喷头的公称温度和色标
橙色的九五式自动步枪打了人是要留下伤疤的疤痕是红色的,落水之后拿个黄色的气球一定没有拿个绿色的救生圈管用
57°橙色
68°红色
79°黄色
93°绿色
107°绿色
喷头选型
对于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吊顶下布置喷头时,应采用下垂型或吊顶型喷头
在不设吊顶的场所内设置喷头,当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时,应采用直立型喷头
不吊梁下需直立
顶板为水平面的轻危险级、中危险级 I 级住宅建筑、宿舍、旅馆建筑客房、医疗建筑病房和办公室,可采用边墙型喷头;
顶板水平轻中一,住宿医疗可边墙
易受碰撞的部位,应采用带保护罩的喷头或吊顶型喷头
顶板为水平面,且无梁、通风管道等障碍物影响喷头洒水的场所,可采用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住宅建筑和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宜采用家用喷头;
顶板水平无梁管,可用扩大面积喷头!居住类建筑宜用家用喷头!
自动喷水防护冷却系统可采用边墙型洒水喷头。
对于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应采用直立型喷头或干式下垂型喷头。
水幕喷头的布置。防火分隔水幕的喷头布置,应保证水幕的宽度不小于 6m。采用水幕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 3 排;采用开式洒水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 2 排。防护冷却水幕的喷头宜布置成单排。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中庭环廊,医院、疗养院的病房及治疗区域,老年、儿童、残疾人的集体活动场所,地下的商业场所及超出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水高度的楼层,宜采用快速响应喷头。 不宜选用隐蔽式洒水喷头;确需采用时,应仅适用于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Ⅰ级场所。
喷头的布置
喷头保护面积应当熟记
喷头布置的其他要求。同一场所内的喷头应布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并应贴近顶板安装, 使闭式喷头处于有利于接触火灾热烟气的位置
除吊顶型洒水喷头及吊顶下设置的洒水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和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 75mm~150m。
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的下方布置喷头时,喷头与顶板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在梁和障碍物及密肋梁板下布置的喷头,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及密肋梁板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且不应大于100mm
当在梁间布置洒水喷头时,洒水喷头与梁的距离应符合表 3-3-22 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 550mm,以避免喷水遭受阻挡。当达到 550mm 仍不能符合表 3-3-22 的规定时,应在梁底面下方增设喷头。
第二节 报警阀组
报警阀组的分类
报警阀组的设置要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根据不同的系统形式设置相应的报警阀组。保护室内钢屋架等建筑构件的闭式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水幕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或感温雨淋阀。
报警阀组宜设在安全且易于操作、检修的地点,环境温度不低于 4℃且不高于 70℃,距地面的距离宜为 1.2m。设置报警阀组的部位应设有排水设施。水力警铃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其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直径应为 20mm,总长度不宜大于 20m;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0.05MPa。
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对于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 800 只,对于干式系统不宜超过 500 只。串联接入湿式系统配水干管的其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其控制的喷头数计入湿式阀组控制的喷头总数。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和最低位置喷头的高程差不 宜大于 50m。
第五节 末端试水装置
末端试水装置由试水阀、压力表以及试水接头等组成
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和楼层均应设置直径为 25 mm 的试水阀
其试水接头出水口的流量系数应与同楼层或同防火分区内选用的最小流量系数的喷头相等。其出水应采用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排水立管宜设伸顶通气管,且管径不应小于 75mm。
第六节 管道
管道的工作压力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1.20 MPa,并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不宜大于 0.40 MPa
管道的材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配水管道应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涂覆钢管、不锈钢管或铜管。当报警阀入口前管道采用不防腐的钢管时,应在报警阀前设置过滤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及管件时,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应为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Ⅰ级,系统应为湿式系统,并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且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用于公称直径不超过 DN80 的配水管及配水支管,且不应穿越防火分区; 2 当设置在有吊顶场所时,吊顶内应无其他可燃物,吊顶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3 当设置在无吊顶场所时,该场所应为轻危险级场所, 顶板应为水平、光滑顶板,且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 100mm。
洒水喷头与配水管道采用消防洒水软管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洒水软管仅适用于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Ⅰ级场所,且系统应为湿式系统; 2 消防洒水软管应设置在吊顶内; 3 消防洒水软管的长度不应超过 1.8m。
管道的链接方式
子主题
配水支管上的喷头数量
配水管两侧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标准流量洒水喷头数量,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不应超过 8只,同时在吊顶上下设置喷头的配水支管,上下侧均不应超过 8 只。严重危险级及仓库危险级场所均 不应超过 6 只。
管道的直径
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 25mm。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的供气管道,采用钢管时,管径不宜小于 15mm;采用铜管时,管径不宜小于 10mm。
第五节 系统的控制